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风俗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

关于风俗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

关于风俗文化与地理环
境的关系研究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风俗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
【内容摘要】:由于受不同地理环境、风俗文化的影响,生活在南北地区的人们的饮食,建筑,节日,宗教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一谈到南北首先想到的就是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纤细、持久;像南方少女的情,羞羞答答,多情、含蓄;使人想起洞箫牧歌、春花秋月,想起酒香四溢的杏花村和青烟缭绕的山野、村舍……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畅、粗犷、干脆。

像北方汉子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

使人想起黄钟大吕,金戈铁马,想起浑厚的高原,平坦的沃土以及犄角般的玉米和火一样燃烧的红高粱……这样的描述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

的确,就如同这南北各具特色的雨,南北的文化也在文化的舞台上尽情展示着自己独具一格的魅力与风采。

【关键词】:风俗文化;地理环境;南北地区。

何谓文化,中西方有不同的解释,中国在战国时期就有“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

其实,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

从识意文化、制度文化到物质文化无不折射出风俗文化与地理环境的深厚渊源。

那么作为文化中的一个部分-----民俗风情又如何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呢。

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民族,这个东方最伟大的民族又是如何创造,谱写这一永不绝响的曲子的呢。

自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驭宇内起”到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再到如今的构建合谐社会。

中华大地上,五千年来一直在高唱着统一合谐的音符。

风俗文化是这大合谐,大统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但世间任何事物,无论有形亦或无形都存在者其两面性。

故每一个统一的时空里都存在差异性,故异中求和,和中有异在民族,文化领域成了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

只有在保持各种特色文化的前提下,致力于文化的合谐构建才为上上之策。

因为历史,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化从古至今就形成了南北两种文化。

那么这两种文化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南北文化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组成和完善了中国文化。

二种文化都有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但是二者又有诸多差异。

风俗文化即民间风俗与文化,指的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故从民俗的角度我们就可以从饮食,建筑,交通,节日,宗教几个方面进行透视。

而依据区域我们可以把其分为东北文化,西北文化,东南文化,西南文化,中南文化.但从其历史形成和其文化特性我们把以上五个区文化用东北文化,秦陇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楚湘文化。

综上所述,南北文化差异即长江以北地区与长江以南地区文化的不同之处。

一、饮食中的南北差异
提及南北饮食的差异,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面粉。

但是东北生产大米,而且久负盛名,颇为有趣的是东北人自己有名的大米主要卖到其他地方,自己却不喜欢吃。

从菜系来看,南方菜系优势明显、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帮菜等。

而北方却几乎没有独立的菜系,除了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当然东北的菜还是颇有特色。

总体特点是南方饮食讲究的是精细,而北方体现的是粗犷。

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

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种相对还是少了些。

尤其在农村可能差别更大。

喝汤来看南北迥异:南方人喝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喝汤,广州、福建一带在饭前、饮酒前喝汤,尤其广州人堡汤是出了名的。

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汤,但是汤是在饭后喝,一般不是作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汤,觉得热乎、暖和。

从喝酒来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于南方人,特别是山东、东北和内蒙人酒量惊人。

南方生产白酒,有名的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

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饮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带喜喝黄酒,比如绍兴女儿红、上海的和酒、石库门等。

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声说话。

南方人相对精细。

二、南北建筑之别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

我国居民屋顶的坡度从南往北是逐渐减缓的。

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

北方由于降水较少,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

另外,我国南方的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

北方园林建筑则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

我国着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做出总结:“南方为棚,多敞口。

北方为窝,多封闭。

”可见,从适应环境、居住舒适出发,南方建筑注重通风散热,北方建筑利于保温保暖。

三、南北节日习俗宗教之异
我国传统节日较多,大多都和宗教信仰有关,下面从我国几个重大的传节日来看来北之差。

1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们公认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中国更是无比的突出。

吃团圆是这个节日里的重头戏。

但是就中国而言南北方还是有差异的。

比如说,北方喜欢吃饺子而南方则吃米饭,北方家庭里面吃团圆饭时一般是一个家庭独立过,而在南方却喜欢一个家族在一起共同吃团圆饭。

2 春节祭祖,这个习俗南北都有,但各有不同,在南方比较隆重,多在祠堂一个家族进行祭拜,然后进供物品给祖先,放鞭炮,越长越好,代表家丁兴旺。

而在北方一般为家祭,只是在家中简单的供奉一些食物。

3清明节,此节日本为提醒农民耕种的日子。

但是后来了展成为一个祭祖踏青的活动。

中国南方的清明时期有踏青和扫墓两大活动,而在北方只是外出简单扫墓。

总体而言南北之差给我们的认识就是艺术上南雅北俗;建筑南奇北雄;饮食上南甜北咸;服饰上南秀北朴;等等。

而这些在文人的笔下往往更为诗意化,南方是烟雨楼阁,春花秋月;北方是长河落日,塞外大漠,还有金戈铁马,南人缠绵、温柔、纤细、优柔,北人豪爽、酣畅、粗犷、干脆……
四、南北文化代表影视作品
北方文化代表:《十三省》、《乔家大院》、《康熙王朝》等。

南方文化代表:《倾城之恋》、《英雄无悔》、《商界》等。

五、南北代表旅游景区
北方:1、山西绵山(山西介休市);2、河南龙门石窟(河南洛阳);3、辽宁本溪水洞(辽宁本溪市);4、山西乔家大院(山西祁县);5、故宫、长城(北京)等。

南方:1、湖南天门山湖南(张家界市);2、贵阳普渡桥石雕(贵州);3、庐山山水空灵(江西省九江市);4、大理博南古道(云南大理);5、丽江古城等。

从中国民俗各方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南北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我们民族文化合谐音符的基因和特色. 南北文化的差异让对文化痴心的人们沉醉,然而我亦期盼着南北文化在绽放自己独特的美丽时也能加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中国的文化以更绚烂更多姿的形态出现在世界面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