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教育PPT课件

健康教育PPT课件


药物宣教
静脉输液(10%GS或0.9%NS+胞二磷胆碱)作用:营养补液 促排泄,修复大脑,促进意识恢复。
肌肉注射 氟派啶醇注射液 D2受体阻断剂,能特异性阻 断ATS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口服药物: 抗精神病类药物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的氯丙嗪、氟派啶醇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的氯氮平 、利培酮 、奥氮平、 喹硫平 心境稳定剂药物 丙戊酸钠 抗焦虑药物 氯硝西泮、地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 普萘洛尔 抗抑郁药物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艾 司西酞普兰 、度洛西汀、米氮平、曲唑酮
• 九、医护人员不允许探视人员自行为患者用药、翻阅病历和其他医疗记录。
• 十、探视后,护理人员应将患者送回病室,留用物品经检查后交护士做标记统一保管。 并将探视人员送出病房。
* 辅助检查项目
• 1 血标本 血常规、血沉、血生化、肝功、葡萄糖测定、传染病监测
• 2 尿标本 尿常规、药物成瘾检测
• 3 大便标本
排泄宣教 1、平时多饮水、多活动、多吃粗纤维蔬菜和水果,预
防便秘 2、如出现大小便不适,请及时告知工作人员 3、连续3日未解大便者,应告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睡眠宣教 1、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可乐咖啡、 2、白天积极参加病房活动。如晚上睡眠不好,午休尽
量不要睡觉,以保证晚上的睡眠质量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晚睡前洗脸、刷牙、温水
三、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单
一、入院宣教的内容
1. 病房环境 戒毒场所+医院,基本环境 2. 护士长 3. 主管医生 4. 责任护士 5. 探视 /陪护须知 6. 辅助检查 7. 安全宣教
* 探视管理制度
• 一、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告知家属尽量在患者入院二周后探视,且避开医生查房、患者 休息时间。
• 二、护理人员负责探视接待。接待时,应问清探视人员与患者关系,耐心解答探视人 员的询问,告知其应先向医生咨询患者的病情,再行探视。
能静坐、不能静站、不安宁、下肢不自主运动、长来回踱步即
为静坐不能。可根据医嘱给予心得安、安定等。服用氯丙嗪、
肌注或口服氟哌啶醇时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应重视。一旦
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立即让病人平卧休息、测量血压。观察病
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一般通过平卧休息症状既能缓解。若
未能缓解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50%GS静脉注射,严重时给
• 五、告知探视结束后,探视人员要将患者亲自交给护士,并将探视过程中患者的情况 反映给医生。
• 六、告知探视人员应爱护公物,节约水电,注意保管好个人物品,禁止在病房内吸烟。
• 七、告知探视人员勿给其他住院患者代发信件或打电话、购物等。
• 八、探视时,护理人员要亲自将患者交给探视人员且在规定的场所进行,未经医生许 可,不可私自将患者带出病房。
高血压病人饮食宣教
饮食宜清淡(食盐摄入每日控制6克左右),多吃水 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戒烟、戒酒。
* 心理与健康指导与健康促进
心理与健康指导与健康促进 以需求为导向的戒毒流程
住院病人心理变化与应对措施
新入院病人(一周内)
由于长期吸食冰毒造成身体过度透支,一般沉睡一周 左右,醒来时不能适应病人角色,想家、亲人,不安心住 院,反复找科长或大夫打电话,编造各种理由如有躯体疾 病、有传染病,在不能满足他们要求的情况下,甚至做出 一些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残。
• 4 B超

目的 应用超声检查各脏器及周围器官的断面图像,用于早期诊
断疾病。
• 脾肾 腹部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
• 肝胆胰腺肾上腺当日早晨空腹,检查胆囊前一定吃无油饮食
• 检查子宫 附件 前列腺 膀胱时前2小时饮水,憋尿
• 5 放射(胸腹透视,CT)

