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教学设计及评析
课例展台
[编者按]在今年第2期杂志上,推出了三位老师就《郑和远航》一课分别做的教学设计后,编辑部收到了不少老师的来信来电,都认为:几篇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演绎了精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期杂志,我们再推出三位老师关于《爱如茉莉》的三份教学设计,让您再睹他们的风采。
一、品味茉莉花,感悟其平淡与芬芳
1.同学们,欣赏过甜美、动人的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吗?茉莉花的花语表示爱情和友谊。
茉莉花,多么好听的名字!咱们来深情地朗诵一首小诗――《亲亲的茉莉花》。
多媒体映示诗歌:古老的东方有个少女,名字就叫茉莉花。
/太阳抚着她,月亮抱着她,春风雨露吻着她。
/她不爱艳丽的装扮,也不爱金饰繁华。
/她将一片芳心,一腔爱意,送给千万百姓家。
/啊,茉莉花呀,亲亲的茉莉花!/我爱你秀丽淡雅、洁白无瑕。
/啊,茉莉花呀,亲亲的茉莉花!/伴着你的清香,你的甜蜜,我走遍了天涯,/我走遍了天涯。
2.读了这优美的小诗,你能说说茉莉花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抓住“不爱……”“秀丽淡雅”“洁白无瑕”“清香”等
词语,说说茉莉花的特点)
3.(出示茉莉花盆景或图片)同学们,这就是秀丽淡雅、洁白无瑕的茉莉花,咱们一起来观赏。
(如是盆景,则可调动学生运用不同的感官来领略茉莉花的美)
4.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人间真情的文章――(生齐读)《爱如茉莉》。
请同学们潜心诵读,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茉莉花的,探究一下这个富有诗意的题目有着怎样的含义。
5.检查生字、词语掌握及课文朗读情况,而后多媒体映示学生画出的句子并抓住关键词语指导反复诵读,领略茉莉花的平淡无奇与芬芳怡人――
★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
★爸爸去洗漱,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插进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
★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
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
6.这些句子在课文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和叙事水乳交融地糅合在一起的。
有些句子看似写花,实际又不仅仅是写花。
那么,这些描写茉莉花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咱们再来看看文章的题目――《爱如茉莉》,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就是题眼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找到题眼:“爱”)
7.“爱”是这篇文章所要表达、赞美的主题。
那么,课题“爱如茉莉”有着怎样的含义呢?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跟着映儿一起走入那无比温馨的真情世界,一起去体验、去解读“爱”如茉莉的含义。
【设计意图】这三个环节是教师引领学生“品味茉莉花,感悟其平淡与芬芳”的三步曲:深情诵读《亲亲的茉莉花》,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纯美的境界,缩短了学生与茉莉花
的心理距离;观赏盆景则是学生与茉莉花零距离的亲密接触;找出文中描写茉莉花的句子,则是学生初次在文本中与茉莉
花“相遇”,并通过诵读获得了关于茉莉花的第一印象。
二、品味文本细节,感悟真爱的温馨与和谐
1.“真爱就像茉莉”是谁说出来的呢?映儿相信吗?带着这两个问题,到课文中第1~5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在老师的引领下,借助“嗔怪、莫名其妙、一本正经”等词语创设情境,理解母亲对真爱的看法:像茉莉那样平淡无奇;同时读出“我”对“真爱就像茉莉”的疑惑。
)
2.作者心中的疑惑终于被她经历的一幕幕场景解除了。
请你们用心读读课文第6~16自然段,画出那些可以让人感受到“真爱就像茉莉”的细节,并在旁边适当地加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记住,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3.爸妈之间的关爱是那么平平淡淡而又情真意切!请你们圈画出能体现爸爸妈妈相互关心、心有灵犀的词语,用心咀嚼、玩味,通过朗读来再现爸爸妈妈的心情。
4.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场面多么温馨祥和!让我们通过朗读和想象,用心触摸这段充满温情的语言文字。
(生用舒缓、抒情的语调朗读,感悟场面的温馨。
)
5.这温馨可人的画面是爸爸妈妈用什么营造的?请你们读读下文“我”和爸爸、妈妈的对话,从中找出答案。
★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
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插图。
目睹了这场面,“我”会想些什么呢?(学生通过说话走进“我”的内心。
)
