神经病学绪论+常见症状1
失语的鉴别—
构音障碍dysarthria
1、概念:构音障碍是一种纯言语障碍,即
口语的语言障碍,患者具有语言交流所必备 的语言形成及接受能力,仅在言语形成阶段 不能形成清晰的言语,表现为发声困难、发 音不清,声音、音调及语速异常。
2、病因: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造成
发音器官肌无力及运动不协调所致。
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 去皮层综合征decorticated 或apallic syndrome (1)病变:大脑皮质受损重而处于抑制状态:见于 皮质损害广泛的缺氧性脑病、脑炎及外伤等。 (2)临床表现:较多见①昏迷中,但患者能无意识 的睁眼或闭眼,眼球可以活动。②去皮质强直状 态:上肢屈曲,下肢伸直。 ③可有无意思咀嚼和 吞咽动作。 (3)检查: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光反射、角膜反射 存在,四肢肌张力高,病理反射阳性。
1、意识 2、意识的内容 3、意识的结构 4、意识障碍
意识
consciousness
大脑的觉醒程度,是中枢神经 系统对内外环境作出应答反应的 能力,或机体对自身及周围环境 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意识的内容
觉醒:与睡眠呈周期性交替的清醒 状态
意识内容:感知、思维、记忆、注 意、智能、情感和意志活动等心理 过程
皮质下失语
1、机制:病变位于优势侧皮质下结构如 丘脑和基底节病变,认为皮质下病变 影响皮质语言中枢血供及代谢而产生 失语。 2、临床表现:语音小、语调低,表情淡 漠,不主动讲话,且找词困难。
失用症(apraxia)
1、概念 2、临床类型 1) 观念运动性失用症 2)观念性失用症 3)肢体运动性失用症 4)结构性失用症 5)穿衣失用症
伴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1)意识模糊Confusion (1) 意识轻度障碍 (2)意识范围缩小,常有定向力障碍 (3)错觉、幻觉较少见 2)谵妄状态 (1) 意识障碍程度较意识模糊重 (2)意识范围缩小 (3)有大量错觉、幻觉,以错觉为主 (4)不能与外界有正常的接触联系
伴意识范围改变的意识障碍
四、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1、定位、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确定疾病损害的部位。 定性诊断:确定疾病的病因:感染、肿瘤 变性等。 2、充分利用好辅助检查: 3、详尽的病史和细致准确的神经系统检查. 4、兼顾与其他疾病间的联系:
五、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终点
1 、可以完全或基本治愈的疾病 1) 颅内感染 2) 营养缺乏性疾病 3) 良性肿瘤 4) 特发性面神经麻癖 5) GBS 6) 部分脑出血、脑梗死 7)脑囊虫 8)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1、概念:患者虽有说话能力,但口语理解严 重障碍。 2、表现:1)患者有说话能力,但口语理解严 重障碍。2) 语量多,讲话不费力、喋喋不 休大量错语、十分混乱。3)仅能理解个别词 或短语,既只能从整个句子中抓住一个词。 3、病变:优势半球Wernicke区(颞上回后部)
命名性失语(健忘性失语)
1、概念:命名不能为主要特征 2、临床表现; 1)说不出指定物体名称只能描述物体的功 能代替说不出的词。 2) 一经别人提示,便恍然大悟。几分钟后 很快忘记。 3、病变: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或颞枕交界区。
意识的结构
1)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丘脑非特异性神经核, 前脑基底核和丘脑下部 2)中枢整合机构: 大脑皮质
脑干网状结构
• 网状结构:在脑干中 轴弥散分布的胞体和 纤维交错排列的网状 区域 • 网状结构中有许多神 经调节中枢 • 信息-网状结构核团丘脑-大脑皮质
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失语的分类
运动性失语 感觉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 失写症 失读症
Broca失语(运动性失语)
1、含义:口语理解相对好,但表达障碍为突 出。 2、表现: 1)完全性运动性失语 2)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 3、病变:优势半球Broca区(额下回后部)、 相应皮质下白质及脑室周围白质甚至顶叶及 岛叶损害。
Wernicke失语(感觉性失语)
二、神经病学研究内容
1、内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骨骼肌疾病 2、种类:感染、血管病变、肿瘤、外伤、自身 免疫、遗传、中毒、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 陷和代谢障碍。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1 、缺损症状:神经组织受损使正常神经功能减弱 或缺 失。如主侧半球脑梗塞导致对侧肢体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和失语;面神经炎时引起同侧面肌 瘫痪等; 2 、刺激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产生的过度兴 奋表现。.如大脑皮质运动区刺激性病变引起部 分性运动性发作;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 等;
完全性失语
1、概念:语言功能均有明显障碍(语言 理解、表达均有障碍) 2、临床表现:1)刻板性语言,吗、吧、 哒。2)哑 。 3) 逐渐通过非语言形式交 流,表情、手势、语调。 3、病变:优势半球较大范围内病变。
完全性失语
1、概念:语言功能均有明显障碍(语言 理解、表达均有障碍) 2、临床表现:1)刻板性语言,吗、吧、 哒。2)哑 。 3) 逐渐通过非语言形式交 流,表情、手势、语调。 3、病变:优势半球较大范围内病变。
失写症
1、概念:书写不能 2、临床表现; 患者手部运动功能正常,但丧失书写的能 力,或写出的内容存在词汇、语义和语法方 面的错误,抄写能力保留。 3、病变:优势侧半球额中回后部。
失读症
1、概念:阅读能力丧失 2、临床表现; 患者并无失明,但不能辨识书面文字,不 能理解文字意义。 3、病变:优势半球顶叶角回。
