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1(1)线段、射线、直线(1)【教学目标】:(1)理解点、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意义,了解线段、直线的性质,理解线段中点及两点间的距离等概念。
(2)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并探索点和线的性质。
【重点难点】: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预习指导】:1.你能完成下表吗2.出示教材图6-1.提问: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路,你估计哪条路相对近一些?从甲地到乙地能否修一条更短的路?如果能,你认为这条路应该怎样修,请在图中画出这条路。
基本概念:1.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其中,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线段:射线:直线:1.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A B C D(1)图中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图中以B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2)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请您分别表示出这些线段。
2.从常州到上海,共经过无锡、苏州、昆山三个车站,请问一共可产生多少种车票?3读句画图:(1)过点A、B画直线AB(2)过点C、点D画线段CD.(也叫连结CD)(3)以E为端点过点F画射线EF。
(4)点A在直线l上,而点B在直线l外。
(5)三条直线a,b,c都经过点M。
【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条线段只有两个端点 B .过两点的直线有无数条C .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D .直线AB 和直线BA 表示同一条直线2.一条直线上取5个点,可以确定 条线段, 条射线, 条直线。
3.依据“射线AB 和射线AC 是同一条射线”画图,其中正确的是( )4.在线段AB 上再添 个点,能使线段AB 上共有15条不同的线段。
5.平面上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少有 个交点,最多有 个交点。
编写者:秦燕B A CB C AC A BB A C6.1(2)线段、射线、直线(2)【教学目标】:(1)理解点、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意义,了解线段、直线的性质,理解线段中点及两点间的距离等概念。
(2)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并探索点和线的性质。
【重点难点】:(1)直线公理和线段中点(2)运用线段中点的性质求线段的长【预习指导】:1.画一画,想一想:过点A任意画直线,可以画条,过两点A、B画直线可以画条。
你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规律呢?结论:经过一点经过两点2.画一画:已知两点A、B,(1)画线段AB。
(连结AB)(2)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AB。
在所画图中,我们把点B叫做线段AC的中点。
符号语言:【典例选讲】:1.如果点O是线段MN的中点,那么线段MO、NO、MN之间有什么关系?2. 如图,线段AB=8cm,点C是AB的中点,点D在CB上且DB=1.5cm.你能求出线段CD的长度吗?A C D B3.已知线段AB=8㎝,直线上有一点C,且BC=4㎝,M是线段AC的中点,求AM的长。
【学习体会】:【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条线段只有一个中点B .比较线段长短有两种方法:测量法和重叠法C .经过两点的直线有无数条D .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总是线段最短 2.判断(1)在直线上取一点可得两条射线,取两点可得四条射线。
( ) (2)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 ) (3)延长射线OA 到点B ( )(4)延长线段AB 到C ,使AB=AC.( ) (5)两个锐角之和是直角。
( )3.已知线段AB=8㎝,在直线AB 上画线段BC=3㎝,则线段AC 的长为 ㎝。
4.已知线段CD ,延长CD 到B ,使DB=21CD ,延长DC 到A ,使AC=2DB,若AB=10㎝,则CD= ㎝,AC= ㎝。
5.如图,在平面内有A 、B 、C 、D 四点,按要求画图 (1)画直线AB 、射线BC 、线段BD. (2)连结AC 交BD 于点O. (3)画射线CD 并反向延长射线CD. (4)连结AD 并延长至点E.6.一条线段上有n 个点,(包括端点),则这个图形上共有 条线段。
6.2(1)角(1)【教学目标】:1.理解角的意义及有关概念,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会进行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
2.理解和掌握角的意义,掌握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单位的换算,理解角平分线的意义,会用量角器画出任何角度的角,会用尺规作图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重点难点】:1.角的表示方法和角度的换算。
2.角的和差表示。
