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介绍PPT
• 我校只招收理科生的专业有14个:理科试验班(信 息与数学)、统计学类、信息资源管理、资源与环 境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方 向)、金融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 方向)、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管理科学、物理学 (含材料物理)、化学、应用心理学、能源经济;
• 只招收文科生的专业有4个:人文科学试验班(国 学)、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语言文 学类、历史学。 • 其他所有专业均为文理兼招。
中国人民大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了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和专业 刘少奇主席在人民大 学开学典礼致辞[9] 知识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中国 人民大学。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关于 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2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任命吴玉章为中 国人民大学校长,胡锡奎、成仿吾为副校长。 11月12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党组, 胡锡奎任党组书记,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3] 1952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初具规模,设有9个系、38个教研室、1个编译室,此外还有专修科、预科、 马列主义研究班、研究生班、马列主义夜大学、夜校、函授专修班和附设工农速成中学,3年内共为国 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318人。[10] 1953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对办学任 务和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开辟了一条培养新型工农知识分子的道路。 到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马列主义师资和财经、政法干部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1957年以后,中国人民大学的系科设置有了进一步的发 “实事求是”校训石 展,到1965年底,全校共有1个学院 、12个系、3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设有19个专业。从建校到1965 年15年间,中国人民大学共接收过2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留学生,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65870名, 取得科研成果2397项。 1966年开始的”文革”给中国人民大学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批干部、教师遭到批斗,各级党政组织陷 于瘫痪,全部教学、科研工作被迫停止。1970年10月,北京市革命委员会通知中国人民大学停办,中国 共产党亲手创办的、具有30多年光辉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大学被解散了。
中国人民大学
• • 1977年9月,邓小平提出:”人民大学是要办的,主要培养财贸、经济管理干部和马列主义理论工 作者。”[11] 1978年3月,中共中央指定成仿吾、郭影秋负责筹备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7月7日,国务院在 国发[1978]129号文件中重申: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大学。恢复中国人民大学对于 加强马列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政治课师资的培养工作,都具有重要作 用。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成仿吾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郭影秋为党委第二 书记、第一副校长。 1978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恢复和新建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法学、中 国语言文学、新闻、中国历史、档案、计划统计、财政、工业经济、贸易经济、农业经济、经济信 息管理15个系,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苏联东欧、外国经济管理、清史、人口理论、语言文字6 个研究所,外语、俄文、体育、电化教育4个直属教学单位,以及出版社、图书卡片资料社、青锋 机械厂、附属中学等附属单位;学校设有24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1979年,按照中共 北京市委关于扩大招生的部署,分别在崇文区和西城区创办第一、第二分校。 1979年初,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把学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教学、科研上来。 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提出进一步贯彻以教学为 中心的方针,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并相应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中国 人民大学在党的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 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的职能,朝着多学科方向协调发展。[12] 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列。 2003年9月,进入“985工程”行列。[
•
•
•
• •
校园风光
专业设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华北联合大学
1939年夏,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日寇、国民党顽固派加紧进攻 解放区。6月,中共中央决定陕北公 陕北公学开学典礼 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联 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敌人后方办学。 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校长兼党组书 记,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 年部。华北联合大学的教育方针是:为革命实际斗争的需要而培养革命 干部;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则。校训是” 团结、前进、刻苦、坚定 “华北联合大学实行军事化管理,培养出来的 干部都能适应在战争条件下工作的需要,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办起的 第一所高等学府,被誉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
校园概况
•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 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 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 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 人大并不是像社会上有些人所认为 的只招收文科生,而是绝大多数专 业文理兼招。学校现在的招生计划 中,50%左右的招生计划是理科计 划。招收文科的专 环境工程 培养研究治理技术、建设治理设施专门人才。 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 培养研究污染成因、提出治理对策的高层次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与资源管理) 培养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所需的高级专门管理人才。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国内首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所属二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信息安全 在国内系统安全领域有重要影响。拥有信息安全博士点。 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内首个将数学和经济、金融相结合的专业。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内第一个以“信息”命名的专业,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两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软件工程 培养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中高效、实用的软件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 宗教学 国内少数招收本科生的宗教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所属二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 哲学院 伦理学 全国唯一的伦理学本科专业,所属二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 哲学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国家及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汉语言 培养具有坚实宽厚的文史哲基础知识和理论,较高的文学鉴赏批评能力、写作能力、古籍阅读能力、外语能力的学生。