【设计意图】“平平淡淡才是真”,真爱全镶嵌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教师通过感情朗读、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手段,引领学生在文字构筑的真情世界中徜徉、回味、咀嚼,触摸人物的心灵,让学生为真景、真情所动容、动心,同时有效进行
了感悟语言、积淀语言的训练。
7.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8.这两个自然段仅仅是描写茉莉花吗?(借助文本语言欣赏茉莉之美,领悟作者用意,畅谈自己的感悟。
)
9.(小结)这两段文字紧承上文,以花喻人――那茉莉花的“洁白纯净”不正象征诚挚、朴实的真爱吗?那“钻”到我们心中的“缕缕幽香”不正散发着真爱的芬芳吗?于是,作者不由地从心底发出一声赞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
【设计意图】“一切景语皆情语”,课文最后第2自然段又一次地将镜头聚焦在那簇茉莉花上。
教师此时能引领学生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品味文本语言。
借助文本语言的温情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真爱的赞美与向往。
三、合作探究,理解“爱如茉莉”的含义
1.同学们,课题只有四个字――“爱如茉莉”,它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爱,就像茉莉花一样……学习课文之后,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说出省略号的内容吗?请同位同学在一起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爱如茉莉,爱,就像茉莉花一样平淡无奇。
爸爸妈妈之间的爱都表现在极其平凡的小事中,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
的举动,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一分牵?┕摇?…无不蕴藏着体贴与关爱。
★爱如茉莉,爱,就像茉莉花一样芬芳怡人。
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是彼此间心灵的相通与默契,就如盛开的茉莉花散发出的芬芳,温馨又和谐。
★课题的题眼是一个“爱”字,但是课文通篇以茉莉花为线索,把对茉莉花的描写巧妙地穿插于叙事之中,以茉莉花的平淡与芬芳来衬托爱的温馨与和谐。
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去借鉴与尝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突破了教学的一个难点,即对“爱如茉莉”含义的理解。
此环节的完成应该建立在前一环节对文本细节理解的基础上,不能架空分析,追求的效果应该是水到渠成。
最后教师适时总结了文章以茉莉花为线索的写作特点,其主旨是在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实现了“积淀写法”的目的。
2.同学们,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都含情!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来分享那真爱的温馨吧。
五、品味生活场景,抒发内心感受
1.真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我们来欣赏一组熟悉而又动人的场景,再来品味一下人世间爱的温馨――
(多媒体播放课前拍摄的一系列感人的镜头)公园里,一个中年男子推着轮椅慢慢往前走,轮椅上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马路上,一位中年妇女正搀扶着一位老大娘小心翼翼地走过马路;病房里,一位年轻的女子正一口一口地给生病的老人喂饭;雨中,幼儿园门口,一位妈妈正蹲下身子给刚放学的孩子穿雨衣……
2.看了这些镜头,你想说点什么呢?
3.同学们都畅所欲言,谈了自己对真爱的认识。
是呀,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真爱是什么?真爱是生命中涌动的清泉,真爱是手指尖流过的岁月。
下面咱们再来朗诵一首小诗――(多媒体映示诗歌)
爱是什么
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
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
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
爱是轻轻的叮嘱,
爱是心情的坦然,
爱是亲密的牵手,
爱是阳光的恬淡。
爱是真诚理解,
爱是沟通无限,
爱是会心一笑,
爱是温情款款。
爱如茉莉,洁白纯净:
爱如茉莉,清幽香远。
【设计意图】学生生命的成长需要用感动来唤醒、来滋养,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感动。
这一环节,教师引领学生走出文本,直面生活。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和生活应该是浑然天成的。
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异常敏感,对其中平淡无奇的事物常常能恍然有所悟,那么,他就会对文字所表达的情思有一种亲近感和共鸣,对文字的领悟是鲜活的、到位的,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作者单位:邳州市运河镇李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