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悬挑钢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悬挑钢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 工程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工程总体简介 (1)1.3 公寓楼简介 (1)1.4 参建单位 (2)1.5 编制依据 (2)2 施工计划及部署 (2)2.1 钢平台概况 (2)2.2 钢平台布置 (2)3 钢平台制作加工 (3)4 悬挑钢平台安装 (3)5 悬挑钢平台安全措施 (3)6 计算书 (4)附图:附图—01 卸料钢平台布置总平面图附图—02 72#、74#、75#、76#房钢平台平面布置图附图—03 73#房钢平台平面布置图附图—04 78#、79#房钢平台平面布置图附图—05 77#、80#房钢平台平面布置图附图—06 悬挑钢平台示意图附图—07 落地脚手架加固(钢平台处)示意图1 工程概况1.1 地理位置松新建二十七号地块项目地处松江新城区,四周市政道路环通,东侧为晨塔路,西侧为思涌路,南侧为弘翔路,北侧为新松江路。

1.2工程总体简介松新建二十七号地块项目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区新建二十七号地块。

总占地131432m2,总建筑面积约为122910.7m2.。

71幢联排或双拼别墅(1#房~71#房)、9幢公寓楼(72#房~80#房)、1个地下车库人防、1幢配套公建及商业建筑、1幢配电房、4幢辅助用房(1幢垃圾房、3幢门卫)组成,共87个单体工程。

联排及双拼别墅基础采用桩加片筏基础的形式,上部结构采用异型柱框架结构,现浇钢筋砼楼板;多层基础为桩基加条形承台,78#房、79#房基础采用桩加片筏基础的形式,上部结构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现浇钢筋砼楼板。

套公建及商业建筑基础为桩基加条形承台,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地下车库人防工程采用钢筋混凝梁板结构体系。

1.3 公寓楼简介公寓楼72#~80#房(以下简称本工程)为八层公寓住宅,结构体系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为23.95米,地上部分层高为2.9米,其中78#及79#地下一层的建筑层高为2.8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七度抗震设防。

屋面防水等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550m,公寓楼区室内外高差0.450米。

72#~77房及80#房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桩基加条形基础,基础埋深为-2.4m,相当于绝对标高2.15m。

条形基础的宽度为0.8m,高度为0.8m;结构现浇板厚度为120mm,阳台、卫生间及厨房间现浇板厚度为100,卫生间及厨房间现浇板面标高比结构现浇板落底20mm,阳台现浇板面标高比结构现浇板落底20mm,坡屋面现浇板的厚度为150mm;垫层厚度为100mm;垫层混凝土采用C20,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混凝土均采用C30。

78#、79#房上部结构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桩基加片伐基础,基础埋深为-3.400m(相当于绝对标高1.150m)。

基础底板厚度为550mm,地下室内外墙板厚度为250mm,地下室顶板为150mm;结构现浇板厚度为120mm,阳台、卫生间及厨房间现浇板厚度为100,卫生间及厨房间现浇板面标高比结构现浇板落底20mm,阳台现浇板面标高比结构现浇板落底20mm,坡屋面现浇板的厚度为150mm;垫层厚度为100mm,垫层混凝土采用C20,±0.000以下用混凝土为C30P6,上部结构的混凝土均采用C30。

1.4 参建单位建设单位:上海黄浦投资集团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人防设计单位:上海沪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住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1.5 编制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199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2 施工计划及部署2.1 钢平台概况悬挑钢平台长4.5米,宽1.8米,主梁采用16a号槽钢,次梁采用14a号槽钢,板面采用4mm厚花纹钢板。

钢丝绳采用6×37+1,直径25mm,吊环采用Φ25的Ⅰ级圆钢,水平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直径为20mm的Ⅰ级圆钢,并选用∞型索具螺旋扣与钢丝绳配套连接,平台板采用4mm厚的花纹钢板与主次梁之间采用点焊连接。

每个单体布置1只钢平台,钢平台用于钢管、模板、扣件等材料的周转平台,钢平台的吊环可固定在上层混凝土结构中,每个钢平台配置2个吊环。

2.2 钢平台布置1)本工程的公寓楼(72#房~80#房)每个单体工程各设置1只卸料钢平台,用于周转材料(模板、钢管、扣件等)材料周转平台。

每个单体工程的钢平台从3层开始设置,每层翻转使用。

6幢公寓楼(73#房、74#房、76#房、77#房、79#房、80#房)单体工程钢平台设置在每个单体工程南侧,3幢公寓楼(72#房、75#房、78#房)单体工程钢平台设置在每个单体工程北侧。

2)钢平台的翻转利用施工现场安装的2台QTZ80及1台ST5513塔吊进行翻转安装及拆除作业。

3)所有钢平台的吊钩与拉环全部预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

4)钢平台的水平钢梁伸进楼板的锚固段采用在剪力墙上预留,预留洞尺寸为150(宽)×300(高),预留洞应严格按照伸进楼层锚固段的钢梁位置进行预留。

3 钢平台制作加工1)悬挑钢平台采用施工现场制作,主梁与次梁之间及限位槽钢与次梁之间采用满焊连接,焊接的焊缝高度为8mm,4mm厚的花纹钢板与主次梁之间采用点焊连接。

