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10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10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2010)
注:本提纲不适用于补考。

以下题目完全掌握,可以得到期末试卷80%分数
一、解释概念
1、心理契约
2、社会知觉
3、态度
4、情绪性工作
5、群体规范
6、自我效能感
二、简答题
1、社会知觉的基本特点。

能举例说明。

或者给出例子能指出是哪个特点。

(例如,一名员工在最近一次绩效评估之后,没有得到晋升,一周之后,这名员工离职了。

同事们很容易就把这名员工的离职与他没有得到晋升之间建立联系,而事实上这两件事根本没有关系,这名员工在绩效评估之前就已经决定去另外一家公司了。

这个案例体现了社会知觉过程的哪个特点?)
2、简述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3、简述前景理论的基本观点
4、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减少认知失调的方式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5、为什么有的时候,提供高的奖赏并不一定能够提高绩效?运用动机理论进行分析。

6、说服的两种途径:中心途径和外周途径。

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7、解释动机的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

8、按照组织社会化理论,当你毕业进入工作单位时,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融入组织?
9、简述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主要观点。

10、一个企业在组织内部传播和贯彻企业文化,通常可以采用哪些途径(至少三条),举例说明。

三、填空题
1最佳决策模型对人的行为进行的是理性假设。

2、按照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通常包括三个维度:
、、。

3、某个事物进行评价时,在直觉的引导下,将其与某一类别的心理表征进行比较。

这种判断在运用代表性启发式。

4、三个和尚没水喝,描述的是群体行为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5、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莱兰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分别是需要、需要和需要。

6、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7、根据有计划行为理论,影响行为意向的三个因素分别是:对行为的态度、知觉到的社会标准和感觉控制。

8、请明星做广告,拍摄精美照片宣传化妆品效果属于说服的途径。

9、态度的三种主要成分分别是:、、。

10、对同一件东西,得到时对其价值评估较低,一旦拥有后要放弃时,对其价值评估较高。

这种现象叫做效应。

11、按照罗克奇的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可以分为终极价值观与工具价值观。

12、情绪智力包含的主要内容是: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

13、自我监控水平高的个体更倾向于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反之则更少随着环境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

14、当个体需要扮演多个角色时,这些角色的期待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因此会产生角色冲突
15、马斯洛最初提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
、、、、。

16、个体在群体中行动时,当个体的身份无法被识别时,有时会做出一些超乎寻常的冲动或暴力行动,这是因为在群体中会产生一种现象。

17、团队有效性应该从三个维度进衡量,即、和。

18、赫塞与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认为下属的成熟度水平是一项重要的权变变量。

如果希望得到90分,除了上述内容外,需要掌握下列内容
一、解释概念
1、基本归因错误
2、组织承诺
3、组织公民行为
4、组织文化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心理契约?心理契约在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社会助长作用?
3、个体为什么在群体中会产生从众行为?
4、德尔菲法通常是怎样操作的?
5、简述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主要观点。

6、谈谈你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解。

三、填空题
1、运用内隐人格理论作出判断时往往会产生效应。

2、Hofstede通过研究提出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五个维度分别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长期导向。

3、工作倦怠的三种表现是:、、。

4、在作判断时,根据某一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进行归类。

受到图式或者刻板印象的影响忽视基准概率,这是在运用代表性启发式。

5、自我效能感的四个主要的来源分别是:、、
、。

6、根据映入头脑的鲜明的例证做出判断,忽视基准概率,这是在运用获得性启发式。

7、研究者假扮成安全驾驶志愿者,请求人们在院子前面安置巨大印刷粗糙的“安全驾驶”标志,只有17%答应。

另一组研究者先请人们帮个小忙,在窗口安置3英寸的“做一个安全驾驶者”的标志,几乎所有人都答应,两周后76%的人同意
在院子前树立丑陋巨大的“安全驾驶”标志。

第二组研究者成功的运用了现象。

8、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最早提出了人类的决策行为是在满意原则基础上所进行的有限理性决策。

9、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这叫做沉没成本误区。

10、最近的经历会增加某个图式、特征或概念的可提取性,这叫做启动效应
11、目前最为通行的组织承诺理论认为,组织承诺包括三方面的承诺,即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

12、组织公平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通常认为包括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

13、“大五”人格理论的五大人格特质指的是:
、、、、。

14、工作特性模型中提出的五个核心工作特征分别是:
、、、、。

15、群体决策的过程中,群体经过讨论倾向于使群体成员初始观点得到加强,这种现象叫做群体极化。

16、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影响团队有效性的模型叫做IPO模型,其中I指的是,P指的是,O指的是。

17、领导是影响他人的过程,是促使下属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去努力工作,以实现组织共享目标的过程。

18、管理方格理论按照关心人和关心任务(生产)两个维度划分不同的领导行为。

19、变革型领导影响下属时采取的主要行为
是:、、、。

20、组织文化的两大功能是:内部整合与外部适应。

四、选择题(例题,不局限于这些)
1、人们在归因时通常归因于两类因素:A. 情境因素 B. 行为者本身的特质因素
下列情形通常归因于什么?请在括号内填写字母A或B
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归因于()
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归因于()
个人主义文化下,更倾向于将人们的行为归因于()
2、当员工对工作不满意时,采取消极的具有建设性的行为反应是:
A.怠工
B.退出
C.建议
D.忠诚
3、按照赫塞与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当下属有积极性但是缺乏能力时,最好采取什么领导方式:
A.教练式
B. 命令式
C. 授权式
D. 支持式
4、领导的路径目标理论与动机理论中的哪个理论关系密切?
A.目标设置理论
B.需要理论
C.公平理论
D.期望理论
5、关于组织变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变革压力是成功变革的前提条件之一。

B. 按照科特的观点,组织变革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确定变革的愿景。

C. 群体思维是阻碍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D. 组织机能失灵是变革的内在动力。

6、有关非正式沟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非正式沟通方式灵活、速度快。

②小道消息传播的途径和结构通常不是固定的。

③小道消息传播的都是无根据的谣言。

④当缺少正式的沟通渠道得到某一消息时,人们就会千方百计的通过非正式渠道填补这一空缺。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冲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冲突使问题明朗化,促进问题的解决。

②任务冲突通常给组织带来消极的影响
③高度关心他人利益、低度关心自身利益的冲突解决策略叫做合作。

④解决冲突的方式中,仲裁的方式与调解比较起来具有更高的强制性。

A.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③④
8、关于说服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人们有一个好心情时,往往更容易被说服。

B. 唤起的恐惧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说服人们。

C. 当时间长到足够分离两种信息,同时听众在接受第二种信息后立即表态时,会出现首因效应。

D. 当对听众采用说服的中心途径时,他们更可能受对传达者偏爱程度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