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月峡解说词.(定稿)doc

明月峡解说词.(定稿)doc

明月峡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迎检解说词[景区创4A工作概况]明月峡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重要组成部分,是省级朝天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

去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开展创4A工作。

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总投资1.4亿元,重点完成了入景公路、周边农户风貌改造、旅游设施建设、文物修复、地质灾害治理5大工程。

景区修复了2公里古栈道,开通了水上、栈道、马车道三条游线,并将开展夜晚游项目。

[生态停车场]这里是我们景区入口接待服务区的主生态停车场,面积6000㎡,加上城区嘉陵江大桥边5000㎡附停车场,景区停车场总面积达到11000㎡。

停车场地面和栏杆全用石材铺设,上面栽植了四棵大桂花树,并用可移动的框式桂花树作隔离线。

场内专人值管,保障游客出行的方便和财产的安全。

[游客中心]这里是游客中心,建筑面积2000㎡,外观采用汉代城池风格,与景观十分协调,内部功能齐备,设施完善。

这里设臵了咨询服务、游客投诉点、讲解中心、景区活动公示栏(线路图)、邮政服务中心。

还设臵了残疾人轮椅、雨伞、书报架,并提供免费宣传资料。

另外,我们还设臵了电子触摸屏,游客可了解朝天“吃、住、行、游、购、娱”的相关信息。

这里还设臵了影视休闲区,共可容纳60人,全天滚动播放朝天旅游宣传片。

这里是旅游购物中心,面积400㎡,按3A级购物点建设,商品经营和从业人员管理规范(明码标价)。

这里还设臵了医务室、安全保卫室、票务中心。

旅游厕所按3星级标准建设,整个景区有2个三星级、2个二星级、2个移动厕所。

二楼有商务服务中心、大型会议室、管委会人员办公室,机构健全,制度规范。

三楼为休息区。

[引导标识]这里是全景图,采用汉代风格,生态化材质、四国语言制作。

整个景区各类标识系统,经过精心设计,投资近100万元,种类齐全,并以汉代文化无素和地质元素为特色制作。

[景区简介]这里便是军寨式大门。

明月峡又叫朝天峡,因唐明皇“安史之乱”奔蜀,蜀中百官在今朝天镇接驾,朝拜天子,“朝天”因此而得名。

故叫“朝天峡”。

类似有“朝天驿”、“朝天关”等名。

明、清以来,人们崇尚自然风光,文人雅士们又取名为“明月峡”。

明月峡是古蜀道(金牛道的咽喉),是四川连接陕西的重要交通要道,位于四川北部广元市朝天区,省级朝天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与陕西省接壤,距汉中仅2小时车程。

明月峡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月峡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有三大特色:一是古今六道集于一峡,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人文景观,堪称“中国交通史博物馆”;二是古栈道遗址在全国栈道中最具代表性,保存最完好,最具古栈道风貌,三是岩溶地质景观奇特,堪称“中国西部造山带博物馆”。

让我们走进明月峡,走进这段历史吧。

[蜀风广场]蜀风广场主要由《后出师表》摩崖诗刻、诸葛亮塑像、木牛流马、长亭组成,诸葛亮一生征战,许多故事都与栈道有关。

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兵进驻汉中,经后主刘禅准奏,开始了长达7年之久的北伐生涯。

六次伐魏,主要从三个方向出兵:一是沿嘉陵江而上进至略阳或凤县,再由左沿嘉陵江支流西汉水等河流,溯江而上达甘肃成县、礼县、祁山一带,进而出祁山与魏军争夺关中;二是沿嘉陵江而上,进至阳平关,向右取陆路走沔县去汉中,再从汉中出褒斜道攻魏;第三是直接沿嘉陵江而上翻秦岭,出散关,攻击魏国关中的陈仓(宝鸡)。

诸葛亮数次过朝天,还对栈道进行了精心维修,相传栈孔里的栓眼和水槽是他发明的,并在朝天留下了筹笔驿、军师庙等胜迹。

《后出师表》:这是南宋岳飞的手体。

诸葛亮北伐出发时写了《出师表》,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大臣们对北伐很有看法,他立于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刘禅阐明了北伐的重要性,事关国家生死存亡,要坚定北伐的信心,故写下了《后出师表》,流露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思想。

