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金塘岛总体规划(2008 - 2020年)文本(简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舟山市金塘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二〇〇九年六月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加快推进国家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总体战略,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两创”区域战略和建设“港航强省”、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决策部署,推动舟山现代化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将金塘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集装箱物流岛、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深水港口物流和临港产业基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受金塘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委托,特编制《舟山市金塘岛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
第2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2)部门规章与技术标准(3)文件、相关成果第3条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金塘镇行政辖区范围,即金塘本岛、大鹏岛2个住人岛及10个无人岛。
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0.87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层次本次规划范围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岛域,即金塘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含大鹏岛),陆地面积80.87平方公里,全镇岛屿12个。
第二层次:城区,包括沥港中心城区及大丰、山潭、柳行三个产业配套服务区,涉及大观社区、沥平社区、和建社区、山潭社区、大浦社区、河平社区6个社区中对未来城区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近期,2008-2012年;远期,2013-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第6条强制性内容第二章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第7条总体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以港兴市、全面跨越”战略,依托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港口建设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国际现代化的港口发展理念,加快重大设施建设、港口物流业发展、中心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到2020年,把金塘岛全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运作规范、生态良好、效益突出、国际接轨的长三角地区重要港口物流基地,带动舟山市、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第8条发展阶段(1)起步发展阶段(2009年--2012年)(2)规模扩张阶段(2013年—2020年)第9条城市发展目标2020年发展指标: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2020年达到75%,沥港城区人口规模3.1万人;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自来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100%,污水处理率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
第10条社会发展目标2020年发展指标: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执行,人口自然增长率零增长;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高中普及率大于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于30%,医生数每千人达到3.5人;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社会保险参保率90%;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小于30%。
第11条经济发展目标2020年经济发展指标:港口物流业保持快速发展,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00万标箱,物流园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初步成为宁波舟山港重要集装箱港区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国际物流基地。
第12条功能定位金塘岛功能定位是国际化、现代化的集装箱物流岛。
第13条发展职能金塘岛发展职能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的国际物流区。
宁波舟山港国际集装箱运输核心港区。
舟山西南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
第14条功能体系构建以港口保税物流为核心、商务服务为支撑与生活居住和休闲旅游为配套的“五大发展功能”,逐步成为区域开放、产业配套、要素融通、安居创业的集装箱物流岛。
第15条产业发展指引依托深水港口,实施保税物流区和保税港区政策,建立以国际物流为主导,商务服务和休闲旅游相配套的现代港口综合物流产业体系。
第三章岛域空间发展战略第16条空间管制分区全岛规划范围用地划分为已建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四类。
已建区:包括现状镇区及中心村建设区,面积约7.30平方公里。
禁建区:面积约58.03平方公里。
限建区:面积约8.63平方公里。
适建区:面积约11.09平方公里。
第17条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四带、四核、多走廊”的生态格局,强化岛域生态格局安全性,发挥生态涵养价值。
第18条产业空间发展战略“南核心、北拓展、适当配套”,形成三大产业功能区。
南部物流核心功能区:国际集装箱物流主要拓展区,应充分发挥靠近干线港区的优势,承担国际中转、国际贸易等职能,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积极申请相关保税政策,以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其发展潜力。
北部物流拓展功能区:国内外物流集散的重要拓展区,面向国内外市场,承担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贸易等职能。
