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料请访问.(.....)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学制2+1年。
二、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服务意识、较高职业道德素质,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和较熟练专业技能的旅游从业人员。
1.星级饭店从事前厅、餐饮、客房、康乐中心等各部门的服务接待和基本管理工作。
2.旅游企业门市接待、导游服务等相关工作3.旅游景区景点的接待和导游讲解服务4.旅游资源的简单规划5.旅游交通部门从事票务、地勤等工作三、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及要求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与旅游相关的法律、宗教、园林建筑、历史、地理与文学知识;3.掌握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礼仪常识;4.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基本知识。
5.了解服务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6.掌握饭店前厅服务与管理知识。
7.掌握饭店客房服务与管理知识。
8.掌握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知识。
9.掌握饭店康乐服务与管理知识。
(二) 能力结构及要求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2.具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3.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业务操作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5.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协作能力。
6.具有胜任前厅服务和前厅部基层管理的能力。
7.具有胜任客房服务和客房部基层管理的能力。
8.具有胜任餐饮服务和餐饮部基层管理的能力。
9.具有胜任康乐服务和康乐部基层管理的能力。
10.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11.具有吸收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12.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素质结构及要求1.将学生的素质分成“思想道德(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专业业务(含专业知识、技能、科学)素质、人文(含人文修养、现代意识、社交能力)素质和身心(含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
2.结合丰富的社团活动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主动地在各门课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意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共同配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
3.培养必要的与职业密切相关的道德素质。
4.现代意识和社交能力。
5.人文与心理素质。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见附表(二)文化基础课教学要求1、职业生涯与规划(32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职业道德与法律(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1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哲学与人生(16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心理健康教育(14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心理学知识,了解现实生活中中职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并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解决自身所存在的一些心理难题,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6. 语文 (216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7. 数学(216学时)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8.计算机应用基础(180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9.体育与健康(144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三) 专业课教学要求10.旅游英语(288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扩大旅游专业词汇量,从听、说入手,进行较系统的语言训练,多方面培养学生旅游服务和管理、景区服务和管理的英语会话能力,掌握旅游景点英语常用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进行会话交流,具备较高的会话能力,能用准确、流利、规范的外语进行对客服务,胜任饭店常用外语应用文的写作。
11. 中国旅游地理(72学时)掌握中国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旅游区域名胜古迹的分布、形成和价值及地理风光的成因、变化和特色,掌握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本知识;掌握国内著名旅游地的主要的旅游资源、景点知识、旅游线路。
12.旅游概论(36学时)使学生了解旅游业的性质、特点、意义和作用。
熟悉旅游业的基本知识。
了解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旅游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旅游活动中一般问题的能力。
13. 旅游服务礼节礼貌 (36学时)了解旅游服务的礼貌礼节知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人际交往和对客服务工作中的礼貌用语、基本礼节仪表仪容和言行举止要求,学会尊重他人,提高文明素质,自觉养成礼貌服务的职业习惯。
着重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职业习惯。
14. 饭店管理概论(36学时)了解饭店的发展简史和现状,熟悉饭店的等级规范、管理内容、管理的基本理论和职能,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15. 客房服务与管理(54学时)掌握饭店客房服务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饭店客房部运转与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具有熟练的清洁保养和对客服务技能,热爱并能胜任饭店客房服务与管理工作,达到客房服务中级工的水平。
16. 餐饮服务与管理(54学时)掌握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饭店餐饮部运转与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具有熟练的中餐、西餐及酒水等服务技能,了解一定的烹饪知识,热爱并能胜任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工作,达到餐饮服务中级工的水平。
17. 导游基础知识(72学时)了解当地景区景点特色,掌握导游基础知识,能为宾客作景点介绍和推荐。
18.中国民族民俗(36学时)了解国内主要旅游区的民风民俗以及国外主要客源国的风俗习惯,并能运用到对客接待工作中。
19. 饭店公共关系(36学时)掌握沟通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能在部际之间、员工之间和上下级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20. 中国风物特产 (36学时)本课程是旅游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学习我国各种著名的工艺品产生民展的概况了解其产地、花色品种、材质、制作技法、艺术特色等。
21.导游业务(54学时)本课程是旅游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导游人员服务规范,并灵活运用导游带团技巧,训练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2.旅游政策法规(72学时)本课程是旅游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灵活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23. 饮食文化(36学时)通过学习我国著名的地方菜系,少数民族及其他名菜和面点以及传统风味小吃产生发展的概况,了解其构成、典故与传说、基本制法、风味特色等。
24.旅行社业务(72学时)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旅行社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旅行社基层管理、市场预测及分析的能力。
25.形体训练(72学时)掌握形体训练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表达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6.历史(72学时)了解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掌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重大历史事件,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将历史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7.音乐(72学时)了解音乐的基本常识,能识简谱,培养音乐细胞,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
28.普通话(90学时)掌握中文字词的正确发音,锻炼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专业实践课教学要求饭店服务与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该专业基本的教学原则。
因此,教学必须强调实践,突出实践。
本专业实践教学可采用以下形式:29. 见习通过实地观察和了解,使学生获得饭店服务及其相关工作的感性知识。
30. 实习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职业习惯的重要措施。
实习应尽可能安排在档次较高、管理良好的饭店,实习时间为一学年。
(五)课程教学要求1.文化课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所占的学时比例应在30%左右。
2.专业课程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技能实训课所占的学时比例应在30%左右。
专业通修课、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时数与各类实践教学时数之比约为1:1.03。
理论教学(含实验)每周学时数为28,教学实习、综合实践原则上按每周30学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