木牛流马:相传,由于蜀道艰险,运输不便,诸葛亮便发明了木牛流马这一交通工具“人不大力,牛不大食”有效解决了军需,但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样子,鲜有人知。

后来很多人按小说中描述的样子仿造。

其实,大多数人认为,川北这一带的鸡公车(独轮车)应是当时适应山路、最简便易行的交通工具。

[]明月酒肆区]明月峡北界碑处:李白《蜀道难》:摩崖石刻“蜀道难”三字为启功手迹。

李白《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便是对这一带地貌的写照。

中国交通史博物馆:明月峡集鸟道、栈道、纤夫道、水道、公路、铁路六道于一峡,堪称“中国交通史博物馆”,是我国道路交通历史发展的缩影。

鸟道,即通往山间的狭窄小道,如鸟飞之道。

这是古蜀先民们踩踏出来的原始小道,早在三代之时已存在。

栈道是生产力发展后,由官方沿原始小道开辟出的官驿大道。

它的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

宋代栈道走向衰落。

明月峡东岸悬崖顶朝天关古驿道沿用至上世纪30年代,川陕公路通后才废行,至今仍保留有青石板路基、门坎石、拦马墙等遗迹。

嘉陵江水道自秦汉以来就已开通,民国时还进行了河道治理,至今两岸纤夫走过的纤夫道上,还留有石头纤绳磨过的痕迹。

1936年修建成的川陕公路在抗战期间发挥了重大作用。

宝成铁路修建于1956年,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它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

明月酒肆:这是古道上以卖酒为主的店铺,可供人马暂时歇息。

院内有水车、饮水池、酒桌、栓马桩等。

明月峡(北)码头:明代曹学佺说“朝天者,水驿也”,从这里码头出发,乘坐古船,沿嘉陵江而下,观看栈道,感受蜀道难意境,别有一番风味。

[古栈道水上游线区]经修复的2公里栈道游线:这是依据原有孔眼按原结构修复的栈道。

古栈道的地位作用:这是早于万里长城的一次大规模的土木建筑工程,是中国古代穿越秦巴大山的国家级的高速驿道,它使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得以交汇,祖国得以统一。

没有它,就没有强汉盛唐,历史也许会改写,它曾经起到的巨大作用将永载史册。

古栈道修建时间、原因:修建古栈道这样的官驿大道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办到的,只有在铁器工具普遍使用以后才可能出现:栈道的开凿应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比世界公认的陆地交通“世界之最”古罗马大道还要早。

秦昭襄王时就已修筑“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修建的艰辛程度绝不亚于后来的万里长城。

修建的原因是秦国日益强盛后,起于政治和军事目的,为统一六国而大修道路,但后来长期得益的是民用。

[五丁开道]相传战国时,秦惠王欲伐蜀,因山道险阻,作五石牛,言能屎千金,以欺蜀王。

蜀王遂命五丁开道引之,秦军随而灭蜀。

“金牛道”由此而得名。

古栈道的规模有多大:史籍记载:古栈道从关中平原到蜀国都城成都长约二千余里。

栈道最盛时期,栈阁九万余间(每间栈阁约3米)。

栈道艰险段落主要在川陕间广元嘉陵江一带。

栈道时而一廊、时而一阁、时而一楼、时而一亭,十分雄奇和壮美。

栈道结构:明月峡栈道形制结构最科学合理,最具古栈风貌,主要有三种结构:悬崖搭架式栈道、标准式栈道、依坡搭架式栈道。

为防落石和流水,栈道上加盖顶棚,有的建成亭廊,可供行旅歇息,远观如空中楼阁一样,故又有“飞阁”、“云栈”之说。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因流经陕西省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全长1119公里,自古以来便是川江的重要水上航道。

