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一、语言积累1.依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词语,书写要正确、端正、整洁。
(甘肃中考题)c ǎn ju é r én hu án xi āng x íng ji àn ch ùyì xìng lán shān ku ài zhì rén k ǒu2.给加点的字注音。
讪.笑( ) 深谙.( ) 娴.( )熟 冁.然( ) 姚鼐.( ) 亵渎..( ) ( ) 脍.( )炙.( )人口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在乐华与大文看来,同学们的讲解有的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 (2)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
脍炙人口:(3)笑是如此多彩,当我们想到这一点,也会“忍俊不禁....”的。
忍俊不禁: (4)只有不遗余力地追捕,才能猎取豁然贯通....的乐趣。
豁然贯通: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桂林市中考题)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
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1)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1分)(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2分)5.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8分) (湛江中考题)“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汉字汉语和中国古代的许多作品中出现得十分频繁,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笼”、“珑”这些例字后,再写出以“龙”为偏旁的汉字4个。
(2分)答:笼、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望子成龙”、“龙马精神”两个成语后,再写出含有“龙”字的成语4个。
(2分)答:望子成龙、龙马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介绍名著《西游记》里与“龙”有关的一个故事。
(不超过5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课内精读甲文①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衣服、房屋、书籍、用具、庭院,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
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家用电器、电脑不多久就要换代,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
天地万物,只有语言文字是永远存在的。
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他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
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
看到一个“míng”字,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②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三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母亲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
(袁鹰《汉字的魅力》节选)乙文①说句实话,我本人从开始摸电脑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现在仍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觉得电脑这玩意和“中国人”好象总有一种“隔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隔阂”呢,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中学时代,学了那么多美丽的诗篇,精辟的文章,但我现在操作电脑时,脑子里无论如何浮现不出那些东西来,更不要提我能用电脑写出什么“天下文章”来了。
我逐渐觉得电脑毕竟是“电脑”,而不是“人脑”。
②电脑的字库里预备了常用汉字(包括次常用汉字),应该说已经基本够用。
不过这和英文的26个字母相比数量还是非常大的。
③就此,有的人说,在电脑时代汉字是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瓶颈..,甚至有可能使汉字这一古老的文化载体,成为阻挠今日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难关,因而应该抛弃汉字,而使用拼音文字。
这些说法无疑都是武断的。
是没有进行认真研究而做出的结论。
(摘自《光明日报》)6.甲文选自课文《》,体裁是,作者。
7.阅读甲文,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汉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而作者认为汉字的独特魅力的根本之处又在于什么?请分别用文章中的句子回答(2分)①②8.乙文第③段“瓶颈”一词的意思是什么?(2分)9.甲文中“将你带到母亲面前”一句有什么含义?(2分)10.甲乙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汉字能否走拼音化道路”的问题,文章见解各是什么,是否相同?对此问题,你又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分)(二)课外选读读书三益(1)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感叹:“工作这么忙,头绪这么多,哪顾得上读书学习?”(2)此话听起来似乎很有理,实则并不尽然。
(3)其实,人们读书的时间多是从闲暇中挤出来的。
古人就有“读书三余”论。
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欧阳修又归纳出“读书三上”论,即:车上、厕上、枕上。
时代变了,“三余论”在今天未必可行,而“三上论”科学与否也值得讨论,但挤时间读书学习的精神总是值得提倡的。
现在实行“双休日”,加上节假和年假,一年将近有100多天的休闲时间。
何尝没有时间读书呢?(4)或许有人会说,休闲休闲,顾名思义,是用来休息的,怎么可以用来读书呢?其实这里有个如何理解“休闲”的问题。
以我之见,读书也是一种休闲,而且是高雅、优质的休闲,至少有三益:(5)读书是一种享受。
各种书籍,不论是政治理论,文学名著,诗词歌赋,还是自然科学,只要去读,都会是一种愉悦。
陆游有诗云:“管身常欠读书债,禄来不供沽酒资。
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
”丁玲也深有体会地说:“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的味道…………”休闲享受是各种各样的,有人喜欢享受睡眠,有人喜欢享受踏青,有人喜欢享受网络,而读书应该也可以是一中非常好的休闲方式。
(6)读书可以健脑健心,延年益寿。
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的。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闹细胞的旧神经根,在新环境的刺激下能长出新的神经。
如果经常坚持读书学习,闹细胞就会不断更新,同时,读书还可以集中人的意念,养心怡神,有利于身心健康。
日本医学家春山茂雄的《脑内革命》一书,详细阐述了这种用脑的健康理论。
他认为人在读书学习中,身心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脑内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波纹。
这种波纹分泌出一种物质,使人轻松敏捷,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7)读书还可以疗疾。
阅读书报,可以解除人的烦恼。
消除精神障碍,使之气血流畅,从而达到疗病的效果。
在德国,许多医院都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馆。
这些图书馆藏书丰富,既有养心怡神的趣味文字书籍,又有各种介绍疗疾、保健等知识的医学科普书报,盒式磁带,名曲唱片和有声读物等,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书籍疗法”服务。
(8)A这里提倡的是,培养读书兴趣,善于抓时间学习。
B既可以学大到知识,磨砺思想,又可以养心怡神,保身健体,这样好的休闲活动到哪里去寻?C把休闲时间用来读书,受益是自己。
D当然,在我们的社会形成人人爱书,人人读书的良好风尚,国民素质一定可以得到提高,社会风气一定可以更加文明,国家发展也一定会更快更好。
11.文章开篇是怎样引出论题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1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3.你如何理解第(5)段中“读书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的味道……”这句话的含义?(2分)14.写出第(7)段划线句在选文中的作用?(2分)15.“学习是思考和创造的过程,需要很刻苦认真,读书学习未必都是休闲”这句话是从第(8)段中抽出来的。
它应在原文中句前。
(请用字母表示)(2分)16.除文中提到的读书益处外,你还能想到哪些益处?(3分)三、中考阅读题(上海市中考题)为你打开一扇门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
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
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
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亲近丈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7. 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③段主要论述了;第④段主要论述了。
(4分)18.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
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更要有。
(6分)19.理解第①段,仿照第②段,在横线上填人词语(除“文学”外),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
(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个。
)(5分)乐趣无穷新奇美妙千姿百态大有裨益潜移默化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
这扇门上写着:。
意义:四、新型中考题(安徽(非课改)中考题)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你经历了下面—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 20.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你写的是什么? (3分)21.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4分)22.事后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他请你做些修改: (5分)①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一)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
②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
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③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
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