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习题精选精讲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习题精选精讲

例谈立体几何中的转化
立体几何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非常丰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转化的思想方法,它贯穿立体几何教学的始终,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立体几何中的转化主要是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的转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位置关系的转化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其精髓就是平行与垂直位置关系的相互依存及转化,平行与垂直问题不但能横向转化,而且可以纵向转化。

例1 已知三棱锥S -ABC 中,∠ABC =90°,侧棱SA ⊥底面ABC ,点A 在棱SB 和SC 上的射影分别是点E 、F 。

求证EF ⊥SC 。

分析:∵A 、E 、F 三点不共线,AF ⊥SC ,
∴要证EF ⊥SC ,只要证SC ⊥平面AEF , 只要证SC ⊥AE (如图1)。

又∵BC ⊥AB ,BC ⊥SA ,∴BC ⊥平面SAB ,
∴SB 是SC 在平面SAB 上的射影。

∴只要证AE ⊥SB (已知),∴EF ⊥SC 。

例2 设矩形ABCD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以EF 为棱将矩形
折成二面角A -EF -C 1(如图-2)。

求证:平面AB 1E ∥平面C 1DF 。

分析一(纵向转化):
∵AE ∥DF ,AE ⊄平面C 1DF ,
∴ AE ∥平面C 1DF.同理,B 1E ∥平面C 1DF ,
又AE ∩B 1E =E ,∴平面AB 1E ∥平面C 1DF 。

分析二(横向转化):
∵AE ∥EF ,B 1E ⊥EF ,且AE ∩B 1E =E ,∴EF ⊥平面C 1DF 。

同理,EF ⊥平面C 1DF 。

平面AB1E ∥平面C 1DF 。

2、降维转化
由三维空间向二维平面转化,是研究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数学方法之一。

降维转化的目的是把空间的基本元素转化到某一
个平面中去,用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平面几何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就是转化为三角形全等的平面问题。

例3 如图-3,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BC=
2,BB 1=2,
ο90=∠ABC ,E 、F 分别为AA 1、C 1B 1的中点,沿棱柱的表面从E 到F
两点的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
22
3
分析:这类问题通常都是将几何体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来解决。

又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最终都是转化为平面上两 相交直线成的角来进行的。

B E A D1
C F C 1 图-2
D
图-1 E S F C
B
A 图-3
例4 如图-4直四棱柱1111D C B A ABCD -中,21=AA ,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A 是直角,AB||CD ,AB=4,AD=2,DC=1,求异面直线1BC 与DC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解:由题意AB//CD ,
BA C 1∠∴是异面直线BC 1与DC 所成的角.
连结AC 1与AC ,在Rt △ADC 中,可得5=
AC ,
又在Rt △ACC 1中,可得AC 1=3.
在梯形ABCD 中,过C 作CH//AD 交AB 于H , 得13,3,2,90=∴==︒=∠CB HB CH CHB
又在1CBC Rt ∆中,可得171=BC ,
在.17
17
3arccos ,171732cos ,112121211=∠∴=⋅-+=∠∆ABC BC AB AC BC AB ABC ABC 中
∴异而直线BC 1与DC 所成角的大小为。

实现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转化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就有:平移法、射影法、展开法和辅助面法等等。

3、割补转化
“割形”与“补形”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割”或“补”可化复杂图形为已熟知的简单几何体,从而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5 如图5,三棱锥P -ABC 中,已知PA ⊥BC ,PA =BC =n, PA 与BC 的公垂线ED =h ,
求证: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6 n 2
h.
此题证法很多,下面用割补法证明如下:
分析一:如图5,连结AD 、PD ,∵BC ⊥DE ,BC ⊥AB ,
∴BC ⊥平面APD ,又DE ⊥AP ,
∴V P -ABC =V B -APD +V C -APD =31BC ·S ⊿APD =h
n 2
61 。

分析二:如图6,以三棱锥P -ABC 的底面为底面,侧棱PA 为
侧棱,补成三棱拄 PB1C1-ABC ,连结EC 、EB ,则易证AP ⊥平面EBC ,
B
图-6
A
C P
B 1
C 1 E A
B C
P
E D 图—5
图-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