目的 应用X线可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的这一特性,
• 三、患者外出检查有医务人员陪护,认真核对患者身份、检查时间 、检查项目,准确及时将患者送到检查科室,检查完毕,及时将患 者送回病房。
• 四、患者外出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保证患 者的安全。
• 五、患者外出检查过程中,保管好病历等资料,不能将病历交给患 者或家属,确保病历等资料的保密性。
泡脚等有助于睡眠 4、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病房温度适宜,安静
饮食宣教
糖尿病饮食宣教
糖尿病病人饮食很重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禁饮 酒。要控制饮食,不要随意添加食物,少吃高热量的食物 如糖类、糕点、巧克力及油煎炸类等。应以清淡含纤维丰 富的食物为主,如绿豆、大豆及其制品、海带、蔬菜、水 果等,注意多饮水。
给予病人预防复吸知识
三、出院宣教内容
如何预防适应社会预防复吸 一、脱离毒品环境及毒友
对于刚戒完毒者,是经不住诱惑的,有的吸毒者在社 会压力下或朋友的影响下染上毒品,戒毒后如不与毒友决 裂,不摆脱团伙的控制,要想成功戒毒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完成脱瘾治疗后,要尽量回避毒友,脱离过去吸毒 的环境、吸毒的器具,以免诱发出吸毒的条件反射。 二、改变一些错误的认知
予升压药。
*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注意事项 1、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能随意加量、减量或 突然中断用药 2、用药期间,尤其是剂量较大时,不能做剧烈运动, 不能太劳累 3、不能开车船、骑自行车;不能在深水游泳及从事其 他危险性的活动 4、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尤其服用氯丙嗪的患者 5、服药期间应戒酒,吃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多食 新鲜蔬菜和水果。切忌暴饮暴食 6、服用氯氮平患者口涎较多时,睡眠宜侧卧,不要仰 卧 7、注意大小便,3天不大便者,应给予通便药
健康教育
内容大纲
CONTENTS
一、什么是健康教育,其核心问题是什么呢?
• 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 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 康,提高生活质量。
• 其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人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 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的行为改变。
二、 健康教育制度
• 1、对来院就诊患者及家属均应进行健康教育。 • 2 、 医务人员应向门诊患者及家属宣传相关健康知识,如
门诊诊疗环境、疾病相关知识、合理用药知识等。 • 3 、病房设专人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全程管理,
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 4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贯穿在入院、住院、出院过程中,
引起的干扰 • (2)最好采取平卧位 • (3)如果感觉呼吸困难而不能平卧时,可以采取平卧位或坐位 • 8 磁共振
*
患者外出检查管理制度
• 一、根据医嘱做好患者拟检查项目的准备工作,对重症患者要评估 其可行性,确定患者病情许可,方可离开病房外出做检查,必要时 请医生陪同。
• 二、患者外出检查前,要向患者讲解检查的注意事项。
• 8外出检查要有人陪同,不要私自外出。
• 9如有身体不适或特殊需要,请及时告知护士或医生,以便. 疾病相关知识 2. 主要的治疗及药物宣教 3. MECT治疗的目的、治疗前的准备 4. MECT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5. 安全宣教 6. 排泄宣教 7. 睡眠宣教 8. 饮食宣教卫生常识宣教 9. 心理与健康指导健康促进
*
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
锥体外系反应,氯丙嗪、氟哌啶醇最多见。主要表现为吞咽困
难、手震颤、动作不灵活。严重时出现步态不稳、眼球上斜、
颈扭转、记住四肢痉挛。这类副作用若能及时给予处理很快既
能解除,不能因此而中断治疗。一般可根据医嘱采用减少药物
剂量或加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东莨菪碱即可缓解。若出现不
• 三、探视前,医护人员告知探视人员不要携带危险品、宠物,严禁将刀、剪、玻璃器 皿、药品、瓷器、钝器、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等带入病房。避免携带不新鲜的食物, 避免患者暴饮暴食。
• 四、告知探视中,不要讲不利于疾病康复的事情,患者家中发生的意外或重大事件, 须经医生同意后方可告诉患者,避免引起病情反复。对迫切要求出院的患者,建议探 视人员协助医护人员做好说服工作。
• 六、对需要离院外出检查的患者,遵医嘱及医院的有关制度办理。
• 七、开放病房、综合科室患者外出检查时,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或陪 护者做好检查指导工作。
• 七、患者外出活动期间若要上厕所,工作人员必须陪同。
• 八、按时返回病区,严格交接
* 安全宣教
• 1保管好自己的物品。禁止将刀剪、易燃易爆、绳等危险物品带入 病房。
(2)急性中毒 ATS的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症状。 轻度中毒表现为瞳孔扩大、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出汗、口渴、呼吸困难、震颤、 反射亢进、头痛、兴奋躁动等症状;中度中毒出现精神错乱、谵妄、幻听、幻视、 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重度中毒时出现心率失常、痉挛、循环衰竭、出血或凝血、 高热、胸痛、昏迷甚至死亡。
通过人体后在透视荧光屏或照片上显示正常或异常的影像,结合基础
医学和临床医学加以分析、归纳、从而做出诊断。
• 婴幼儿、孕妇(尤其怀孕初期三个月内)以及有生育能力者,下腹部 和性腺部位做X线检查,必须慎重。
• 照射前除去投射部位的金属物品。
• 摄片时要绝对配合,放好体位勿自行移动。
• 胃肠道检查前需禁食8-12小时。
(3)类精神分裂样症状 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分裂样精神障碍、躁狂-抑郁状态及人格 和现实解体症状、焦虑状态、认知功能损害.
主要的治疗及药物宣教
对ATS的戒断及毒性症状,只需对症处理。
(1)精神症状的治疗 主要是急性精神症状 停吸后2-3天消失
(2)躯体症状的治疗 急性中毒病人常出现高热、代谢性酸中毒和肌痉挛症状, 处理的原则是:足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利尿、促进排泄。
可采用个别指导、集体讲解、文字宣传、卫生影视、卫生 展览等多种形式。集体健康教育每周至少2次。 • 5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住院须知、疾病相关知识、用药 、饮食知识、特殊检查注意事项、康复、出院指导等。 • 6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 训,提高其健康教育水平。 • 7 、科室、职能部门对落实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评价、分 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