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妇女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一、A11、①受精卵着床后的子宫内膜称A、增生期子宫内膜B、分泌期子宫内膜C、羊膜D、蜕膜E、绒毛膜2、①孕妇血容量增加最高峰在A、孕20~22周B、孕23~25周C、孕26~28周D、孕29~31周E、孕32~34周3、①关于蜕膜的概念,正确的是A、孕卵着床后,子宫内膜发生蜕膜变化B、覆盖在囊胚上面的蜕膜称为真蜕膜C、与极滋养层接触的蜕膜称为包蜕膜D、除真蜕膜、包蜕膜外覆盖在子宫腔内的蜕膜为底蜕膜E、蜕膜是发育成熟的胎盘的母体部分4、①卵子从卵巢排出后,正常受精部位在A、输卵管峡部B、输卵管壶腹部C、输卵管伞部D、输卵管间质部E、子宫腔5、①有关胎儿先露的描述,是横产式的有A、肩先露B、头先露C、面先露D、臀先露E、枕先露6、①目前我国围生期的时间规定是A、孕满28周至出生后7天B、孕满32周至出生后7天C、孕满36周至出生后7天D、孕满38周至出生后7天E、孕满40周至出生后7天7、①一般初孕妇开始自觉胎动的时间是在妊娠的第A、12~16周B、18~20周C、22~24周D、25~26周E、27周以后8、①妊娠后心血管系统发生变化不会出现的是A、心搏出量增加B、心率加快C、大血管扭曲D、心尖部可闻舒张期杂音E、膈肌上抬,心脏变位9、①关于胎盘描述正确的是A、于妊娠8周开始形成B、于妊娠12周基本形成C、其胎儿面粗糙D、其母体面光滑E、足月时重约1000g10、①关于胎产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胎产式是胎儿身体长轴与母亲身体长轴的关系B、胎儿身体长轴与母亲身体长轴平行称纵产式C、胎儿身体长轴与母亲身体长轴垂直称横产式D、胎儿身体长轴与母亲身体长轴交叉成角度称斜产式E、在足月分娩过程中,横产式可转换为纵产式11、①骶耻外径可间接判断A、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B、骨盆入口平面横径C、中骨盆平面前后径D、中骨盆平面横径E、出口平面横径二、A21、①女性,孕37周,产前检查在宫底可触及圆而硬的胎头,胎背在母腹右侧,胎心在脐上右侧听到,其胎方位是A、枕左前位B、枕右前位C、骶左前位D、骶右前位E、肩右前位三、B1、①A.胎方位B.胎产式C.胎势D.胎先露E.横产式<1>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A、B、C、D、E、<2>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A、B、C、D、E、<3> 、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称为A、B、C、D、E、<4> 、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横的关系,称为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发生蜕膜样改变,此时的子宫内膜称为蜕膜。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18700】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血容量自妊娠6周起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时达高峰,约增加35%,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18699】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蜕膜的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发生蜕膜样改变,此时致密层蜕膜样细胞增大变成蜕膜细胞。
底蜕膜是与囊胚极滋养层接触的蜕膜,将来发育成胎盘的母体部分。
包蜕膜是覆盖在囊胚上面的蜕膜。
真蜕膜是除底蜕膜、包蜕膜以外的覆盖子宫腔表面的善蜕膜。
【答疑编号100418697】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卵子从卵巢排出后进入输卵管内,停留在输卵管壶腹部处等待受精。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18698】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此题考查了胎先露与胎产式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两者的定义。
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两轴平行者称纵产式,两轴垂直者称横产式。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纵产式有头先露、臀先露、面先露、枕先露等,横产式有肩先露。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18693】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国际上对围生期的规定有四种,我国采用的是孕满28周至出生后7天。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18692】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胎动是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
一般初孕妇在妊娠18~20周时开始自觉有胎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18691】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妊娠期由于血流量增加、血流加速及心脏移位使大血管扭曲,多数孕妇的心尖区及肺动脉区可闻及柔和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产后逐渐消失。
因此,不会出现的是舒张期杂音。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18688】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胎盘在妊娠6周开始形成,妊娠12周基本形成,足月的胎盘为圆形或椭圆形盘状,重约450~650g。
胎盘分为胎儿面和母体面,胎儿面光滑,呈灰白色,表面为羊膜,中央或稍偏处有脐带附着;母体面粗糙,皇暗红色,约有15~20个胎盘小叶。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18685】10、【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
