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伴我行(文白结合文)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
虽此,但吾尽好学,故学
则有获。
每晨曦之时,暮夜之闲,欲常翻阅国学之鼎著。
国学之经典,可谓之民族智
慧结晶也欤!
吾幼自读《三字经》便能熟耳能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今从
晓其义,人一面世便有向善之心,有善的欲望和力量,人性的趋势永远是向善的。
释
今所道,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
同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今之众人,皆应会其所道,否则其下圣人亦
远矣。
通读与感悟国学经典之精要,对于塑造我们尚秀的秉性和树立人身观,颇具经用。
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为报先主刘玄
德猥自枉屈三顾芧庐之恩行,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励精辅治,南征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长使英雄泪满襟。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是孟子在评论墨家兼爱非攻的主张思想说的,告诉着我们,有一种
关怀与友爱叫和谐。
体现在赡养孝敬长辈时,也能帮助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也能帮助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可谓是我泱泱大中
华民族博爱的传统美德,值应倡导普世。
与国学经典为伴,可以清心、静心、以及修心。
吾读罢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便胜是明月之诗,窈窕之章也。
读罢屈原以心之所善兮,从容赴死,昭示
天下,这是何等之凛然萧极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何等之
坚志也。
读罢范仲淹尝求古仁人之心,登上斯楼问何时而乐耶?吾赞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读罢于此,陶潜先生诉之于吾,为清廉,问君何
能尔,心远地自偏,所以可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李太白谓之于吾,为遨游之天际“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杜子美道之于吾,宁自庐独破受冻死,吾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辛弃疾告之于吾,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生前身后名,且之凭自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子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是之也,学不可以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孔子谓其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告诉我们如能谦虚
谨慎向他人学习,都可获得知识。
自此,吾日便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则改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感谢国学,令吾明事理,辨是非,晓大义,增吾德,提吾质。
养正气,塑秀德,方能其御六气之辩(变),乘骐骥以驰骋大道兮!
丁酉年十月初二晚,为倡国学经典,作此文以记之。
2018.05.17晚新微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