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式棒垒球教学设计

软式棒垒球教学设计

《软式棒垒球》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课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指导思想,遵循“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

软式棒垒球是一项集体运动,也是最具有田径特色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

是一项适合学校体育的新兴而且时尚的体育项目,作为校本教材在我校进行推广。

设计的特色首先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从玩开始,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基础上,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加强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软式棒垒球就是通过对“垒球”运动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软式棒垒球器材的特点就是球棒外部和球体都是由特制海绵体组成,所以非常安全。

简单规则介绍:双方各9名队员,依次进入击球区击球击出球后,依次安全踏触1垒、2垒、3垒并回到本垒,则判攻队得一分;防守一方队员在攻方的队员击出球后,需要通过接球、传球,致使攻方队员出局(如接杀出局、触杀出局、封杀出局等),从而达到阻止攻方队员进垒和得分目的;攻方队员全部完成击球后,为半局结束,攻守交换;双方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整场比赛为5局或1小时;得分多的为胜队。

由于软式棒垒球没有现成的教材,我根据一些专家老师提供和网络搜寻的一些资料制定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就是校本课程选用了防守技术中传、接球动作的复习,和对进攻技术中击球动作的学习。

击球这项技术在软式棒垒球比赛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位进攻的队员只有成功的击出垒球,才能继续跑垒上垒。

动作虽然较容易掌握,但对于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水平四的学生来说,保证击出球的准确性作为学习的重难点。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2班学生,共43人。

该班学生各方面素质较好,对软式棒垒球的学习积极性高。

在身体机能方面看,学生力量和灵敏素质较强。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软式棒垒球运动技术动作难度适当,以它的游戏性、竞赛性,灵活多变性和集体性的特点深深吸引着学生。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学习击球,是承接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传接球技术基础上进行的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挥击‘‘T‘‘座上固定球肯定会是跃跃欲试,如果屡次失败,就有可能没了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安排了让学生选择两种击球方式(慢投式击球和T座固定击球)多些成功的体验。

课的内容大多数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互相合作,做到有问题相互探讨解决、有困难相互帮助、鼓励、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击球动作要领规则,了解简单的比赛规则并能在教学比赛中学会应用。

2.技能目标:巩固传接球技术,使80%的学生在10-15米范围内顺利完成传接球练习,初步学习击球动作,使80%的学生能够将球击出5米以外;发展学生上、下肢、腰腹力量,提高学生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能力。

3.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不歧不弃、永争胜利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击球发力顺序---蹬地、转体、挥棒2、难点:击球时眼睛盯球,水平挥棒,击中球的球心六、教学策略与手段合作、探究是本课重要的学练形式,贯穿于课的始终。

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采用了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

如在击球动作学习过程中,示范讲解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球的运行方向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经过学生的思考,动作体会,总结出来是“棒与球的接触位置”,从而引出击球的重难点:击球时眼睛要盯住球,水平挥棒,击中球的球心。

这样先使学生对新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练习的时候就会多些关注,那么掌握得就更快些了。

同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尝试性自主选择练习,T座固定球击球练习和慢投击球练习,这两种练习方式,动静结合,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由被动学习、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进行体育运动是本课的又一亮点。

运用一连串的游戏,小组展示环节,营造欢快的氛围调节学生学习情绪,加上教师轻松而潇洒的动作示范,击出的每一个高飞球的优美弧线,无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达到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目的。

七、教案三、安排见习生。

的目标内容与要求 三、教师列队前。

目标三、学习和利用安全知识保护自已。

二 教学要求1、集合队伍:快、静、齐。

2、服装整齐,精神饱满。

准一 抛球接龙游戏: 方法:音乐响起,学生分2组分别围2圈慢跑,每圈内有一人拿球,听到“抛球”口令后,拿球学生将球抛起,跟在后面跑上的同学接住继续抛起,依次进行。

