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尊重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
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 理性思维。理性就是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进 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力 求按客观规律办事。中世纪被认为是崇奉信 仰,充满愚昧的时代, 18 世纪源于法国的启 蒙运动倡导理性,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和 博爱,主张“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对宗教进行无情的批判。由此可见西方哲人 追求的主要是真,认为所有善和美都必须是 真的反映,无论科学还是艺术,目的首先在 于求真。
广州市第六中学
王万里
二、西方文化的特点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希伯 莱文化。中世纪的近千年时间都处于基督教 文化的统治之下,并融入了阿拉伯文化。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4世纪出现了欧 洲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16世纪 又出现了宗教改革,西方文化逐渐定型,17 世纪有出现了科学革命,18世纪开始了思想 启蒙运动,发展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西方 文化日趋成熟完善,并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的 向外侵略而向世界扩张。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画家、 科学家与发明家。他的兴趣极为广泛,除了绘画,他还研究科学和 哲学问题。他多才多艺,有军事工程师、建筑家和艺术家的多重身 份,他又是医学家、音乐家和戏剧家。代表作有:《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安加利之战》等。
东洋文明:
自然的 安息的 消极的 依赖的 苟安的 因袭的 保守的 直觉的 空想的 艺术的 精神的 灵魂的 自然支配人类
西洋文明: 人为的 战争的 积极的 独立的 突进的 创造的 进步的 理智的 体验的 科学的 物质的 肉体的 人类征服自然
三、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
西方文化注重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人要生 存必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源,西方文化发 源地上古希腊,其地理环境并不象中国那样 优裕,没有宽广的平原,物质资源并不充裕, 因此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尽可能 多地从自然界获取财富。因此探索自然奥秘, 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 这种征服欲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西方文 学作品中从荷马史诗《奥德赛》到笛福的 《鲁宾逊漂流记》,从19 世纪雨果的《海上 劳工》到20世纪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都 表现了人战胜自然的主题。
拉斐尔的油画《83——1520 ):文艺复兴的 第三位大画家,他的绘画风格与前二人形 成强烈对比,达。芬奇的作品庄严凝重, 米开郎基罗的作品雄健豪放,拉斐尔的作 品则秀美典雅,他善于把基督教的神与古 典的美综合统一,创造出最合乎当时人们 口味的圣母形象,对后世影响极大。 代表做有:《西斯庭圣母》、《圣母子》、 《椅中圣母》、《雅典学院》
西方人认识中国人是在文艺复 兴以后,而中国人认识西方文 化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上个世 纪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
四、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自然因素
1.位置:内陆辽阔,空间巨大,为民族 生存、发展与创造提供了回旋施展的舞 台。 2.地形: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中国 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特点提供了有利 的发展条件。 3.环境:山河壮丽、景色秀美,对中国 民族的文化心理及审美情趣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4.河流:黄河、长江孕育中华文明
3。个人本位
西方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注 重人的尊严 。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本位,强调通过个人的奋 斗来发展自我,这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 挥和创造价值的实现有积极意义,但缺乏人 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亲情。 西方民族以个人为本位,就必然导致好斗、 竞争,这样它必须通过法制来约束自我,维 护社会的稳定,民主观念、法制观念成了社 会全体成员的共识。洛克、孟德斯鸠、卢梭 等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封建专制的同时倡导政 治上的三权分立,强调以法治国。
意大利波堤切利的油画 《维纳斯的诞生》
威尼斯派画家代表:提香 《浴后的女人》
《花神》
安格尔——《土耳其大宫女》
写 意 人 物 画
写意人物画
唐朝工笔人物画
西方文化的总体特点:
西方文化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 万物之灵,认为人可以认识自然、 征服自然,其出发点是人本主义, 核心是理性和科学,重视个人的发 展,重视人与自然的斗争,崇尚民 主法制意识、扩张征服意识和冒险 精神。
米 开 朗 基 罗 的 雕 塑 《 大 卫 》
张 大 千 的 人 物 画
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
张大千的仕女图
圣经中描述摩西是神的忠心仆人, 神和他說話,他的哥哥亚倫和姊 姊米利暗嫉妒他就诽谤,神向他 們发怒(民十二1-2)。
雕塑《摩西》
油画
米开朗基罗简介
米开朗基罗( 1475——1564 ):文艺 复兴时期的第二位艺术家,伟大的雕塑 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他的艺术风 格雄健、豪放,充满激情,特别是他的 雕塑作品,不仅以娴熟的技巧塑造正确 的造型,而且对细致入微的人物衣褶, 完美的人体结构都雕凿得楚楚动人。 代表作:《大卫》、《摩西像》、《创 世纪》等。
耶 稣 受 难 图
古希腊 阿格桑德罗斯等三人于公元前一 世纪中叶制作
雕塑取材于希腊和特洛伊战争的 神话传说:拉奥孔是特洛伊城的祭 司。由雅典娜诸神庇护的希腊军与 特洛伊人进行了十年的战争,但希 腊人仍然攻不下特洛伊城。最后想 出了一个木马计:用一匹巨大的木 马放在城外,让奥德赛率领英雄们 藏入马肚,然后叫全体希腊将士假 装撤退,乘船隐避到附近的海湾里。 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走了,就打 开城门,见到一只巨大的木马,想 把它拖进城去。祭司拉奥孔出来警 告特洛伊人,不要把木马拉进城, 以免中计。这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 因为拉奥孔破坏了众神要毁灭特洛 伊城的计划。于是雅典娜从海中调 来两条巨蟒把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 活活缠死。这是一个人与神冲突的 悲剧。作为祭司要预示人们避免灾 难,这是他的责任。但他违背了神 的意志,因而遭到惩罚。
4.罪感传统
西方文化沿袭基督教的原罪说,以 为趋利弊害是人的天性。基督教义 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圣经》 中亚当和夏娃因违背上帝的意旨, 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耶 稣被钉在十字架的形象说明了基督 教的基调:人必须不断忏悔自己的 罪过,灵魂才能得救,才能在死后 升入天堂
中国神庙供奉的玉皇大帝
中 国 老 百 姓 心 目 中 的 弥 勒 佛
中国文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人的为恶乃是乌云遮盖了善性,因此 要通过修身来实现自我超越,将社会 的完善寄托在道德的修炼上。
西方人对人性之恶有自觉的意识,基 督教的“原罪说”、“救赎论”为人 提供了一条自我超越的道路,而制度 建设为克服恶行提供了外在的制度保 障,西方由此得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 系,与中国的人治传统形成鲜明的对 照。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精神值得 我们发扬光大?哪些精神需要我 们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