晚唐诗人李商隐有“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的佳句。

嘉陵江早在秦汉时已开通水上运输。

唐代水道发达,商运兴盛。

宋代,嘉陵江漕运兴起,栈道逐渐衰落。

明代曹学佺说“朝天者,水驿也”。

嘉陵江岸边现留有纤夫石,石头上留有船工拉纤时纤绳磨过的深深槽痕,它是嘉陵江船工辛酸劳作的见证。

明月峡地质概况:明月峡无论是景观的壮美程度,还是地质内涵的丰富度,在国内都是少见的。

峡谷西侧的岩石中,分布有大量的珊瑚、腕足类化石,以及具有国际对比意义的距今2.5亿年前以明月峡命名的菊石古生物群落,还有具有全国对比意义的地层层型剖面。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地质学界创始人赵亚曾、黄汲清就在此进行了多次科研考察,把三叠系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等作为创名地和层型地写进教科书。

[古栈道游览线]这里是栈道陈列馆区,建筑面积1200㎡,属仿汉建筑。

让我们从这里走上古栈道,感受古人是如何出入四川的吧。

古栈道孔眼:孔洞深约75厘米,宽约45厘米见方,向岩壁内下斜,插入木梁稍稍向上。

底部有插入横梁的栓眼。

有的孔眼底部边沿开有一小槽,水可顺小槽流出,避免横梁底部腐烂,延长使用时间。

全峡现存历代开凿的石孔400多个。

悬崖搭架式栈道:在陡直的悬崖处,因无法于水中立柱,便凿两层或三层孔眼,第一层横梁下支撑柱立于第二层横梁上,第二层支撑柱立于第三层横梁上,且横梁越到下面越短,这样既可分解受力,又可减弱洪水的冲力。

演武场:古时栈道艰险难行,军队主帅常在此设坛点将以整军容,激发士气。

现恢复的有点将台、营房、哨楼、拴马桩、旗台等。

影视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火烧栈道”场景拍摄地。

[诸葛亮北伐]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兵北伐曹魏进驻汉中,战事达七年。

明月峡栈道是补充军需的必经之道,诸葛亮进行了精心维修,相传“栓眼”和“水槽”均为他发明,并留下了筹笔驿、军师庙等胜迹。

明月峡燧石:明月峡地层从下至上为泥盆系观雾山组、二叠系、三叠系飞仙关组。

最有特色的是二叠系硅质灰岩,深灰色灰岩为主体,硅质部分成黑色燧石团块和燧石条带穿插于其中,构成各式各样的图案。

依坡搭架式栈道:在倾斜山坡凿孔架梁,下面利用斜坡凿孔或平台臵柱托梁,在梁上铺木板成路。

标准式栈道:在崖壁上凿孔安木梁,在地面(或水中)直立木柱托梁,梁上铺木板成路。

明月峡黄金飞瀑:明月峡飞瀑高约100米,颜色呈褐黄色。

其成因是二叠系地层中炭质泥岩中含有丰富的硫化铁,泉水流过时,将硫化铁氧化成三氧化二铁,然后染色于岩壁。

明月石:江中有一巨石,相传石头顶部原有一宝石,能夜放光泽,清辉如月,照亮行人,故曰“明月石”。

后来,途经此地的喇嘛用法力盗走了宝石,至今明月石上还留下一道深深的槽痕。

峡谷由成:取决于坚硬的岩性和地壳的上升两个因素。

明月峡组成的岩石主体是二叠系硅质灰岩和硅质岩,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强;随着地壳上升,导致其它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弱的岩层崩解,嘉陵江由此而过便形成了河谷。

明月峡背斜:背斜形成于晚印支运动(约2.1亿年)。

当时,强大的秦岭和龙门山造山运动产生的NW-SE方向挤压力使得明月峡原来是水平状态的泥盆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等地层向上弯曲拱起,于是形成了现在的背斜。

萧何碑:位于明月峡老虎嘴下临江崖壁上,石碑被洪水损毁。

据史书典籍记载和史学家考证,碑文记载了萧何为筹集军粮而抢修栈道的史实。

公元前206年,秦国灭亡。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中王,后引发楚汉战争。

刘邦派萧何从蜀中筹集粮草,招募兵士,明月峡栈道乃必经之地,萧何亲自指挥维修栈道以保畅通,遂有“汉之兴自蜀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