2)悬挑钢平台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图要求加工,其加工尺寸和焊缝厚度应执行严格的复核验收制度。

3)悬挑钢平台构件应经除锈并涂刷防锈漆二度处理后方可按图组装。

4)悬挑钢平台的主、次梁焊接成整体。

4 悬挑钢平台安装1)钢平台安装需在一结构模板拆除前安装完毕,悬挑钢平台使用时,该钢平台拉钩位置的混凝土强度需要达到100%。

2)悬挑钢平台安装时,利用结构的外脚手架进行搭设,,进行钢平台的就位安装。

3)将钢平台提升到位后,将钢索与吊耳连接,扳紧销栓,并调节钢平台上各个螺栓,让其均匀受力。

4)悬挑钢平台翻层时,应先在上一层布设安装四点拉索吊耳,然后用塔吊将悬挑钢平台稍微起高5~10cm(此时钢索已不受力),将上吊耳拉索卸扣拆除,最后将钢平台提升到位进行组装。

5)钢平台安装遇外脚手架立杆或横杆时,采用拆除碰到钢平台的横杆与立杆,立杆采用增加斜撑进行加固。

5 悬挑钢平台安全措施1)钢平台三侧必须装置固定的防护栏,围护栏杆高1500mm,并采用七夹板封闭。

2)钢平台主梁伸到楼层内不得小于800mm,用钢丝绳和预埋铁环连接,防止钢平台滑落。

3)钢丝绳两边各设置前后两道,两道间距为500mm,外侧钢丝绳距墙3.2m;以控制钢丝绳与水平钢梁的夹角在45-60度之间为原则预埋Φ25吊钩。

钢丝绳采用绳卡时不得少于4个,间距12cm,并设安全弯。

4)钢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不可向外倾斜。

钢丝绳与建筑物构件围系处若有尖锐利口,可加软垫物作衬垫,以防钢丝绳磨损。

5)钢平台集中荷载最大承载力为2吨,均布荷载最大承载力为300Kg/m2,并应显著标明,人员和物料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容许荷载,配专人监督。

(6)钢平台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平台根部应与建筑物保险连接。

(7)钢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更换,焊缝脱焊应及时补焊牢固,钢丝绳必须设置两道,其中一道为保险绳。

(8)钢平台上周转材料应堆放整齐、有序,避免高空坠物。

(9)安装好的钢平台,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

吊装后,须待横梁支撑点搁稳,电焊牢固,钢丝绳接好,调整完毕,并经过检查验收,方可松卸起重吊钩,供上下操作使用。

6 计算书悬挑卸料平台计算书计算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悬挂式卸料平台的计算参照连续梁的计算进行。

由于卸料平台的悬挑长度和所受荷载都很大,因此必须严格地进行设计和验算。

计算参数:平台水平钢梁(主梁)的悬挑长度4.50m,插入结构锚固长度0.80m,悬挑水平钢梁间距(平台宽度)1.80m。

水平钢梁(主梁)插入结构端点部分按照铰接点计算。

次梁采用[14a号槽钢U口水平,主梁采用[16a号槽钢U口水平。

次梁间距0.50m,外伸悬臂长度0.00m。

容许承载力均布荷载3.00kN/m2,最大堆放材料荷载20.00kN。

脚手板采用冲压钢板,脚手板自重荷载取0.30kN/m2。

栏杆采用冲压钢板,栏杆自重荷载取0.11kN/m。

选择6×37+1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700MPa,外侧钢丝绳距离主体结构3.20m,两道钢丝绳距离0.50m,外侧钢丝绳吊点距离平台2.70m。

一、次梁的计算次梁选择[14a号槽钢U口水平,间距0.50m,其截面特性为面积A=18.51cm2,惯性距Ix=563.70cm4,转动惯量Wx=80.50cm3,回转半径ix=5.52cm 截面尺寸b=58.0mm,h=140.0mm,t=9.5mm1.荷载计算(1)面板自重标准值:标准值为0.30kN/m2;Q1 = 0.30×0.50=0.15kN/m(2)最大容许均布荷载为3.00kN/m2;Q2 = 3.00×0.50=1.50kN/m(3)型钢自重荷载Q3=0.14kN/m经计算得到,均布荷载计算值q = 1.2×(Q1+Q3)+1.4×Q2 = 1.2×(0.15+0.14)+1.4×1.50 = 2.45kN/m经计算得到,集中荷载计算值P = 1.4×20.00=28.00kN2.内力计算内力按照集中荷载P与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内侧钢丝绳不计算,计算简图如下最大弯矩M的计算公式为经计算得到,最大弯矩计算值M = 2.45×1.802/8+28.00×1.80/4=13.59kN.m3.抗弯强度计算其中x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f]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经过计算得到强度=13.59×106/(1.05×80500.00)=160.81N/mm2;次梁的抗弯强度计算< [f],满足要求!4.整体稳定性计算[主次梁焊接成整体此部分可以不计算]其中 b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式计算:经过计算得到b=570×9.5×58.0×235/(1800.0×140.0×235.0)=1.25由于b大于0.6,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其值用b'查表得到其值为0.826经过计算得到强度=13.59×106/(0.826×80500.00)=204.31N/mm2;次梁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二、主梁的计算卸料平台的内钢绳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作为安全储备不参与内力的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