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意识障碍 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 视觉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 眩晕和听觉障碍
第一节 意识障碍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一、意识障碍 二、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四、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一、意识障碍
3 、释放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使其对低级 中枢的控制功能减弱,而使低级中枢的功能表 现出来。如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而出现的锥体束 征,表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Babinski 征阳性; 4、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急性局部严重病 变,引起与之功能相关的远隔部位的神经功能 短暂缺失。如较大量脑出血急性期,偏瘫肢体 呈现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和 Babinski 征阴 性,即所谓的脑休克;;急性脊髓横贯性病变 时,受损平面以下同样表现为如上的弛缓性瘫 痪,即所谓的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后,逐渐出 现神经缺损症状及释放症状。
传导性失语
1、概念:复述不成比例受损 2、临床表现:1)口语清晰,能自发说出正
确句子,听理解正常,但不能复述出在自发 谈话时较易说出的词或句子,或以错语复述。 2) 自发谈话常因找词困难、语言错误出现 犹豫、中断。
3、病变:优势半球缘上回皮质或深部白 质弓状纤维。
经皮质失语
又称为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 病灶位于分水岭区,共同特点是复 述相对保留。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神经病学
neurology
第一章 绪论
一、神经病学的概念 二、神经病学研究内容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四、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五、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终点
一、神经病学的概念
1、概念: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 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 2、与精神病学的区别:精神病学是主要研究大脑功 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 等神经活动障碍。
五、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终点
2 、可控制或缓解症状疾病 1) 癫痫 2)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和征 3) 三叉神经痛 4) 多发硬化 5) 重症肌无力 6) 偏头痛 7) 周期性麻癖
五、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终点:
3 、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 1) 恶性肿瘤 2) 神经变性病:Alzheimer病 运动神经元病 脊髓空洞征 3)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Friedreich共济失调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腓骨肌萎缩征 4) 朊蛋白病 5) AIDS/HIV所致神经系统损害
• 意志缺乏症(abulia) • 闭锁综合症(locked-in syndrome)
意志缺乏症
(1)神志:患者处于清醒状态 (2) 表现: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对自身和环 境的记忆仍存在,但却不讲话,无自主活动。 (3) 检查:虽然感觉和运动通路仍完整,但对 刺激无反应,无欲望,呈严重淡漠状态。 (4)病变:多见于双侧额叶病变者。
闭锁综合症
(1)病因:多见于脑血管病引起脑桥基底 部病变 (2)临床表现:①四肢和脑桥及其以下脑 神经均瘫痪,几乎全部运动功能丧失。 ②患者意识清析,但不能言语,不能 吞咽,不能活动。仅能以睁眼、闭眼 或眼球的上下运动与周围建立联系。
第二节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
• 失语症(aphasia) • 失用症(apraxia) • 失认症(agnosia)
1)朦胧状态 2)漫游性自动症:
伴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1) 嗜睡: Somnolent 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 处于睡眠状态。患者能被叫醒,醒后基本正 确地交谈,尚能配合检查,刺激停止后即入 睡。精神萎靡,动作减少。 2) 昏睡状态: Sopor 处于较深睡眠状态,较 重的刺激可唤醒,醒后作简短、模糊且不完 全回答,停止刺激,立即入睡。 3) 昏迷: Coma 意识丧失,对言语刺激无应 答反应。
失用症—概念
1)失用:是指脑部疾病的患者在企图做出有目 的的或细巧的动作时不能准确地执行其所了 解的随意性动作或表现出的无能为力。 2)条件: (1)无运动麻痹和肌张力障碍。 (2)无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 (3)无意识及智能障碍
失用症—概念
(3)临床表现 失用就是患者不能在全身动作的 配合下,正确地使用一部分肢体的功 能,去完成那些本来已经形成习惯的 动作,如不能按照要求做伸舌、吞咽、 冼脸、刷牙、开锁等动作,但患者在 不经意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这些动作。 (4)病变:左侧缘上回产生双侧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