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PPT
阑 尾 炎appendicitis
目的要求
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鉴别 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特殊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 原则。
概述
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1886年Ftiz命名 1889年Mc Burney发表论文,提出外科 手术治疗的观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切 口和压痛点一直沿用至今
解剖与生理
盲肠后 位 盲肠外侧位
盲肠下位
回肠前位
回肠后位
盆位
解剖与生理
动脉来自回结肠动脉,终末血管,无交通支。 静脉与动脉伴行,最后汇入门静脉,阑尾炎可引
起门静脉炎或肝脓肿。 阑尾神经传入脊髓节段在10、11,故阑尾炎初期
表现为上腹或脐周牵涉痛。 阑尾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与免疫功能。 显微外科:利用自体阑尾移植替代某些管道如输
右下腹压痛:压痛点常在麦氏点,随阑尾位置 变异而改变,但始终固定在一个位置。病变早 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压痛已固定于右 下腹部。
腹膜刺激征:有腹肌紧张、反跳痛(Blumberg征) 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是壁层腹膜受刺激的 防御反应,提示阑尾已化脓、坏疽或穿孔。但 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病人或盲肠后 位阑尾炎时,腹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临床表现】
腹痛:
70%~80%转移性,也有一开始就表现右下腹 痛。
不同位置、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腹痛也有差 异,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管腔压力骤减,腹痛 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 加剧。
胃肠道症状: 全身症状 :
恶心、呕吐最常见, 早期为反射性,晚期 与腹膜炎有关。
便秘或腹泻。 盆腔位阑尾炎时,炎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血, 附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阑尾壁各层均有水肿 和中性白细胞浸润,以粘膜和粘膜下层最显著。
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病变扩展到肌 层和浆膜,阑尾显著肿胀、增粗,浆膜高度充血 ,表面覆盖有脓性渗出。阑尾腔内积脓,壁内也 有小脓肿形成。腹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形成局限 性腹膜炎。
过敏现象消失。
皮肤感觉过敏区
【诊断】
转移性右下腹痛: 注意约1/3的病人开始就是右下腹痛, 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 右下腹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早期自觉腹痛尚未固定时,右下腹就有压痛
存在。 辅助检查:WBC、N↑ 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 应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
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脓性阑尾炎
坏疽性阑尾炎
弥蔓性腹
死
膜炎
亡
【临床表现】
腹痛:
开始于脐周和上腹部,开始痛不严重,位置不 固定,呈阵发性,系阑尾管腔阻塞后扩张、收 缩引起的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
数小时(6-8h)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 ,呈持续性,这是阑尾炎症侵及浆膜,壁层腹 膜受到刺激引起的体神经定位疼痛。
【病因学】
阑尾管腔阻塞 阑尾管腔细,开口狭小,卷曲成弧形导致管腔
易于阻塞。 淋巴小结增生占60%、粪石占35%、异物、炎性
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少见。 管腔阻塞后,阑尾粘膜分泌粘液积聚,腔内压
力上升,血运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 细菌入侵 多为G-和厌氧菌。
【病理类型】
【病理类型】
急性穿孔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壁的全部或一 部分全层坏死,浆膜呈暗红色或黑紫色,局部可 能已穿孔。穿孔多在阑尾根部和近端。穿孔后形 成弥蔓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阑尾粘膜大部 已溃烂,腔内脓液呈血性。
病理转归:炎症消退、炎症局限化、炎症扩散
正常阑 尾
急性阑尾炎
吸收
慢性阑尾炎
局限性回肠炎:为非特异性炎症,20-30岁的青年人较 多见。急性期时,病变处的肠管充血、水肿并有渗出, 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出现腹痛及压痛。位置局限于 回肠,无转移性腹痛的特点,腹部体征广泛,有时可 触到肿大之肠管。病人可伴有腹泻,大便检查成分异 常。
【鉴别诊断】与内科急腹症的鉴别
右下肺炎和胸膜炎:可反射性引起右下腹痛。但肺炎 及胸膜炎常常有咳嗽,咳痰及胸痛等呼吸道症状,胸 部体征如呼吸音改变及湿罗音等。腹部体征不明显, 右下腹压痛不存在。胸部X线确诊。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上感后,临床上可 表现为右下腹痛及压痛。但本病伴有高烧,腹痛压痛 较为广泛,有时尚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
特殊检查
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试验):用一手压住左下 腹降结肠区,另手按压近端结肠,结肠内积气 传至盲肠、阑尾,引起右下腹痛为阳性。
腰大肌试验:左侧卧位后将右下肢向后过伸, →右下腹痛→说明阑尾在盲肠后位。
闭孔内肌试验:仰卧位,右髋、右膝屈曲90°, 向内旋转→右下腹痛→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直肠指诊:直肠右前方触痛。可触及痛性肿块。 腹部包块:阑尾周围脓肿→边界不清、有触痛。
罗氏征(Rovsing试验)
闭孔内肌试验
皮肤感觉过敏:第10~12胸髓 节段神经支配区,位于右髂嵴 最高点、右耻骨嵴及脐构成的 三角区,称Sherren三角,它 并不因阑尾位置不同而改变。 如阑尾坏疽穿孔,则皮肤感觉
手术中沿结肠带向下 追踪可找到阑尾。
大小:5-10×0.50.7cm。
体表投影:McBureny 点
阑尾位置常见六种: 回肠前位、盆位、盲 肠后位、盲肠下位、 盲肠外位、回肠后位 等 (图)。少见的如 腹膜后位。
a:盲肠后位 b:盲肠前 位 c:回肠后位 d: 回肠 前位 e:回肠下位 f:盲 肠内位 g:盲肠下位 h: 盲肠外位
尿管、尿道的缺损和狭窄。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
【概述】
急腹症的首位。 青少年多见 。 1886年Fitz首先命名。 1889年McBureny提出外科手术治疗。以他的名
字命名的切口和压痛点一直沿用至今。 死亡率已降至0.1%左右。 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右下腹固定压痛为特征。
症刺激直肠和膀胱, 引起里急后重和尿频 。 腹膜炎肠麻痹出现腹 胀和停止排气排便、 持续性呕吐。
乏力、头痛、发热 等全身中毒症状, 体温多在37.539℃之间。
化脓性、坏疽性阑 尾炎或腹膜炎:畏 寒、高热,体温可 达39℃-40℃以上 。
门静脉炎:黄疸。
体征:
强迫体位:弯腰行走,双手按压右下腹部。平 卧时,右髋常呈屈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