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和汉语及汉语史知识,较强的写作能力、古籍阅读能力、外语能力的学生。 历史学(含世界史方向) 教育部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致力于培养兼具深厚人文功底和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历史学院 考古学 具有考古发掘团体资格,以北方民族考古为特色,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出众的考古文博领域高素质人才。 美术学(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 依托学校人文底蕴,培养职业策展人。 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 以西洋乐及声乐为平台,拓展相关领域,培养音乐表演艺术家。 视觉传达设计 以平面设计为平台,同时向广告、展示等相关领域拓展,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设计人才。 环境设计(景观建筑方向) 整合景观、建筑及都市设计,培养景观设计师。 动画(新媒体方向) 培养具有动画制作、导演专业素养的前瞻性新媒体艺术家。 绘画(油画) 培养有志于振兴中华艺术、有良好职业素质和独立创作能力的绘画专业人才。 绘画(中国画) 培养有志于振兴中华艺术、有良好职业素质和独立创作能力的绘画专业人才。 法语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法语人才。 外国语学院 德语 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基础、广博的德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和德语语言文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日语 培养具有扎实的日本语基础、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高级日语人才。 俄语 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良好综合素质、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英语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英语交际能力并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 传播学 为政府、企业、传媒和其他社会组织培养公共传播人才。 新闻学院 广告学 为创意文化产业培养专业广告、创意、经营人才。 广播电视学 为广播电视机构及各类文化宣传单位培养专业传播人才。 新闻学 为各类新闻媒体及各类文化宣传单位培养专业新闻人才。 农村区域发展 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培养农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综合型管理人才。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 我国综合性大学中开设最早、最具影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农业领域的经管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与人口管理 )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并重,适应政府和社会部门改进社会事务管理的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社会与人口学院 社会工作 国内首批设立该专业的四所大学之一,全国首个社会工作硕士点,全国首批MSW(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致力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应用。 社会学 当代社会科学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之一,致力于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城市管理 全国第一个公共管理学视角下的规划学科点。 公共管理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 北京市重点学科,全国第一个“土地管理”本科专业。 行政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培养理论素养及实践技能并重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信息资源管理 培养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高级应用人才。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档案学 国家重点学科,培养从事文件和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与档案行政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 ) 培养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维护、网络系统管理、知识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保险学 国家重点学科,培养能从事保险及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财政金融学院 信用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国内首批设立专业,培养高级信用管理专门人才。 金融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国内首批设立专业,培养金融产品和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企业财务管理、金融技术与开发及风险管理人才。 金融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第一。 税收学 国家重点学科,培养运用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以及分析企业税务发展战略能力的人才。 财政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培养既懂财政税收理论,又通财税实务的应用型人才。 统计学 培养有志于从事统计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统计学院 应用统计学 培养能够熟练应用统计方法从事风险管理与精算工作的专门人才。 经济统计学 培养能够熟练应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的专门人才。 管理科学 培养具有经济管理与统计分析综合能力人才。 商学院 财务管理 财务与金融领域交叉学科,培养学生高水平的外语、财务与金融能力。 会计学 人大建校时八大专业之一,全国最早建立会计学硕博授权点,培养高级专业会计人才。 贸易经济 建校时的八大专业之一,学科综合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市场营销 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开设的本科营销专业。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一。 人力资源管理 全国率先招收本科生、最先设置该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是我国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教学和科研基地。 劳动人事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 全国首个社会保障硕士点。 劳动关系 全国率先成立劳动关系本科专业方向,国内第一所全面开设劳动关系课程教学和完整学位教育的专业院系。 法学 连续三次在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排名全国第一。 法学院 中国共产党历史 全国高校中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一级学科和全国高校中唯一的中共党史重点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含政党政治方向) 培养能够从事公共管理、政策规划、理论研究等方面事务的专业人才。 国际关系学院 外交学 培养从事外交外事、国际交往等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国际政治(含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人文科学试验班(国学) 培养深入了解中国典籍、中国思想和历史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时代性和国际学术视野的学生。 国学院 经济学 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系统训练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由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理论及相关实务组成的综合性学科。 国民经济管理 所属二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培养独立从事经济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能源经济 国内首个能源经济本科专业,培养能源经济战略性人才。 法语(国际财经传媒,中外合作办学 ) 培养国际机构或跨国企业中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中法学院 国民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培养独立从事经济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培养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高端金融运作及管理人才。 应用心理学 拥有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内唯一的社会心理学学位点。 理学院心理学系 化学 培养专业知识与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