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

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局限于获得 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它的意义更在于使学生学会解 决问题,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由 此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还体会解决问题可以 有不同的策略。数学教学在这种鼓励个性发展的理念下 进行,学生的创新精神才可能真正得到培养。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四、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作业 教材p6212、15、16题。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再 见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归一、归总的问题 教材第85页——60页的内容。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教材简析: 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写一个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 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 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 目标之一,教材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教学内 容,就是为了贯彻落实课程目标。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 长期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培养的,是通过各个领域内容的 教学逐渐形成的,单独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 教学内容,能加强策略的形成和对策略的体验。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从条件入手)
(从问题入手)
桃树的棵数:7×3=21(棵) 梨树的棵树:5×4=20(棵) 桃树和梨树共有:21+20=41(棵)
7×3+5×4 =21+20 =41(棵)
41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杏树
8行 每行6棵
杏树的棵数:6×8=48(棵) 梨树的棵数:5×4=20(棵) 杏树比梨树多的棵数:48-20=28(棵)
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三年级 3个班 每班45人
四年级 2个班 每班48人
五年级 4个班 每班42人
三年级的人数:45×3=135(人) 四年级的人数:48×2=96(人) 五年级的人数:42×4=168(人)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的人数:135+96=231(人) 四年级比五年级少的人数:168-96=72(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31人,四年级比五年级少72人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长袖衬衫 2件
270 元
短袖衬衫 3件
180 元
一件长袖衬衫:270÷2=135(元) 一件短袖衬衫:180÷3=60(元)
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135-60=75(元)
答: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75元。
兴发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小学四(1)班
大米的重量:50×45=2250(千克) 面粉的重量:25×40=1000 大米和面粉一共重:2250+1000=3250(千克) 大米比面粉多:2250-1000=1250(千克) 答:大米和面粉一共有3250千克;大米比面粉 多1250千克。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三年级采集:20×4=80(千克) 四年级采集:28×3=84(千克) 三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84-80=4(千克) 答:三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4千克。
=4
=5
=18……29
=18……29
4
5
18
17
63 252 25 2
79 395
39 5
0
34 641 34
3 01
26 458 26
298
0
27 2
1 82
29
16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每瓶橙汁:750÷3=250(ml) 7瓶橙汁:250×7=1750(ml)
每分钟生产:54÷3=18(个) 45分钟生产:45×18=840(个) 生 产54 0 个需要:540÷18=30(分钟) 答:4 5 分钟生 产 840个,生 产54 0 个需要20分钟。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一、故事引入,感受策略。 课前同学们都看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这
个故事讲述了司马光遇到了要救落入大水缸里的 孩子的问题。救人的办法有很多,如:可以从缸 口把孩子拉出来,但是由于在场的都是孩子,人 还没有缸高呢,力气就更小了,不可能能把落水 的孩子拉出来;再如:也可以去叫大人来救,但 是可能时间不允许……这些办法都不能很快地把 落水的孩子救出来。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司马光通 过动脑筋、想办法,终于看到了一块石头,于是 想出了“砸缸放水救孩子”的办法救了落水孩子 一命。司马光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许多办 法中选择砸缸救人的最好办法,就是一种大智慧, 这样的过程就是应用策略解决救人的问题。这是 生活中的应用策略解决问题,其实在我们的数学 学习中也经常遇到问题,也要动脑筋、想办法解 决问题,要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就必须采用一 些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学 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
关信息的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 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 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学生经历提取信 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 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得以提高,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 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 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 问题解决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教学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 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 种策略。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 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 法。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 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 信心。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实际 问题。 2、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并通过 列表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一、情境导入,感知策略。 1、谈话:同学们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司马光想出了一个什么 样的办法?人们把这一好的办法称之为“策略”。 板书:策略 2、揭示课题。 其实,在数学学习中,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 中的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很多策略。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