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研究学生做艺术体操时,学生可被视为质点B. 眉山新闻联播节目每晚19:35开播,19:35指的是时间C. 第5s末和第6s初指的是同一时刻D.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研究对象运动情况的描述没有影响2.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49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共用10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7m/sB. 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是10m/sC. 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m/sD. 根据本题已知条件,无法判断运动员在7.1s末的瞬时速度3.如图所示,两个人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个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可能不相同的是()A. 瞬时速度B. 位移C. 时间D. 平均速度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其意义是()A. 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B. 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 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2m/sD. 物体在任意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2m/s5.将大小相同的一个塑料小球A和一个小棉球B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则()A. A先落地B. B先落地C. A、B同时落地D. 无法确定谁先落地6.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比乙先着地B. 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 甲、乙同时着地D. 无法确定谁先着地7.某列火车在一段长30km的笔直铁轨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是60km/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列火车如果行驶60km的路程一定需要1hB. 这列火车一定以60km/ℎ的速度在这段铁轨上行驶C. 这列火车通过这段铁轨的时间是0.5ℎD. 60km/ℎ是火车在这一路段中的最高速度8.如图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A. 在0~t2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t2时刻A、B相遇B. 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C. 在0~t2时间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D. B开始运动时速度比A小,t2秒后才开始大于A的速度9.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2,则()A. 物体3s末的速度为15m/sB. 物体3s末的速度为30m/sC. 物体3s内下落的高度是90mD. 物体3s内下落的高度是30m10.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物体完成第1m与第2m位移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x1∶x2=1∶3,v1∶v2=1∶2B. x1∶x2=1∶3,v1∶v2=1∶√2C. x1∶x2=1∶4,v1∶v2=1∶2D. x1∶x2=1∶4,v1∶v2=1∶√21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在t=0时刻刚好经过同一位置,甲、乙两车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甲车图象为四分之一圆弧,乙车图像为倾斜直线。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在10s时再次相遇B. 乙车的加速度为√3m/sC. 乙车在0~20s期间未追上甲车D. 乙车10s时的速度为15m/s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2.下面速度中表示瞬时速度的是()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20 m/sC. 火车通过广告牌的速度是72 km/ℎD. 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 m/s13.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当t=t0时,位移s>0,v0>0,a>0,此后加速度a逐渐减小,则()A. 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 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 位移继续增大,直到速度等于零为止D. 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14.如图所示,一个苹果从树上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经0.5s落到地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苹果下落前离地面的高度为1.25mB. 该苹果在0.1s~0.2s内的位移大小0.25mC. 该苹果在0.2s时的速度大小为2.5m/sD. 该苹果在0.2s~0.3s内的位移大小与在0.3s~0.4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5:715.如图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2~4s内图线为半圆形,若4s末质点回到了出发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B. 2~4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8mC. 3s末质点的速度为8m/sD. 3s末质点的加速度等于零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6.如果所示,一子弹(可视为质点)击中木块时的速度为900m/s,经过0.1s穿出木块,穿出木块时的速度恰好为0,则子弹穿出木块时加速度为______ m/s2,子弹穿过ABC三个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 .(以向右为正方向)17.初速度为12m/s的汽车在距站牌32m处开始制动,加速度值为2m/s2,若行车方向未变,则它由开始制动到通过站牌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s。

18.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5s内先后经过相距50m的两根电线杆A、B.汽车在经过B杆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另一电线杆C时的速度是15m/s.如果B、C两电线杆也相距50m,则汽车的加速度是______ m/s2.19.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的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刹车后以7m/s2的加速度运动,刹车线长14m.则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0.(1)小丽用同一个打点计时器先后三次测量小车拉动纸带的运动速度,得到了①、②、③三条纸带,如图所示。

若每次车子都是自右向左运动,三段纸带的长度都相同,且所用的电源频率不变。

则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哪项?A.纸带①打点均匀,表示车子的运动是匀速的,加速度是零B.纸带①、纸带②显示两次车子的平均速度相同C.三条纸带都表明小车是做匀速运动(2)小明某次打出的纸带打出如下图所示的纸带,该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下图的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某计时点开始取0、1、2、3、4、5、6共七个计数点。

完成下列各小题:①计数点“5”对应的读数为cm;②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m/s;(小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字)③小车的加速度为m/s2(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21.一辆卡车初速度为v0=10m/s,以a=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度行驶。

求:(1)卡车在3s末的速度v3;(2)卡车在第6s内的位移△x6。

22.一物体从楼上自由下落,经过高为2m的窗户所用的时间为0.2s,物体是从距离窗顶多高处自由落下的?23.汽车刹车进站,初速度为6m/s,刹车后汽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求:(1)汽车刹车后运动时间t;(2)汽车刹车后滑行距离S.--------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解:A、研究学生做艺术体操时,由于要看人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如何,不能看成质点,故A 错误;B、眉山新闻联播节目每晚19:35开播,19:35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C、第5s末和第6s初指的是同一时刻,故C正确;D、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其结果一般不同.故D错误;故选:C.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质点、时刻、时间间隔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2.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全程的位移和总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全程的平均速度;而瞬时速度可以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用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而瞬时速度可用无限小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解答】m/s=10m/s;故A错误;A.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m,时间为10s,故平均速度v=10010m/s=7m/s,故B错误;B.前7s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97=C.在7s末到7.1s末过程中,时间较短,可近似用该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故ΔxΔt0.92m/s=9.2m/s,故C正确,D错误;0.1故选:C。

3.答案:A解析:解:两个人以恒定的相同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行走,在F 点相遇,此过程中,首末位置的距离相等,方向相同,则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同;中间过程中的瞬时速度方向也可能不同,则瞬时速度可能不同;故A可能不相同,BCD相同.本题选可能不相同的,故选:A.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的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速度的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知道速度、平均速度都是矢量.4.答案:B解析:解:A、在任何1s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故A错误,B正确;C、初速度不知道,无法确定第1s末的速度,故C错误;D、物体在任意1s初和此比前1s末指同一时刻,故速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B。

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在任何1s内速度的变化量△v=at=2m/s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5.答案:C解析:解:两个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它们的加速度相同,落到地面所用时间相同,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与地球的位置有关的,在同一个地点,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相同的.本题就是看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地球的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6.答案:C解析:解:甲和乙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的大小无关,所以甲乙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所以C正确.故选C.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恒定,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由落体的理解,题目比较简单.7.答案:C解析:解:A、若在60km内的平均速度为60km/ℎ,则需要1h;但30km后的平均速度不一定为60km/ℎ;故A错误;B、60km/ℎ表示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在这段位移内的某一位置,速度可能比60Km/ℎ大,也有可能比60km/ℎ小.故B错误.=0.5ℎ;故C正确.C、若在60km内的平均速度为60km/ℎ,则需要时间t=3060D、60km/ℎ是火车在这一路段中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C.,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表示一段位移内的速度,公式v=xt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表示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可以将公式变形后求出时间或位移.8.答案:B解析:解:A、在0~t2时间内,A的位移为x2−x1,B的位移为x2−0=x2,故位移不相同,t2时刻A、B相遇,故A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