【预习指导】1.角的概念大家早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还记得当初的角是如何进行定义的吗?大家曾经学习过哪些角?这些角都是在什么范围内的?2.角的三种表示方法:3.角的度量单位:1°= ′ 1′= ″【典型选讲】:例1.如图,在∠AOB的内部有两条射线OC、OD,(1)则图中共有几个角?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3)在图中,∠AOC=∠AOD+∠DOC,∠AOD=∠AOB-∠BOD.类似的,你还能写出哪些有关角的和与差的关系式?例2.(1)用度分秒表示:47.33°(2)用度表示:78°25′12″(3)计算:180°-87°18′42″(4)计算:84°40′30″-47°30′÷6+4°12′50″×3 【学习体会】:【课堂练习】:1.(1)0.75°= ′(2)78°54′= °(3)计算:47°48′24″-13°50′42″+30°12′262.如图,_____________________++=∠AO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OD3.还记得成语“四面八方”吗?八个方向是不够用的,方位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如北偏东300 等,下面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图A、B、C三点分别代表动物园,游乐场,肯德基餐厅中的某一处,动物园和游乐场分别在肯德基餐厅的北偏西方向,动物园又在游乐场的北偏东方向,那么图中对应的点A 应是,点B应是,点C应是。
A动物园B游乐场C肯德基餐厅4.动动手: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多少种不同的角?编写者:秦燕6.2角(2)【教学目标】:1.理解角的意义及有关概念,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会进行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
2.理解和掌握角的意义,掌握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单位的换算,理解角平分线的意义,会用量角器画出任何角度的角,会用尺规作图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重点难点】:1.角的画法2.角平分线的应用。
【预习指导】1.回顾:角的定义、表示、单位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画法一:用量角器画法二:用直尺和圆规(尺规作图)3.定义:从一个角的____点引出的一条____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________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符号语言:【典例选讲】1.甲从点O 出发,沿北偏西30°方向走了50m 到达点,乙也从O 点出发,沿南偏东35°方向走了80m ,那么∠AOB 等于( )A .65° B.115° C.175° D.185°2.已知,∠AOD=80°,OB 是∠AOC 的平分线,∠AOB=30°,试求∠AOC, ∠COD 的度数3.(1)已知∠AOB 是直角,在外部的∠BOC=30°。
OM 平分∠AOC ,ON 平分∠BOC ,试求∠MON 的度数。
(2)将∠AOB 换成120°,其他条件不变,求∠MON 的度数。
(3)你从(1)(2)结果中能发现什么规律?能总结出来和同学交流吗?4. 3点半,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是 °【学习体会】【课堂练习】1.已知︒=∠60AOB ,其角平分线为OM ,︒=∠20BOC ,其角平分线为ON ,则MON ∠的大小为( )A 、︒20B 、︒40C 、︒20或︒40D 、︒10或︒302. 如图已知∠AOC=160 º,OD 平分∠AOC ,∠AOB 是直角,试求∠BOD 的度数。
ADO BC3. 如图,从平角POQ ∠的顶点出发画一条射线OB ,OC OA 、分别是BOP QOB ∠∠、的角平分线,求AOC ∠的度数。
4.从下午4时30分到4时50分,时钟的分针转了多少度?时针转了多少度?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转动速度的多少倍?5.已知一条射线OA,若从点再引两条射线OB和OC,使∠AOB=95,∠BOC =65,求∠AOC的度数。
编写者:秦燕6.3余角、补角、对顶角(1)【教学目标】:1.能准确地画出图形,掌握角的关系的应用。
2.了解互余、互补的概念,熟练掌握余角、补角的性质。
【重点难点】:1.互余、互补的概念,余角、补角的性质。
2.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预习指导】1.定义:叫做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
叫做互为补角。
(简称互补)。
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
2.如果∠1与∠2互余,∠1与∠3互余,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如果将(1)中的互余换成互补,那么∠2与∠3还相等吗?为什么?结论:【典例选讲】1.2.若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31还小20°,求这个角3. 如图,AOB 为一条直线,∠1+∠2=90 º,∠COD 是直角 (1)请写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2) 请分别写出图中互余的角和互补的角。
【学习体会】【课堂练习】1. 判断:(1)︒90的角叫余角,180°的角叫补角 ( )⑵如果︒=∠+∠+∠180321,那么21∠∠、与3∠互补。
( ) ⑶如果两个角相等,则它们的补角相等。
( ) ⑷如果βα∠>∠,那么α∠的补角比β∠的补角大。
( ) (5)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
( ) (6)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
( ) (7)两个互余的角都是锐角。
( ) 2.一个角的补角的等于它的余角,则这个角等于 。
3.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少10°,则这个角的余角等于 。
4.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的2倍的差是平角的31,则这个角等于 。
5在直线AB 上取一点O ,过点O 画一条射线OC ,再分别画∠BOC 、∠AOC 的平分线OE 和OD ,则∠DOE 等于多少度?所画的图中有哪些角互余?哪些角互补?O 2E DCBA 16.如果∠α、∠β互余,那么∠β的余角等于21(∠α-∠β),试说明理由。
编写者:秦燕6.3余角、补角、对顶角(2)【教学目标】:1.能准确地画出图形,掌握角的关系的应用。
2.了解对顶角的概念,熟练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重点难点】:1.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