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范亭中学孟祥青教学模式是教学程序的一种表现形式。
现行的一些教学模式大多被证明是能够提高教学效益的,因而为许多教育者追捧。
然而,一种教学模式的诞生,肯定是教育者根据教学基本规律和特定的教学情境而创造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应该掌握的,选择教学模式是应该有策略的。
一.课堂教学模式概述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对构成教学活动过程诸要素所设计的横向组合方式和纵向活动程序。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组织形式,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稳定的联系。
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稳定的联系。
这种联系包括两个方面,—是教师、学生、教材等之间的横向组合方式;二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纵向活动程序。
有的教学理论强调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有的却强调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能力:有的教学理论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有的突出学生自己尝试、发现的过程,有的却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中个人能获得最好的发展。
由于教学理论上强调的方面不同,因而在这些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不同的师生以及教材组合方式、不同的教学程序。
每种教学模式都不是随意编造出来的,它们都以一种理论作为依据的。
1、赫尔巴特按统觉论设计的教学模式18世纪末,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应根据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来规定教学过程,他认为学生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统觉的过程,是一个新经验与旧经验联合的过程,新的观念只有与已在学生统觉团里的观念发生联系时才能被学生学到。
赫尔巴特根据这种“统觉论”把教学程序规定为四个阶段:“明了一一联想一一系统——方法”。
第一阶段,明了:教师向学生讲授新教材,把教材分解成各构成部分,使学生一个一个地感到、明了。
第二阶段,联想:教师和学生谈话,使新观念与学生已有的旧观念发生联系。
第三阶段.系统:教师指导学生把在第二阶段初步建立联系的各种观念进一步和整个课程的内容联合起来,组成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
第四阶段,方法:教师要求学生把已学到的系统知识应用于实际,指定学生完成练习和独立作业。
后来,赫尔巴特的学生们又把“明了”这个阶段发展为“预备”和”提示”两个阶段。
这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提示(提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联系(比较)、总结(概括,形成系统)。
应用(练习)。
五段教学法20世纪初流传到我国。
五段教学法是传统教学理论框架的具体化,传统教学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它强调教师直接控制学生,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书本知识。
2、杜威按儿童活动中心理论设计的问题教学模式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反传统教学的新教学理论。
他认为应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到经验的过程。
他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他根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把教学程序划分为五个步骤: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一一占有资料——假设——检验。
第一步,创设情境: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于活动之中并对其感兴趣第二步,确定问题: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以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第三步,占有资料:使学生占有必要的资料,来从事必要的观察和解决问题。
第四步,假设:让学生想出他要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骤。
第五步,检验:给学生机会以使其通过应用来检验自己的想法3、凯洛夫按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设计的教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以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教学习过程的理论框架,他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以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体系武装学生的过程、要遵循列宁提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认识真理的途径。
在这种理论框架下.他把教学程序划分为六个环节:知觉具体事物——理解事物的特点、关系或联系——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实践运用。
二.中小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国中小学常见的比较典型的基本教学模式有以下五种:传授——接受模式、引导——发现模式、自学——辅导模式、情境————陶冶模式、示范——模仿模式传授——接受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其中又分为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个阶段)—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
●特点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系统的书本知识为主,重知识的逻辑顺序;以教师系统讲解为主,学生主要是跟着教师的思路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以全班听教师讲解和全班同步学习的方式为主,学生个人独立学、成对活动、小组研讨的方式不多:学生掌握教材的认识程序、各项认识活动的时间分配都是由教师直接控制的,学生的自主活动不多。
●功能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较少的时间内让学生系统地接受较多的信息,所以它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
●局限性传授——接受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它主要用来完成系统传授书本知识的任务,因而难以兼顾发展能力;由于学生是在教师直接控制下通过教师讲授来掌握知识,因而学习积极主动性不易充分调动起来。
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时,要努力吸收其他教学模式的优点,以弥补这两方面的不足。
2、自学——辅导模式自学——辅导模式的基本程序是:自学——讨论一一一启发——练习一一总结。
这个程序只是一个基本模式,许多优秀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和教材的具体内容提出了许多变式。
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变式:(1)课堂教学六步法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的程序为:“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定向:由教师或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
自学:学生根据“定向”确定的学习目标主动学习教材,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讨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放到讨论中解决,形式是先小组学习,然后全班集体学习。
答疑:经过讨论仍没有解决的问题,可由直接解答,也可由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解答,自测:主要由学生根据“定向”拟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自我测试,由学生自己出题互测,或由教师出题进行测试。
题量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自结:下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讲自己的方法,及时交流、反馈学习结果。
(2)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的基本程序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在课堂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3)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程序:学前指导—学生自学—讨论释疑—当堂训练“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
“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这样,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
例如: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引导学生更正、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作文指导课上,先让学生独立审题立意、选材、编写纲目,同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只作很少的必要的点拨,很快解决了作文中的主要倾向性问题,最后再让学生独立作文。
复习课,也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有时一课时一个循环,有时几课时一个循环。
(4)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常州师范学校邱学华老师总结出的数学“尝试教学法”的“进行新课”环节,也属这种自学——辅导模式。
尝试教学法讲的基本程序是: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邱学华老师认为:尝试教学法简单来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
邱老师把“进行新课”这个环节分为五个步骤,所以尝试教学法又叫“五步教学法”。
这五步的操作要点如下:新课开始,教师宣布课题,明确提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然后,出示尝试题,并提出启发性问题,如:“老师先不讲,谁会做这道题?”“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尝试题是作为问题情境呈现给学生的,学生只有学了新课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尝试题要同新授课的例题同类型、同结构。
例如:课本例题是:1/2+1/3、尝试题可以是:1/4+5/6学生不会做尝试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转入第二步。
第二步:自学课本。
为了解尝试题,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本。
这是与传统的“传授一一接受模式”结构的根本不同之点。
学生自学课本之前,教师可以先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提出“分母不同怎么办?”“为什么要通分?”等问题引导自学。
通过自学课本例题,学生找到了解尝试题的办法,这时就水到渠成地转入第三步。
第三步:尝试练习。
全体学生人人尝试解尝试题。
一般叫上、中、下三类学习水平的学生各—名上前面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在草稿本上尝试练习。
练习时还可看书上的例题,边看边做。
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各类学生解尝试题的情况。
尝试练习结束后转入第四步。
第四步:学生讨论教师根据三类学生板演的情况,引导学生评讲讨论,学生尝试讲道理。
学生尝试算、尝试讲道理以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讲得对不对。
这时循着学生的需要转入第五步。
第五步:教师讲解。
这里教师的讲解与传统模式中的讲解不同,是在学生已经自学了课本又做了尝试题之后进行的系统讲解。
这时的讲解既有重点和针对性,又有系统性。
这五步只有一个基本程序,学生比较熟悉尝试教学法的教法和学法以后,可把第二、第三两步合为一步,学生可一边自学课本,一边做尝试题。
第四、第五两步也结合在——起,教师参加学生一起讨论,边讨论边讲解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和归纳总结提高的内容。
有时第二步与第三步也可调换顺序,让学生先做尝试题再看例题。
自学——辅导模式的变式还可举出许多,从培养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传授——接受模式的教学程序,他们仍旧可以沿用“激发动机——复习旧课——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教学程序。
两种教学模式的不同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问,一个学生答、其他学生听的方式,还是每个学生都先通过自学,主动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教材的方式。
●特点自学——辅导模式的特点是,突出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有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每—程序,让上、中、下三种学习水平的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