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机场道面结构设计2012new

11-机场道面结构设计2012new


1、跑道体系设计
1、跑道体系设计
飞 行 区 等 级 指 标I 代 码
1 2 3 4
飞 行 区 等 级 指 标II (2) 代 字
A B C D E F
飞行基准飞行场地 长度(1)
< 800 800~ < 1200 1200~ < 1800 ≥ 1800
翼 展 (m)
< 15 15 ~ < 24 24 ~ < 36 36~ < 52 52 ~ < 65 65~ < 80
3、交通荷载
1、飞机起落架构型
飞机荷载由主起落架和前起落架传递至道面。 常用飞机的主起落架构型分为:单轴单轮、单轴双轮、双轴双 轮、双轴四轮、三轴双轮和复合型等。
3、交通荷载
2、轮载 飞机的重量主要由主起落架承担。主起落架承担的重量占飞 机总重的比例称为主起落架分配系数,一般为90%~96%。 主起落架个数一般为2~4个,一般均假定主起落架各单轮承 担的荷载相同 单轮荷载
四、升降带
升降带是跑道和停止道(若设置的话)周围的安全地带,在有些文 献中,升降带连同跑道端安全区一起统称跑道安全带。 升降带的长度自跑道端、当设置停止道时自停止道端向外至少延伸 30m(飞行区指标Ⅰ为1并未非仪表通道),60m(其它场合)。
1、跑道体系设计
五、跑道安全区 在升降带两端,飞行区指标Ⅰ为3、4级跑道和1、2级 的仪表跑道,需设置安全区,以免着陆飞机冲出跑道或 过早接地。 安全区的长度不小于90m,宽度为跑道宽度的2倍。
4、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4、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二、弹性层状体系法 1、损坏模式和设计指标
设计目标:车辙和沥青层疲劳开裂损坏 设计指标:沥青底层的水平拉应变和土基顶面的竖向压应变
4、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3、混合交通的考虑
4、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2、交通荷载的考虑 飞机荷载按最大起飞重考虑,前起落架分担5%,其余95% 由主起落架均匀承担。 利用各种飞机的沥青道面设计曲线,按地基CBR、飞机总重 和年起飞次数,分别确定所需厚度。以所需厚度最大的飞机 作为设计飞机。设计飞机不一定是飞机组成中最重的飞机。
4、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P=
ρ ⋅G
n
G :飞机荷载,一般由最大起飞重计算得到,kN;
ρ :主起落架荷载分配系数;
P q ⋅ 1000
A/π
n
:飞机所有主起落架的轮子数目
4
3、交通荷载
3、交通荷载
二、通行次数 通行次数:指飞机通过道面的次数。 美国FAA的咨询通报150/5320-6D认为:降落时由于燃油 已大量消耗,降落时对道面产生的力学作用与起飞时相比 可忽略,因此取通行次数等于飞机的起飞次数。 我国民航的沥青道面设计规范认为:起飞和降落时均应考 虑对道面的作用,取通行次数为飞机的运行架次,并认为 起飞和降落架次的比值为1:1。
3、交通荷载
3、交通荷载
三、当量单轮荷载 为便于从道面结构影响的角度对比飞机荷载的大小,采用 某种方法将多轮荷载转换成一个当量的单轮荷载。
a)设于平行滑行道的情况
柔性道面:选用在道面结构内某处产生的最大弯沉量相等 作为多轮荷载同单轮荷载当量的标准。 水泥混凝土道面:选用所产生的弯拉应力相等作为多轮荷 载同单轮荷载当量的标准。
3、交通荷载
3、接触应力与轮印面积 飞机轮胎的接地压力通常采用轮胎充气压力近似,一般在 0.5~1.6MPa之间,大型民用运输机的轮胎充气压力变化范 围为1.1~1.5MPa。 飞机单轮的轮印随轮载、充气压力和轮胎类型的不同会呈现 不同的形状。一般假定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和组合型。 圆形轮印的接触面积: A = 半径: r =
4、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4、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6)确定沥青面层厚度:采用设计 曲线图上规定的主要和非主要部 位沥青面层厚度,作为设计值。 一般为10.2- 12.7cm(主要部位) 或7.6-10.2cm(非主要部位)。 7)确定基层厚度:按5)步得到 的面层和基层总厚度,减去面层 厚度即为所需的基层厚度。应满 足最小基层厚度要求。
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
< 4.5 4.5 ~ < 6 6~<9 9 ~ < 14 9 ~ < 14 14 ~ < 16
备注: 1)飞行基准飞行场地长度:是指飞机以规定的最大起飞质量,在海平面高度、标准大 气温度、无风和跑道纵坡为零条件下起飞所需的最小飞行场地长度。 2)指标II:应选用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两者中要求高的代字。
1、跑道体系设计
三、停止道、净空道 设置停止道时,停止道宽度应同与之相接的跑道与道肩 总宽度相一致。 停止道的坡度和边坡限制与跑道的相同,但对跑道两端 各1/4长度部分的0.8%坡度限制无需应用于停止道。
净空道:起始点为全强度跑道或停止道的末端,宽度为 150m,在跑道中心延长线两侧对称分布。
1、跑道体系设计
2、机场道面类型与结构层次