两轴平行者称纵产式,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99.75%。
两轴垂直者称横产式,仅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0.25%。
两轴交叉者称斜产式,属暂时的,在分娩过程中转为纵产式,但是横产式一般不会自行转换为纵产式。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18680】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骶耻外径测量的是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距离,正常值为18~20cm。
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短,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18679】妊娠期妇女的护理试题及答案1.患者25岁,急产,胎儿娩出后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紫绀、心悸、血压下降,迅速出现循环衰竭、休克及昏迷状态。
该产妇最大可能是 DA.疼痛性休克B.虚脱C.子痫D.羊水栓塞E.心力衰竭2.导致子宫破裂的原因,错误的是 BA.胎先露下降受阻B.镇静剂使用过多C.各种不适当的阴道助产手术D.急性大量适当催产素E.子宫壁瘢痕破裂3.胎膜早破是指胎膜破裂发生在 AA.临产期B.潜伏期C.活跃期D.第一产程末E.第二产程末4.胎膜早破的后果是 DA.早产B.感染C.母体活动受限D.脐带脱落E.胎儿宫内窘迫5.产后出血的定义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 EA.300mlB.350mlC.400mlD.450mlE.500ml6.孕妇24岁,G2P1,孕40周,破水14小时,有规律宫缩10小时,胎儿手拖出阴道来院。
检查:产妇神志清,痛苦面容。
腹痛拒按。
脉搏、呼吸快,胎心不清,约160次/分。
此时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CA.胎盘早破B.前置胎盘C.先兆子宫破裂D.不完全子宫破裂E..完全子宫破裂7.产后出血应急护理哪项不正确 BA.应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地抢救B.医生到后,方可采取止血措施C.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赢立即按摩子宫D.压出宫腔积血壳促进宫缩E.注射子宫收缩剂8.下列不是羊水栓塞常见原因或诱因的是 DA.胎膜早破B.前置胎盘C.胎膜早剥D.胎位不正E.急产9.产妇在胎儿分娩不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呛咳、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快而弱,此时应考虑的疾病是 CA.产后循环衰竭B.先兆子痫C.羊水栓塞D.脑血管意外E.癫痫10.下列关于羊水栓塞病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EA.羊膜内膜压力过高B.分娩过程中血窦开放C.羊膜破裂后,羊水经开放的小血管进入母体D.剖宫产时羊水可经开放的小血管进入母液E.经产妇不宜发生羊水栓塞案例分析1.初产妇王某,户钳助产分娩一女婴,体重4100g,胎儿娩出后阴道持续出血,色鲜红约150mL,检查产道发现出血点并缝合,鲜血停止,更换会阴垫。
胎盘娩出后1小时又发现会阴垫约有出血100mL,色鲜红,可凝结成血块,压迫宫底后出血没有大多变化。
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子宫轮廓尚清楚,给病人测血压100/50mmHg。
此时出血原因可能是诊断:软产道裂伤诊断依据:软产道裂伤所致出血,多发生于胎儿娩出后,表现为阴道持续不断地流血,色鲜红,能自凝,且子宫收缩性良好。
2.郎女士,28岁,初产妇,妊娠39周,产程进展24小时,宫口开大4cm,肌注催产素10U,宫缩持续不缓解,胎心100次/分,耻上有压痛,腹部有一环状凹陷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诊断:先兆子宫破裂诊断依据:在临产过程中,当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时,强有力的阵缩使子宫下段逐渐变薄而宫体更加增厚变短,两者间形成明显的环状凹陷,此凹陷会逐渐上升达脐平或脐部以上,称为病理缩复环检查腹部,在腹壁上可见一明显的凹陷,子宫下段隆起,压痛明显,子宫圆韧带极度紧张,可明显触及并有压痛。
3.田女士,30岁,孕1产0,本次妊娠39周,第二产程延长,胎吸分娩,婴儿体重4000g,胎儿娩出后有较多且持续性阴道出血,色鲜红,有凝血块。
产后1小时。
再次出血,血压70/30mmhg,面色苍白,出冷汗,子宫轮廓不清,此时出血原因可能是诊断:产后宫缩乏力诊断依据:胎盘娩出前发生的产后出血称为第三产程出血。
胎盘娩出前的出血,可能不会是突发性大量出血,而是较为稳定的流血,此种流血在任一时间点都属适量,但是会持续至发生严重低血容为止。
但需特别注意的是胎盘娩出后的出血情形,由于胎盘剥离处需子宫的收缩以压迫血管并堵住管腔来止血,当子宫乏力时会立即且大量失血,若止血或输血太慢,使病人陷入昏迷、器宫衰竭时,将危及产妇生命。
4.初产妇,30岁,妊娠38周,自然分娩一健康男婴,阴道侧切,胎盘也正常娩出。
产后一小时发现产妇面容苍白,出冷汗,阴道流血量比较多,主诉头晕,心慌和口渴。
血压11.97/6.65kPa(90/50mmHg),脉搏每分钟120次。
既往有血小板减少症,无高血压及低血压史,无贫血史。
最有可能的诊断为诊断:产后出血诊断依据:阴道流血量比较多,产妇可出血失血性休克表现;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头晕、脉细弱及血压下降。
既往有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血不凝,不易止血。
5.足月妊娠,临产16小时,伴排尿困难。
检查:宫低在脐与剑突之间,拒按枕左前位,胎心不清,大约80次/份,宫口开大4cm,胎头于坐骨棘上0.5cm。
宫缩间歇时,患者呼叫疼痛,并于脐下2横指处触及凹陷,随宫缩有上升趋势,导尿发现为肉眼血尿,此时可诊断为诊断:先兆子宫破裂诊断依据:子宫频繁收缩,且非常强烈,甚至呈现强直性宫缩,致使产妇烦躁不安、下腹疼重,呼吸急促、脉搏增快,膀胱受压过度而出现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