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大物B第九章
② 该气体分子给予器壁的动量的平均作用力
△t 时间内,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概率是多大?
L vix t
分子处于 L 范围的内,并与 器壁碰撞的概率
1 L2 L 1 L2vix t 1 vix t 3 3 2 L 2 L 2 L
单位时间内该气体分子给予 器壁的平均冲力
2 vix t vix mvix Fix ( I ) / t 2mvix 2L 2L L
2 z
3)公式推导(建立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联系)
出发点:
• 气体压强是大量分子不断碰撞容器壁的结果 • 压强等于器壁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
平均冲量:
Ii F p S tS
• 个别分子服从经典力学定律
• 大量分子整体服从统计规律
①利用理想气体分子微观模型,考虑速度为 v
f = 3n
转动 r =3 振动 s =3n-6
刚性多原子分子
t=3 r=3 s=0
f=6
3.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分子的各种平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
麦克斯韦提出能量均分定理:
在温度T 的平衡态下,物质(固,液,气)分子的 1 每一个可能的自由度都有相同的平均动能 kT 2
f kT 分子的平均总动能: 2
讨论:
kT
理想气体温度公式
• 理想气体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是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 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统计性 概念,对个别分子无温度可言
∝ T ,与气体种类无关。
,意味着热运动停止;
• 如果 T ,
热力学认为绝对零度只能逼近,不能达到。
1)理想气体微观模型
宏观模型:
严格遵守四条定律(玻-马定律、盖-吕定律、 查理定律和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气体。
实际气体只有在压强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才可近似看作理想气体
微观模型: 无规则运动的弹性质点的集合 质点:
理想气体 分 子
不计大小
除相撞外无 相互作用 弹性碰撞
自由质点: 不计重量 分子 分子 器壁
3)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 自由质点 f = t =3 双原子分子—轻弹簧联系的两个质点
质心位置 t=3 m1 , m2 连线方位 r 2 m1 , m2 相对于质心的位置 s 1
f = t+r+s=6
刚性双原子分子
t=3 r=2 s=0
f =5
多原子分子(原子数 n ) 平动 t =3 最多可能自由度
A
B
热力学第零定律,也是温度测量技术的理论基础。
§9.1 温度和温标
(2)温标 —— 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摄氏温标
规定水在 1 个大气压下的冰点为 0 度, 沸点为 100度,中间的温度以水银的 体积膨胀为准,单位℃
华氏温标
t (F ) 32 t (C) 100 180
规定水在 1 个大气压下的冰点为 273.16 K
不能阐述热 现象的本质
热力学:
相 辅 相 成
是从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角度来研究热运动规律的,不涉及物质
的微观结构。它根据由观察和实验所总结出的基本规律(主要 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
物体的宏观性质及宏观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等。
热
第 9章
第10章 第11章
学
理想气体系统及其统计分布规律
宏观量是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二、理想气体温度公式
一段时间内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mvrms
3 RT 代入 vrms M
R k 1.38 10 23 J/K NA 玻尔兹曼常数
mN A = M
RT RT kT 得: m M N A
分子热运动
平动 转动 分子内原子间振动
分子热运动
平动 转动 分子内原子间振动
讨论能量问题:要包含转动和振动能量——质点组 各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能量不断变化。 平衡态下,大量分子系统:
各种运动形式的能量分布及平均总能量均遵守 统计规律 —— 各种平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
1. 自由度 确定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
平衡态、状态参量
一个孤立系统若不受外界影响(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则系统的宏观特性(如温度、压强等)长时间不随时间
改变的状态称为平衡态。
描述平衡态的参量称为状态变量,如体积、压强、温度等。 气体处于平衡态的标志是状态变量 P、V、T 各具有确定的量值, 且不随时间变化。 处于平衡态中的气体,其分子仍不停作热运动,但其总体平均效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可以表明这一点。 分子、原子微粒无规则运动遵守 经典力学或量子力学规律。
3.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引力 斥力 二者大小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
§9-4 理想气体的压强 和温度
一、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从公式推导中领会经典气体运动理论的典型 思想方法:
1) 建立模型 2) 统计平均 3) 推导出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联系 4) 阐明宏观量的微观实质
孤立系统 与外界无 E、m 交换
例 绝 热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孤立系统
对多粒子系统的两种描述:
宏观量
以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表征整体特征的 物理量 如: p、T、V、 mi 以系统内各子系为研究对象表征个别子 系特征的物理量
微观量
如: pi、vi、mi、Ei
关系: 宏观量是大量粒子运动的集体表现, 是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2 x 2 y
2 z
vx
vix
1
N
N
i
,
v
2 x
i
2 v ix 1
N
N
N
v2
2 v i
2 2 2 ( v v v ix iy iz )
N
i
v2 x
N
2 x
2 y
i
v2 y
N
2 z
i
2 vz
N
v v v
2 x 2 y
1 2 v v v v 3
弹性质点: 分子 分子
分子 器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关于理想气体的几个关系式:
m N RT RT RT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M NA
理想气体常数:
R 8.31J/mol K
R 23 k 1.38 10 J/K NA
玻尔兹曼常数:
pV = NkT
N p kT nkT V
热力学温标
T t 273.16
1 K 1 C
O
理想气体温标
在理想气体存在的范围内, 它和热力学温标一致。
§9.2 热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
热力学系统 外界
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有限的体系。 多粒子系统
其相邻环境称为外界 开放系统 与外界有 m、E 交换
封闭系统 与外界有 E 交换,无 m 交换
推导思路:
自学教材P222-223
的一 个分子对器壁(阴影壁)的一次碰撞而产生的冲量
v = v x i + v y j + vz k
弹性碰撞:
v y , v z不变, v x 方向相反
设分子质量为 m,分子动量变化 pix 2mvix
一个分子一次碰撞对器壁的冲量的大小 I i 2mvix
小 结:
1.基本概念: 宏观量,微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 …
2. 理想气体 p、 T公式
N p n V kT N p kT nkT V
§9-5 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
1. 模型的改进
推导压强公式:理想气体分子 —— 弹性质点 讨论能量问题:考虑分子内部结构 —— 质点组
由于受到轨道限制, 自由度是 1
火车 t =1
2)刚体的自由度
y
决定质心位置 ( x, y, z )
o
t =3
c x, y, z
过质心转轴方位( , , 之二) 刚体相对于轴的方位 ( ) r =3 f = t +r = 6 f=r=1
z
x
最多6个自由度: 定轴刚体:
( )
热力学第一定律 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
第9章 理想气体系统及其 统计分布规律
§9.1 温度和温标
(1)温度 —— 是物体冷热程度的表征。
引入温度参量的实验依据——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物体A、B分别各自与处在 同一状态的物体C达到热平衡, 那么,A与B也处于热平衡。 达到热平衡的物体温度相同
C A B
热 学
热
研究对象
学
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热现象和热运动规律的学科
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变化。 热运动:构成宏观物体的大量微观粒子的永不休 止的无规则运动。
统计物理学 根据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
热力学
它包括统计物理学和热力学两个方面:
统计物理学(又称为分子物理学):
能对热现象本质 进行理论解释
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认为物体的宏观性质是大量分子无 规则热运动的平均效果,用统计的方法研究物体的宏观性质。
摩尔数
m N
2 2 2 Fx Fx mv x L mv L mv 1 x2 xN L p 2 ΔS L L2
L V
3
摩尔质量
2 mN A v x
分子质量
L
M v
V
3
2 x
mN A v
V
2 x
mN A = M
1 2 2 vx v 3
果不随时间改变,是一种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