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下物理周末同步辅导8碰撞

高二下物理周末同步辅导8碰撞

第八讲碰撞【考点分解】考点一:碰撞中的能量损失依据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的情况,可以将碰撞分为三类弹性碰撞:没有能量损失,形变完全恢复,远离速度等于靠近速度非弹性碰撞:有能量损失,形变部分恢复,远离速度小于靠近速度完全非弹性碰撞:有最大的能量损失,形变不恢复,远离速度为零1.现有甲、乙两滑块,质量分别为3m和m,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了碰撞。

已知碰撞后,甲滑块静止不动,那么这次碰撞是()A.弹性碰撞B.非弹性碰撞C.完全非弹性碰撞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考点二:弹性碰撞及两个特例特例一:运动物体m以速度v0撞静止物体M,碰后二者速度分别为:注意m反向的条件。

注意二者质量差异很大时的情况。

特例二:两物体质量相等。

碰后二者交换速度。

2.甲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速度为v1,与静止的乙物体相碰,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乙的质量等于甲的质量时,碰撞后乙的速度为v1B.乙的质量远远小于甲的质量时,碰撞后乙的速率是2v1C.乙的质量远远大于甲的质量时,碰撞后甲的速率是v1D.碰撞过程中甲对乙做的功大于乙动能的增量3.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a、b、c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它们分别与原来静止的三个小球A、B、C相碰,相碰后,a继续沿原来方向运动,b球静止,c球被反弹回来,这时A、B、C三个被碰小球中动量最大的是()速度最大的是()动能最大的是()A.A球B.B球C.C球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B、C、D、E、F 5个小球并排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C、D、E 4个球的质量相等,而F球的质量小于B球的质量,A球的质量等于F球的质量。

A球以速度v0向B球运动,所发生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碰撞乊后()A.5个小球静止,1个小球运动B.4个小球静止,2个小球运动C.3个小球静止,3个小球运动D.6个小球都运动5.如图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的小球A、B分别被不可伸长的细线悬吊着,静止时两根细线竖直,两小球刚好接触,且球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现向左移动小球A,使A球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h(悬吊A球的细线张紧),然后无初速释放小球A ,小球将发生碰撞。

碰撞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且碰撞前后小球的摆动平面不变。

碰后A 、B 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 A 和h B (最大高度均未超过绳长)则A .若m A <mB ,则h A 、h B 中有一个可能大于hB .若m A >m B ,则一定为h B >h >h AC .若m A >m B ,则h A =h B 是可能的D .无论质量关系如何,h A 、h B 一定不可能相等6.(09·北京·24)(1)如图1所示,ABC 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BC 段水平,AB 段与BC 段平滑连接。

质量为1m 的小球从高位h 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在轨道BC 段上质量为2m 的小球发生碰撞,碰撞后两球的运动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

求碰撞后小球2m 的速度大小2v ;(2)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传递规律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探究这一规律,我们采用多球依次碰撞、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简化力学模型。

如图2所示,在固定光滑水平轨道上,质量分别为m 1、m 2、……、n m ……的若干个球沿直线静止相间排列,给第1个球初能1k E ,从而引起各球的依次碰撞。

定义其中第n 个球经过依次碰撞后获得的动能E kn 与1k E 乊比为第1个球对第n 个球的动能传递系数1n k 。

a .求1n kb .若m 1=4m 0,m 3=m 0,m 0为确定的已知量。

求2m 为何值时,k 13值最大考点三:完全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二者结为一体,由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出速度,题目中涉及这种碰撞往往要注意损失的能量。

7.(2010·北京·24)雨滴在穿过云层的过程中,不断与漂浮在云层中的小水珠相遇并结合为一体,其质量逐渐增大。

现将上述过程简化为沿竖直方向的一系列碰撞。

已知雨滴的初始质量为0m ,初速度为0v ,下降距离l 后于静止的小水珠碰撞且合并,质量变为1m 。

此后每经过同样的距离l 后,雨滴均与静止的小水珠碰撞且合并,质量依次为2m 、3m ……n m ……(设各质量为已知量)。

不计空气阻力。

(1)若不计重力,求第n 次碰撞后雨滴的速度nv '; (2)若考虑重力的影响,a.求第1次碰撞前、后雨滴的速度1v 和1v '; b.求第n次碰撞后雨滴的动能212n n m v '。

考点四:非弹性碰撞一般的非弹性碰撞,碰后二者的速度(以及其他所有物理量)的范围:介于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结果之间。

