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一、名词解释1.个性2.气质3.性格4.能力5.自我意识6.社会性7.同伴团体8.友谊9.亲社会行为10.社会技能11.性别角色二、填空题1.中小学生阶段正处于个体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2.个性是个性心理的简称,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个性特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个性特征根据其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制约性。
3.个性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子系统,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4.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并由反应的外部特质表现出来。
5.气质的类型主要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6.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根据人知觉方式的不同把性格分为场独立型、场依存型两种类型。
7.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把特质作为个性的基本单位,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个性两类。
8.学生性格发展受到他们已有的个性特点的影响,同一种教育措施,会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有不同的效果。
19.能力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的人的能力。
10.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及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11.自我意识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12.气质的稳定性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具有以下特点跨时间和跨情境。
13.荣格把性格类型划分为内倾型—外倾型。
14.优势心理机能说的提出者是培因李伯特。
15.根据人类文化的形式区分性格的是斯普兰格。
16.德国心理学家克瑞其米尔提出了体型气质说。
17.强、不平衡的神经类型对应于胆汁质气质类型。
18.强、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于多血质气质类型。
19.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于粘液质气质类型。
20.不可遏制型神经活动对应于胆汁质。
21.活泼型神经活动对应于多血质。
22.自私属于人的性格。
23.狡猾属于人的性格。
24.懒惰属于人的性格。
(注:需掌握性格特征的表现形式,如怎么,勤劳、节俭、懒惰、遵守纪律、认真、疏忽、自信、自尊、自负等)25.自觉性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
(注:需掌握自觉性、果断性都属于意志特征)26.人格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是斯金纳。
27.主题统觉测验的开创者是莫瑞。
28.测量性格常用的方法是问卷法。
29.用来测量性格特质差异的方法是评定法。
30.主要用于精神异常者诊断的性格测量方法是墨渍测验。
31.主要用来了解人们的需要和成就动机的是主题统觉测验。
32.“活泼好动”是气质表现。
33.斯普兰格提出了性格文化价值观说。
34.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强、平衡、灵活。
35.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强、平衡、不灵活。
36.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兴奋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
237.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与抑制过程。
38.气质的主要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39.人的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性格。
40.性格属于下列那种心理现象个性心理特征。
41.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性质的心理学家是奥尔波特。
42.在家庭诸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
43.父母哪种教养态度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合作、温顺和社交等良好性格民主。
4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指的性格特征是个性的独特性。
45.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
46.性格结构具有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与可塑性。
47.性格的测查主要有问卷法、投射法、评定法。
48.英国心理学家等根据智力、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把人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种。
49.古希腊最著名的气质体液说的提出者是希波克拉底。
三、判断题1.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认识他人而逐渐认识自己的。
(√)2.自我调节是指在没有外部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和维持的积极的行为过程。
(√)3.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4.小学生是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而中学生与同伴建立的关系类型,有可能对其以后的人际关系起着定型和预告的作用。
(√)5.亲社会的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它主要有两种类别:合作与助人。
(√)6.中小学生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要学会与他人进行交往,一个人社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社会交往的效果。
(√)7.学前儿童在资分配上是自私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变得慷慨。
(√)8.父母和同伴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重要影响,主要是通过与儿童的交往而作用于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3四、简答题1.个性特征的表现有哪些?2.不同的气质类型有什么特点?3.气质与性格有什么区别?4.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什么特点?5.怎么样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6.怎么样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7.什么是友谊?友谊具有怎么样的价值?8.结合实例谈谈如何促进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9.分析社会技能训练技术对小学生社会技能培养的价值。
10.运用实例分析怎么样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亲社会行为?11.什么是同伴团体?如何发挥同伴团体的功能?五、案例分析案例一:在国外的一座戏院,刚巧在开场的一刻,来了四位先生。
第一位急匆匆奔到门口,就要入内。
看门的人拦住他说:“已经开演了,根据剧院规定,开场后不得入内,以免妨碍其他观众。
”这位先生一听,立刻火冒三丈,与看门人争吵起来……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走来了第二位先生,看见看门人吵得门也顾不上看了,灵机一动,立刻侧身溜了进去。
第三位先生走到门口,见状,不慌不忙,转回门外的报摊上,买了张晚报,坐在台阶上读起报来,他心中自有算盘:“看戏是休闲,看报也是休闲,看不了戏,看看报也不错”,倒也自得其乐。
等到第四位先生走到门口时,见看戏无望,深深叹了口气,掉转头去,自言自语道:“嗨!我这人真倒霉,连看场戏都看不成……”他越想越难受,干脆坐在门口叹息起来。
请分析四位先生的气质类型,并说明其特点。
参考答案:第一位先生是胆汁质,又称不可遏止型。
这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精力充沛,能经得住强刺激;主动与人交往,乐群性高;直率急躁,情绪难以控制;思维、语言、动作反应快,但不灵活,不准确。
性情粗豪,宽宏大量。
《三国演义》中的猛张飞,《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晴雯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第二位先生是多血质,又称活泼型。
这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活波好动;善于交往,容易适应新环境;容易接受新事物,兴趣易转移;情绪发生快,但体验不深刻。
思维敏捷,随机应变,热情奔放。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第三位先生是黏液质,又称安静型。
这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安静稳重,交往适度;善于忍耐,能克制自己;注意稳定不易转移;情绪慢而微弱,不易外露;思维、动作反应慢但不灵活。
这种人城府极深,老谋深算多阴险令人难以防范。
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司马懿。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花袭人。
4第四位先生是抑郁质,又称弱型。
这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好静但孤立;情绪发生慢不外露,体验特别深;动作反应慢但准确;注意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内秀。
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动辄对花流泪,对月伤情。
多愁善感,封闭孤立。
案例二: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温柔、合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映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少省略,课堂表现很守纪律。
而乙生表现为: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已见。
根据上述特征,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并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积极与消极因素,而后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回答要点:(1)甲属于抑制质气质类型;乙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
对甲的教育:发物其细心、敏锐、思想深刻,多给予翔、鼓励、少批评、指责,引导积极参加活动,降低或调查。
要求:克服迟缓、忧闷;增强自信、尊、培养活泼,开朗,勇于进取。
对乙的教育:发物热情、坦率、刚强、勇敢、克服性粗暴、狂妄自大,培养意志力、自控力、冷静、心细等品质。
教育时,既要能力思想,又要防止产生对立情绪。
案例三:某校有一名初中生,其特点是:情绪发生慢,心理平衡,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爱思考,喜独居,内心少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做事心细,认真、仔细、谨慎,习惯做熟悉的工作,适应新环境慢,接受新事物慢。
根据上述特征,判断该生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回答要点:该生抑郁气质类型。
要多给予关心、帮助、鼓励,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指责、培养其敏锐、机智、自信等良好品质,防止与克服、怯懦、胆小、多疑、孤独等消极品质。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