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PPT课件

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PPT课件


23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Fontaine法分期 Ⅰ期:患肢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麻木、
发凉自觉症状,检查发现患肢皮肤温度较
低,色泽较苍白,足背和(或)胫后动脉 搏动减弱; ABI < 0 . 9 。但是,患肢已 有局限性动脉狭窄病变。
24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Fontaine法分期 Ⅱ期:以活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
18
髂股动脉闭塞
19
20
股动脉闭塞
21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诊断 临床表现
肢端坏疽 DSA CTA
影像学检查
髂外动脉狭窄 髂外动脉闭塞
22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诊 断 年龄> 45 岁,出现肢体慢性缺血的临床
表现,均应考虑本病。结合前述检查的阳
性结果,尤其是大、中动脉为主的狭窄或 闭塞,诊断即可确立。
状。根据最大间歇性跛行距离分
为 :Ⅱa>200m;Ⅱb<200m 。患肢皮温降低、 苍白更明显,可伴有皮肤干燥、脱屑、趾 (指)甲变形、小腿肌萎缩。足背和(或) 胫后动脉搏动消失。下肢动脉狭窄的程度 与范围较Ⅰ期严重,肢体依靠侧支代偿而
25
26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Fontaine法分期 Ⅲ期:以静息痛为主要症状。疼痛剧烈且
疼痛在小腿肌群。
7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后期,患肢皮温明显降低、色泽苍白或发 绀,出现静息痛,肢体远端缺血性坏疽或
溃疡。
早期慢性缺血引起皮肤及其附件的营养性
改变、感觉异常及肌萎缩。患肢的股、腘、
胫后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不能扪及。
8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检 查 一般检查四肢和颈部动脉触诊及听诊,记
有游走性浅静脉炎病史,不常伴有冠心病、 高血压、高脂血症与糖尿病。
29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30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鉴别诊断 多发性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女性,主要
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起始部位,活动期常
见红细胞沉降率增高及免疫检测异常。
31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鉴别诊断 糖尿病足 与糖尿病及其多脏器血管并发
为持续性,夜间更甚,迫使病人屈膝护足
而坐,或辗转不安,或借助肢体下垂以求 减轻疼痛。除Ⅱ期所有症状加重外,趾 (指)腹色泽暗红,可伴有肢体远侧浮肿。 动脉已有广泛、严重的狭窄,侧支循环已 不能代偿静息时的血供,组织濒临坏死。
27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Fontaine法分期 Ⅳ期:症状继续加重,患肢除静息痛外,
35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只有25%的ASO患者在确诊后症状逐渐加剧, 5%~10%需要手术治疗,2%不得不截肢;
30%的病人可能在5年内死于心血管疾病;
因脏器功能不全不能手术或多平面、多节段 狭窄,流入流出道条件差,不能行重建术。
36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手术治疗的指征
5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病变类型 主一髂动脉型,
主一髂一股动脉型,
累及主一髂动脉及其远侧动脉的多节段型, 部分病例可伴有腹主动脉瘤
6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症状的轻重与病程进展、动脉狭
窄及侧支代偿的程度相关。
早期症状为患肢冷感、苍白,进而出现间歇 性跛行。病变局限在主髂动脉者,疼痛在臀、 髋和股部,可伴有阳萎;累及股一腘动脉时,
踝部动脉压与同侧肱动脉压比值),正常
值0. 9 ~1.3 , < 0.9 提示动脉缺血,< 0.4 提 示严重缺血。 彩色超声多普勒扫描可显示管壁厚度、狭 窄程度、有无附壁血栓及测定流速。
11
双功彩色超声仪
12
斑块钙化
13
股浅动脉狭窄
14
股浅动脉闭塞
15
腘动脉闭塞
16
MRA
17
腹主-髂动脉闭塞
溃疡常向深部组织(肌键、骨骼)潜行发 展。
33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 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目的为降低血脂,改善高
凝状态,扩张血管与促进侧支循环。
3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 疗 非手术治疗方法:控制体重、禁烟,适量
锻炼。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张血管药物,
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前列 腺素El等。高压氧仓治疗可提高血氧量和 肢体的血氧弥散,改善组织的缺氧状况。 出现继发血栓形成时,可先行溶栓治疗, 待进一步检查后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出现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或缺血
性溃疡。如果继发感染,干性坏疽转为湿 性坏疽,出现发热、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 病变动脉完全闭塞, ABI < 0.4 。侧支循 环所提供的血流,已不能维持组织存活。
28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鉴别诊断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见于青壮年,主要
累及肢体中、小动脉的节段性闭塞,往往
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
童钟
安医大附属三院
1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2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概 况 全身性疾病; 多见于男性,45岁以上; 累及大、中动脉; 以腹主动脉远侧最为多见; 后期可以累及腘动脉远侧动脉; 引起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的临床表现。
3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发病机制 内膜损伤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生长因
症同时存在为特点,除了因糖尿病动脉硬
化引起肢体缺血的临床表现外,由感觉神 经病变引起肢体疼痛、冷热及振动感觉异 常或丧失,运动神经病变引起足部肌无力、 萎缩及足畸形,交感神经病变引起足部皮 肤潮红、皮温升高与灼热痛。
32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鉴别诊断 糖尿病足 感染后引起糖尿病足溃疡或坏
疽,多见于趾腹、足跟及足的负重部位,
子释放,导致内膜增厚及细胞外基质和脂
质积聚。 动脉壁脂代谢紊乱,脂质浸润并在动脉壁 积聚。 血流冲击在动脉分叉部位造成的剪切力,
或某些特殊的解剖部位(如股动脉的内收
4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病理改变 病理表现为内膜出现粥样硬化斑块,中膜
变性或钙化,腔内有继发血栓形成,最终
使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血栓或斑块 脱落,可造成远侧动脉栓塞。
录间歇性跛行时间与距离,对比测定双侧
肢体对应部位皮温差异,肢体抬高试验 (Burger 试验)。
9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状况评估 踝肱指数 超声多普勒检查
磁共振成像检查(MRI)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10
第一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
检 查 超声多普勒检查:计算踝/肱指数(ABI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