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由于病椎在承重时会加速破坏变形,甚至发生脊髓受压造成截瘫,卧床休息有利于结核控制和并发症的发生,指导床上大小便,以及在床上进行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指导患者轴线翻身,防止关节肌肉萎缩和压疮的发生,指导患者练习床上进食、有效的深呼吸和床上大小便, 防止因下床活动引起的病理性骨折而加重脊柱的损伤。
指导患者使用有效合适支具, 以利手术后下床活动。
2.心理护理:
患者住院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
因病人来自不同社会层次, 其性格、文化程度、心理素质和认知、接受能力不同, 在护理过程中, 要因人而异, 灵活运用所掌握的护理知识与病人进行沟通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3. 药物治疗的护理:
该病病程长,抗结核药物使用时间长达1~2年,手术前一般使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3~4周,防止因手术引起的病灶扩散,用药过程中可出现毒副作用,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果出现比较重的毒副作用,应及时报告医生,不能擅自停药,以免影响治疗
4.饮食护理:
抗结核药物多数都有食欲减退的副作用, 所以在该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加强营养,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 瘦肉、蛋类、豆类、鱼类、麦片、新鲜水果和蔬菜, 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及其色、香、味、形等, 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增加食欲, 保证养分的供给和吸收
5.术前准备:
术前晚指导禁食水
二.术后护理
1. 一般护理:
术后卧硬板床, 按全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床旁备吸引装置一套, 遵医嘱予以氧气吸入, 心电监护,密切注意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伤口敷料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麻醉清醒后在保持脊柱轴线下进行翻身, 每2小时一次。
特别注意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及大小便情况。
下床活动的时间根据脊柱的稳定程度而定。
2. 饮食护理:
在术前饮食要求的基础上, 增加促进切口愈合的食物, 即富含胶原纤维、微量元素的食物。
3. 药物治疗的护理:
坚持应用抗结核药物, 不能擅自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 防止结核病灶复发。
4. 并发症的护理:
术后常见并发症并发症有:
(1)体温过高及时予以物理降温, 如物理降温无效, 及时通知医生, 遵医嘱进行药物降温(2)腹胀病人嘱其多吃含粗纤维流质食物, 遵医嘱予以开塞露纳肛,无效时遵医嘱予灌肠(3)切口渗血渗液病人予以及时换药,保持切口敷料干燥
(4)压疮做好皮肤护理工作,建立翻身卡,每2小时翻身或受压部位减压,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清洁干燥
(5)肺部感染保持病室清洁,温湿度适宜,经常更换卧位并叩击肺部,鼓励患者深呼吸及
有效咳嗽咳痰
(6)脑脊液漏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可采取俯卧位或头低脚高位,伤口处可用厚纱布或沙袋加压包扎
(7)深静脉血栓观察双下肢皮温、颜色及动脉搏动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下肢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必要时给予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的发生
(8)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道通畅,定时会阴擦洗,病情允许患者鼓励尽早拔除尿管
三.健康教育
1. 鼓励并协助病人练习翻身、起坐和下床活动,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协助其做抬头、扩胸、深呼吸和上下肢运动, 以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和上下肢的肌力。
2. 卧床时间较长者下床活动时应注意配带支具, 先在床上取半坐位, 然后床边坐位,在护理人员陪同下进行室内行走, 活动时应注意不能疲劳, 防止摔倒。
3. 注意饮食营养,多食蔬菜水果。
4. 嘱患者加强自身安全,防止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