8.(2011·福建高考)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速度大小为v 的A球与质量为2m 静止的B 球碰撞后,A 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则碰撞后B 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A .0.8vB .0.6vC .0.4vD .0.2v9.甲、乙两铁球质量分别是m 1=1 kg ,m 2=2 kg ,在光滑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是v 1=6 m/s 、v 2=2 m/s.甲追上乙发生正碰后两物体的速度有可能是( )A .v 1′=7 m/s ,v 2′=1.5 m/sB .v 1′=2 m/s ,v 2′=4 m/sC .v 1′=3.5 m/s ,v 2′=3 m/sD .v 1′=4 m/s ,v 2′=3 m/s考点五:碰撞合理性分析碰撞的合理性基于以下三个条件1.动量守恒2.机械能不增加(远离速度不大于靠近速度)3.符合物理情景(能相碰,不再碰)10.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相向运动,已知m A>m B,当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则可以断定()A.碰前A的动量与B的动量大小相等B.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C.若碰后A的速度为零,则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D.若碰后B的速度为零,则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11.(海师附中2014届高三月考)甲乙两球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同方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1=5kg.m/s,p2=7 kg.m/s,甲从后面追上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10 kg.m/s,则两球质量m1与m2间的关系可能是( )A.m1=m2B.2 m1=m2C. 4m1=m2D. 6m1=m212.(宜宾2013届高三摸底)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

甲以7 kg·m/s的动量追上前方以5 kg·m/s的动量同向运动的乙球发生正碰,则碰后甲乙两球动量不可能的是( )A.6.5 kg·m/s,5.5 kg·m/s B.6 kg·m/s,6 kg·m/sC.5.5 kg·m/s,6.5 kg·m/s D.4 kg·m/s,8 kg·m/s【巩固练习】13.在光滑水平面上,两球沿球心连线以相等速率相向而行,下列现象可能的是()A.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互相分开B.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C.若两球质量不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互相分开D.若两球质量不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14.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的甲、乙两个小球,它们的动能相等。

已知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它们正碰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甲球停下,乙球反向运动B.甲球反向运动,乙球停下C.甲、乙两球都反向运动D.甲、乙两球都反向运动,且动能仍相等的小球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1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以速度v0靠近B,并与B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A 、B 两球的半径相等,且碰撞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当m 1、v 0一定时,若m 2越大,则( )A .碰撞后A 的速度越小B .碰撞后A 的速度越大C .碰撞过程中B 受到的冲量越小D .碰撞过程中A 受到的冲量越大1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 、b 两球,其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两球在t 0时刻发生正碰,并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m a >m bB .m a <m bC .m a =m bD .无法判断17. (2013北京市海淀模拟)如图所示,两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弹性小球又叠放在一起,从高度为h 处自由落下,且远大于两小球半径,所有的碰撞都是完全弹性碰撞,且都发生在竖直方向。

已知m 2=3m 1,则小球m 1反弹后能达到的高度为( )A .hB .2hC .3hD .4h18.(2013·北京四中高三开学检测)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3m ,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 向左边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B.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C.第一次碰撞后,两球的最大摆角不相同D.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两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19.(2013·北京东城区高三联考)如图4所示,A 、B 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以动量p 1=4 kg·m/s 和p 2=6 kg·m/s (向右为参考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A 球追上B 球并与乊碰撞的过程中,两小球的动量变化量Δp 1和Δp 2可能分别为( )A .-2 kg·m/s ,B .-8 kg·m/s ,C .1 kg·m/s , -D .-2 kg·m/s ,20.(2010·全国卷Ⅱ)小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且m A >m B .在某高度处将A 和B 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 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下方与释放处距离为H 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 发生正碰.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时间极短.求小球A 、B 碰撞后B 上升的最大高度.21.(2006高考重庆卷25)如图,半径为R 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小球A 、B 质量分别为m 、βm (β为待定系数).A 球从工边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的B 球相撞,碰撞后A 、B 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均为R 41,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1)待定系数β;(2)第一次碰撞刚结束时小球A 、B 各自的速度和B 球对轨道的压力;(3)小球A 、B 在轨道最低处第二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并讨论小球A 、B 在轨道最低处第n 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22.如图所示,有n 个相同的货箱沿同一条直线停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每个货箱长皆为l ,质量皆为m ,相邻两货箱间距离为l ,最下端的货箱到斜面底端的距离也为l . 现给第1个货箱一适当的初速度v 0,使乊沿斜面下滑,在每次发生正碰后(碰撞时间很短),发生碰撞的货箱都粘合在一起运动,当动摩擦因数为μ时,最后第n 个货箱恰好停在斜面底端. 求:(1)第一个货箱碰撞第二个货箱前瞬间的速度v 1;(2)设第一次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k E ∆,第一次碰撞前的瞬间第一个货箱的动能为1k E ,求11k k E E ∆的比值; (3)整个过程中由于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参考答案】 1.A 2.ABC 3.C ,A ,B 4.C 5.B 6.(1)211222m m gh m v +=(2)a. 13221212322111)()()(4n n n n n n m m m m m m m m m m m k +++=--- b. 最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