机场的跑道、滑行道和机坪需铺设道面结构。 要求的使用性能: 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在预定的使用年限内能承受飞机荷载 的多次重复作用,而不出现威胁安全或影响使用的结构损坏。 2)表面具有足够的抗滑能力,高速起飞和着陆时不颠簸,从而 不影响驾驶员对飞机的以保证飞机在潮湿状态下起飞或着陆滑行 制动时的安全。 3)表面具有较好的平整度,使飞机在控制和乘客的舒适感。 4)面层或表面无碎屑,以免被吸入喷气式发动机,造成发动机 的损坏。 5)具有充足的耐久性,以避免在环境和荷载的重复作用下,过 早出现轮辙、开裂、老化、松散等损坏。
1
1、跑道体系设计
跑道纵断面
1、跑道体系设计
跑道横断面:满足道面表面排水的要求,但同时横坡不 宜过大,以免危及飞机运行安全和轮胎的过量磨耗。
1、跑道体系设计
二、道肩
道肩为紧邻结构道面边缘条状结构物,其作用为抵御喷气气流的 吹蚀,防止松散材料吸入喷气发动机内,减少飞机偶然驶离跑道 时受损的危险,以及作为承载维护设备和应急设备场地和通道。 道肩宽度一般为1.5m,当飞行区等级指标Ⅱ为D、E的跑道宽度 小于60m时,道肩宽度使跑道加道肩的总宽度为60m。 紧邻跑道的道肩表面同跑道表面接平,道肩的横坡应比跑道横坡 大0.5%~1%,但最大值不宜超过2.5%。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跑道体系设计
第十二章 机场道面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机场道面类型与结构层次 第三节 交通荷载 第四节 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第五节 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1、跑道体系设计
跑道体系:跑道(结构道面)、道肩、净空道、停止道、 跑道安全带、防吹坪等。
1、跑道体系设计
一、跑道 广义:跑道ຫໍສະໝຸດ 系 狭义:全强度跑道或称之为结构道面 跑道宽度: 由飞机主起落架外轮缘之间的距离,飞机起飞和着陆时 对跑道中心线的横向偏离度,以及必要的附加安全宽度 三部分组成。
2
1、跑道体系设计
六、防吹坪 不设停止道的跑道端应设防吹坪,防吹坪自跑道端至少 向外延伸60m,其宽度等于跑道道面和道肩的总宽度。 防吹坪表面应与其相连的跑道表面齐平,结构应能承受 飞机气流的吹蚀。 防吹坪坡度应与升降带坡度相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跑道体系设计 第二节 机场道面类型与结构层次 第三节 交通荷载 第四节 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第五节 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2、机场道面类型与结构层次
道面类型:沥青混凝土道面和水泥混凝土道面两类。 结构层次:面层、基层和垫层 面层:直接承受飞机荷载作用和环境(降水和温度)影响的结
构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荷载扩散能力,良好的温度稳定 性(沥青混凝土道面)、不透水、耐磨、抗滑和平整的表面。可 由一层或数层组成。
基层:主要其承重(扩散荷载)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有
时设两层,称为基层和底基层。
垫层:在地基土质较差和(或)水温状况不良时,宜在基层下
设置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等作用。
2、机场道面类型与结构层次
2、机场道面类型与结构层次
3
2、机场道面类型与结构层次
道面设计内容: (1)道面类型和结构选择 (2)各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 (3)道面结构设计,确定满足交通要求和适应环境条件的 各结构层所需厚度 (4)经济评价和最终方案选择
一、CBR法—经验法 1、CBR—厚度关系式及设计曲线 当量单轮荷载(ESWL):以土基竖向压应力等效原则换算
⎛ ⎞ 1 1 t = f ESWL ⎜ − ⎟ ⎝ 0.5695CBR 32.085 p ⎠
f = 0.23 × lg C + 0.15
t
:道面结构设计厚度,cm
ESWL :当量单轮荷载,kg p :轮胎接触压力,MPa
b)设于中央滑行道的情况
3、交通荷载
四、轮迹横向分布 飞机在跑道、滑行道、联络道上滑行时,其中线会偏离设 施的中心标线(白天)或中线灯(晚上),这种偏离的轨 迹或范围称为轮迹横向分布。
3、交通荷载
五、荷载重复作用次数 1、传统的通行-覆盖率
飞机对道面的作用通过起落架轮子进行传递。当飞机通过时,道 面上表面某一点受轮胎作用的次数称为覆盖次数。 覆盖次数与飞机的通行次数、主起落架的数量和轮距、轮胎接触 面积的宽度、轮迹的横向分布等有关。 某种机型的通行-覆盖率(Pass-to-Coverage Ratio, P/C):指道面 结构在受该种飞机作用时,道面横断面上表面所有点中通行次数 与覆盖次数比值的最大值,即最不利位置处的P/C: P/C=max(通行次数/覆盖次数)
f :多轮修正系数,与覆盖次数C有关
4、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多轮重型,上述公式修正:
4、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
t =α ⋅r A
r = −0.0481 − 1.1562lg s − 0.6414(lg s )2 − 0.4730(lg s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