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情绪---印象管理》 专题讨论提纲
组织行为学《情绪---印象管理》 专题讨论提纲
关系融洽的同事、 上级主管
提供支持
非工作关系的亲朋好友
情感 物质 信息
4.人格特点 内控型人与外控型人,自我效能感
内控型人:认为自己可以掌控人生,有强烈成功动机。倾向 于控制自己的环境。 外控者:认为自己被外界的力量所左右,比较顺从,乐于遵 循别人的指导
自我效能感高 把压力视为机遇与挑 战
自我效能感低 what should I do
答:
1.人的认知模式 不同个体对压力有不同的看法
个体的行为基础是他们对现实的认知,而且不是客观 现实本身。
晋升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都渴望 获得晋升,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升职会带来很大压力, 因为他们认为这件事情对他们造成了障碍,是一个巨 大的挑战。 公司裁员对于大多数人会有一定压力,担心自己会失 去工作,但另一些员工会认为这是脱离公司,发展自 己失业的好机会。
1.区别性 2.一致性 3.一贯性
P158
6 .什么是归因理论?它在解释组织 行为方面有什么意义?
答:
意义:归因理论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在归因上是进行因 果分析的。事实上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行事,在归因 上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对于行动者来说,情景 是突出的,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突出的。 突出的东西容易被记住,从而容易回忆起来。这 个例子也说明突出性影响归因,突出性使观察者倾向于个人 归因,而行动者倾向于情境归因。
5.阐述什么是知觉?其对于研究组 织行为的重要意义?
答: 知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后,在头脑中形
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 是一种能动积极的认识过程。 知觉的能动性体现: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5.阐述什么是知觉?其对于研究组 织行为的重要意义?
P162—167
7.什么是印象管理?阐述教材168页 乔布斯案例及问题?
答: (2)、乔布斯在1998年回归苹果公司后,改变了以往
的作风,多了一份成熟与谦虚,留给人的印象是自信、平和, 人性化、虚心,不在那么傲气凌人了。这种温和的印象管理 方法自然使他可以继续留在苹果公司,并且带领着公司不断 推出了新产品,使得苹果公司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位 。 从乔布斯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印象管理的鲜明体现,不 同的印象管理可以带来不同的结果。 而往往像乔布斯这样印象目标的价值大的人,越是有价 值的目标,个体进行印象管理使用印象管理策略的动机就越 强烈。
1.在一些情境当中,明显的情绪表现可 以提高工作绩效,请结合海底捞案例加 以讨论说明? 答: 情绪可以通过提高唤醒水平来提高工作绩效。
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识别和利 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情绪智力高的个 体更可能深刻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对自己内部体验的 积极和消极方面更为开放。这种意识有助于他们对情绪做出 积极的调控,从而维持自己良好的身心状况,与他人保持和 谐的人际关系,对周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情绪智力对 工作绩效有着重要影响。高情绪智力的人的工作效率比低情 绪智力的人高,在未来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比其他人高。 而有效的领导者几乎都会依赖情绪表达来帮助他们传 递信息,利用积极的情绪作为一个社会粘合剂,使周边的人 贴近他并支持他 。而发生人际冲突时,也可以让管理者了解 问题之处并且改正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p142
3 .员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工作 压力?(结合教材146页案例)
答:
课本第146页的案例中的“许君”面临着类似的工作压力 问题,分析许君的压力问题,可以从个人和组织两方面入手。 首先在个人方面,许君与冈特之间的工作矛盾带来的压 力问题。许君可以采用“及时倾诉”的途径向上司冈特反映 自己的建议和问题,从案例中我们看到许君承受了很大的心 里压力,心理很压抑,他并没有向他的上司冈特进行沟通和 倾诉,所以两人的矛盾越积越厚,最终爆发。 针对许君的健康每况愈下,并且因此带来的生病问题, 许君可以采取科学的个人减压途径,例如“加强锻炼,重视 休息”“学会放松”“寻求帮助”,来减轻自己的焦虑感和 压力。
特点
• 有情绪劳动需求的职业一般有如下特点: • 1、需要与公众有面对面接触或者通过声 音接触 • 2、需要员工为他人营造某种情绪状态 • 3、允许雇主通过培训和监督对员工的情 绪活动 有一定掌控能力
本质
• 情绪劳动本质上是个人根据组织制定的情绪行为 管理目标所进行的情绪调节行为。 • 根据个体努力程度的不同,情绪调节可以分为表 层调节和深度调节。 • 表层调节和深度调节的本质区别在于个体的情绪 表达是否反映了其真实的情绪体验,情绪劳动是 个体为了满足组织的要求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行 为,情绪劳动对个体和组织都会产生影响,这些 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答: 重要意义: (1)、知觉对招聘面试的影响 (2)、知觉对决策的影响 (3)、知觉对人员绩效期望的影响
P157
6 .什么是归因理论?它在解释组织 行为方面有什么意义?