规划建议在北部围垦区域增设万吨级江海联运码头,以带动北部围垦区域的物流和产业发展。
东北部临港配套产业区:中远期承担岛内现有产业搬迁安置问题,远景可根据实际情况改造升级,向物流配套产业、特色临港产业和新兴产业转型。
第19条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远景形成“一主两副”城镇空间结构。
沥港以现状城镇为依托,向西南方向拓展,用地总规模约3.1平方公里。
城区建设以大型港口生产服务和金塘行政、文化职能为核心,依托生活岸线,强化整体城市设计,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舟山市“城市名片”。
山潭中远期内以控制为主,远景可向东拓展,满足本地居住生活需求,用地规模1.5平方公里左右。
其西侧物流区内布置口岸检查管理职能,远景推动物流空间向会展商贸转型,化解生产、生活空间之间的斥力,实现一体化综合城镇区。
大丰发展应优先考虑物流园区拓展需要,中远期内对现状建设进行整合,形成港区生活配套服务中心。
远景总规模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配套生活服务区与物流园区间需设置不少于50米的绿化隔离带。
第20条风景旅游区空间格局与生态涵养区相结合,参考国家和省风景旅游区建设标准,严格保护、适度建设,形成四处风景旅游景区。
第21条集疏运系统构成集疏运系统包括公路、水路和铁路三种转运方式。
在远景总吞吐量1430万标箱的前提下,金塘集装箱集疏运水陆中转可承载能力约720万标箱,占总吞吐能力的50%;大力发展水水中转,力争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即中转箱量达到570万标箱,占总吞吐量的40%;水铁中转力争突破,达到140万标箱,占总吞吐量的10%。
第22条战略转型城市格局远景城市发展以沥港为主、大丰和山潭为两副的城镇空间为基本格局,在功能定位逐步转化为集物流、展示、贸易、信息等职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国际海运枢纽节点战略转型条件下,空间布局进一步集中发展,逐步搬迁现状大丰城区,将城市功能向沥港-山潭城镇带集聚,形成连绵的带状城市。
第四章岛域空间布局规划第1节.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第23条岛域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2020年岛域总人口达6万人左右,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
第2节.空间布局第24条产业空间布局推动集装箱物流的起步和发展、岛内零散工业逐步集聚升级,启动四个港区、八个产业子片区建设。
第25条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城镇空间布局为“一心三点”结构。
重点培育沥港城区的中心服务职能,形成全岛行政、经济、文化、生活服务中心;山潭、大丰、柳行作为产业生活配套服务区,严格控制用地规模。
第3节.综合交通规划第26条规划目标与原则第27条对外交通组织(1)港口至2020年,启动大浦口、木岙、上岙、小李岙四个港区的建设,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00万TEU。
对北部围垦区域江海联运码头建设进行专题论证,并启动江海联运码头建设。
新建双礁集卡车车渡码头,扩建沥鹏交通码头,保留小李岙客运中心、沥港车客渡码头,作为补充交通方式和特殊情况下的交通安全保障设施。
(2)公路舟山连岛工程预计2009年建成通车,设计宽度双向四车道。
在港口吞吐量达到500万TEU时,启动金塘二桥建设,规划桥位从大浦口港区北部接入,设计标准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桥,结合铁路规划,考虑公铁桥可能性。
(3)铁路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TEU时,建设铁路进岛项目。
舟山铁路进岛为尽端支线,接入宁波铁路网络,在镇海甬江口西侧预留舟山铁路支线接口。
铁路进岛选择方案分别为北线、中线和南线三个方案。
三个方案涉及铁路、港口、规划以及区域周边地区,综合方案需进一步协调与论证。
岛内港口与铁路站场间货运交通,采用公路转运的方式,站场设置对岛域集疏运体系影响需专题论证,并与站场选址方案和岛域集疏运交通规划相衔接。
第28条岛域道路交通组织规划岛域道路分为三级,即区域高速公路、岛域集疏运快速路、组团联系干路。
第4节.城乡统筹规划第29条产业统筹发展金塘农林牧渔业的发展要突出产品种类的特色化、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以及与集装箱物流功能的关联化。
第30条镇村等级规模结构金塘岛域镇村体系由四级构成,即中心城区、产业生活配套服务区、集中居民点和一般居民点。
规划镇村等级规模结构表见附表1。
第31条农村居民点分类建设指引农村居民点分为改造提升、适时迁移、严格控制、整合扩建四类。
第32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发展目标(2)建设重点改进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第33条村庄建设标准村庄公共设施规划配置标准见附表2。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见附表3。
第34条城乡建设用地标准2020年规划人均城镇建设用地87平方米(不含产业园区用地,产业园区作为独立工矿用地,未参与城镇用地平衡),人均乡村建设用地120平方米,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约为1800公顷。
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平衡见附表4。
第5节.重大市政设施规划第35条水资源利用规划(1)水资源利用对策与措施1)实施大陆引水工程,使金塘水源有可靠保障。
2)兴修水利工程。
扩建小东垢水库、肚斗水库,新建擂古岙水库、木岙水库和中弄水库;建设抽水泵站,倒翻河水;开展雨水利用及海水淡化。
3)推行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2)集中给水工程结合大陆引水工程,建成以龙王堂水库、肚斗水库为主水源地,以南石弄水库、金岗川水库为备用水源地的集中供水系统。
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范围为:四座水库的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内的水域及陆域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游整个流域为二级保护区。
第36条排水工程规划第37条供电工程规划第38条通信工程规划第39条燃气工程规划第40条环境卫生规划第41条能源利用规划第6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42条总体目标第43条资源环境指标与功能区划(1)地面水及海域环境质量规划目标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见附表5。
(2)环境空气质量目标(3)声环境质量目标第44条环境保护策略与措施(1)水环境综合整治(2)改善农村环境(3)城镇环境治理(4)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第7节.综合防灾规划第45条防洪工程规划第46条消防设施规划第47条人防工程规划第48条抗震减灾规划第49条地质灾害防治第8节.岸线利用规划第50条岸线利用规划岸线利用规划首先满足港口建设需要,保证港口规划明确的港口岸线。
除港口岸线以外,规划设置五种其他岸线类型,分别为:生态自然岸线、休闲旅游岸线、城市生活岸线、渔港岸线、临港产业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