答:
归因理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把特 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这一理论表明,当我们 观察某一个体行为时,总是同判断它是由于内部还是外 部原因引起的,这种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因素:
对组织行为有重要影响
• 情绪劳动对组织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是工作绩效的 一个关键成分。情绪劳动尤其在强调人际交往的工 作中十分重要。 • 在领导、销售以及其他需要频繁接触他人的岗位中, 有效管理情绪的能力及情绪劳动的合理运用对这些 岗位的成功十分重要。此外,当工作要求员工表达 出的情绪与他们的真实的情绪感受不相吻合时,情 绪劳动便面临困境。 • 在组织管理中,情绪劳动的重要性正越来越引起管 理者的重视,运用情绪劳动培养员工对工作、顾客 的肯定性情感,有助于形成爱岗敬业、顾客至上的 观念,对提高组织绩效有积极作用。
人管班组织行为学第四小组
组员:
《情绪---印象管理》 专 题讨论提纲
1.在一些情境当中,明显的情绪表现可以提高工作绩效, 请结合海底捞案例加以讨论说明? 2 .阐述什么是情绪劳动?为什么它对于理解组织行为很重 要? 3 .员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工作压力?(结合教材146 页案例) 4.面对同样的压力情境,为什么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反应? 5.阐述什么是知觉?其对于研究组织行为的重要意义? 6 .什么是归因理论?它在解释组织行为方面有什么意义? 7.什么是印象管理?阐述教材168页乔布斯案例及问题?
P162—167
3 .员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工作 压力?(结合教材146页案例)
答:
工作压力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其本身来说未必都是有 害的,就像矛盾一样,具有两面性,有时候压力对组织也是 一种挑战,无形中挑明了组织内部的矛盾。 如果组织中员工个人的工作压力得到了正确的减轻,那 么对于组织及员工来说都是有利的。
4.面对同样的压力情境,为什么不 同的人却有不同的反应?
3 .员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工作 压力?(结合教材146页案例)
答: 而引起员工个人工作压力的因素也包含组织内部的原因,
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也也应该为员工的工作压力“买单”提出 适时适当的解决办法,来调节组织中个人的工作压力。 结合本案例的情况 (1)、增强正式沟通渠道。案例中许君与上司冈特之间 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组织内部个人心里压抑,无法反 映问题。例如,方君晋升的时候,许君作为他的上司竟然不 知情,因此问题他与冈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同时无形 中增加了他自己的工作压力。 (2)、重新设计工作与有效的目标管理。案例中存在着 工作任务分配不明确的问题,例如冈特将本来属于许君的工 作临时分配给方君,导致三人之间又出现争执,增加了大家 的工作压力,同样也不利于组织的发展与进步。
1.在一些情境当中,明显的情绪表现可 以提高工作绩效,请结合海底捞案例加 以讨论说明? 答:
对于个人来说,情绪会显著影响到他们付出的努力水 平,进而影响活动的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积极的情绪 体验,可以使身心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它会引导并维持个 体的行为指导达到最终目标。 在海底捞案例中,海底捞把员工当人看待,尊重和重视 员工,让员工感觉到满足感和幸福感,产生积极的情绪, 员工的情绪促使人们积极的思考问题、解决困难。这些明 显的情绪表现提高了工作绩效,让海底捞成为不可复制的 海底捞。
7.什么是印象管理?阐述教材168页 乔布斯案例及问题?
答:
印象管理: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试图控制自己在别人心目 中的印象的过程和现象,叫做印象管理。
有关印象管理的一些问题: (1)、印象管理作为社会生活与工作生活中的基本组成部 分,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它取决于人们为什么运用它,利用 它的出发点与目标是什么。 (2)、印象管理是人们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它能使人际关 系变得更美好。 (3)、印象管理既有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 在一些重要场合我们可能有意思的使用印象管理,而日常生 活中也存在一些无意识的使用印象管理现象,例如主动向上 司问候
压力并不是绝对的,取决于员工对于事件的理 解。
2.工作经历/经验
(工作经历和工作压力成负相关)
工作经验是个体应对压力的有效资源。 工作经验越丰富,说明面对过更多的困难, 在处理相似问题的时候会得心应手,有更多 技巧办法来处理问题。压力感相应会减少。
3.社会支持网络 周边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
社会支持网络是周边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它表明个 体生活在一个彼此支持,相互帮助的网络当中、在此 能够感受到被爱、被关心和被尊重。
P162—167
7.什么是印象管理?阐述教材168页 乔布斯案例及问题?
答:
乔布斯在苹果公司担任管理者的两个阶段分别使用了不同 的印象管理策略。 (1)、在1998年前的第一阶段,乔布斯留给大众的印 象是放荡不羁、不修边幅、粗暴的印象,并且在公司日常工 作生活中将这一印象深深刻在员工心里,经常对员工大喊大 叫。这实际上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愤怒式管理”,在员 工心中留下权威的印象,以便更好的管理与控制员工。而这 种印象管理策略也确实为苹果公司这个组织带来了效应,使 得Mac机诞生了,苹果公司由此长期稳定发展。 但这种乔布斯的这种印象管理策略过于粗暴,不利于公 司的长期发展,最后还是败给了对手,被扫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