以球掉地次数少的组为胜。

二 软垒棒器械操4*8拍一 抛球接龙游戏:①讲述游戏方法要求。

②组织游戏并裁判。

③ 引导学生相互配合,积极思考:从抛球的角度、高度、速度等因素分析,怎样使抛接球更稳。

④,适当点评鼓励并对输的小组进行一 抛球接龙游戏:1听教师讲述游戏方法并积极参加进行游戏。

2 游戏过程中,接受教师的提示积极思考,相互协作,努力取胜。

3 服从教师安全提示,防止冲撞现象4 输的同学主动接受惩罚 二 软垒棒器械操1 听讲解看示范,积极模仿认真练习。

2 有安全意一 抛球接龙游戏组织要求;(1)要有配合意识,尽量减少掉球次数(2)有安全意识,接球时要防止冲撞二 软垒棒器械操及小游戏人手一棒,组织如下要求: (1)器械操要求动作认真规范;注意安全,每人间距2米,防止棒 4*8拍3‘3‘备部分7.持棒腕关节绕环三、软垒棒小游戏:1、立棒击掌方法:棒头触地,听教师口令后,松手快速击掌三下后继续握棒,以棒不倒为胜2、立棒换位方法:内外圈对应两人1组,相距1米,棒头触地,听教师口令后松手快速与对方互换握棒,以棒不倒为胜惩罚。

二软垒棒器械操示范讲解并口令组织器械操三、软垒棒小游戏:①讲述游戏方法要求。

要领;降低重心,尽量减少倒棒次数。

②组织并裁判学生游戏。

③ 引导学生相互配合,思考:④适时鼓励。

识三、软垒棒小游戏:1听教师讲述游戏方法并积极参加进行游戏。

2 游戏过程中,接受教师的提示积极思考,相互协作,努力取胜。

3 服从教师安全提示,防止冲撞现象长伤人。

(2)a 立棒击掌游戏要求击掌时,身体任何部位不能靠近垒棒;击掌的次数先由一次开始,逐渐递加。

b 立棒换位游戏要求注意安全,每小组间距2米;互换2人的距离由0.8米开始,逐渐加大远度提高难度。

5次3‘一击球动作要领:握棒--准备姿势--引棒--挥击--随挥一击球1 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一击球1、学生观察教师动作。

积极思考并回答:怎样将球一击球教学组织1.讲解示范组织5基本部分重点:击球发力顺序---蹬地、转体、挥棒难点:击球时眼睛盯球,水平挥棒,击中球的球心⒈徒手挥棒练习:2.尝试性选择练习① T座击球练习②慢投击球练习3.T座击球比赛:看谁打得球最远二传接球跑垒游戏方法:每15个人为一大组,各分为5个小组。

如图例1:1个小组在内圈,1人开始依次跑垒一圈,其他4个小组分别在外圈四角,依次传球一圈。

在球传回本垒之前,跑垒员跑几个垒得几分。

跑回后,下2 组织学生模仿徒手挥棒练习,体会正确的发力顺序:蹬地、转体、挥棒3 组织学生尝试性选择练习,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巡回指导4 集中适当点评鼓励并纠正易犯错误:没有击中球的球心造成失误,改正方法:眼睛盯球;重心不可上下起伏;水平挥棒,5 组织学生T座击球比赛:小组长担打出去2、积极跟随老师模仿徒手挥棒动作3、5-6人一组互相击球、接传球和投球配合,结合动作要领,选择不同方式的尝试性练习.4、接受教师指导,分析动作,提高击球质量5、5-6人一组分组比赛,每人3次。

小组间同学相互观察、纠正。

并推荐出一名同学展示成果。

二传接球跑垒游戏1 听教师讲述游戏方法。

2 积极参加游戏。

3 相互协作,努力取胜。

4 服从裁判徒手挥棒练习组织同上,学生间隔距离2米:2.六人练习组在足球场靠东边依次相隔10米排开,向西击球练习。

要求:(1)尽量接住球减少掉球次数(2)有安全意识,接球时要防止冲撞(3)每人击球5次轮换。

二传接球跑垒游戏组织: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在足球场地进行次8次5次3次12‘8‘10一轮人球继续。

各小组依次进行,最后以小组3人的总分高者为胜。

规则:接球可以出垒,传球必须踏垒;跑垒员必须踏垒,踏垒时喊出自己的垒区三:触杀跑垒比赛:触杀:防守员持球的手触及没有踏垒的跑垒员,使对方出局。

方法:5人对5人比赛,进攻队员击球后逆时针方向跑垒,(如图例2)防守队员拿到球后持球触杀,跑垒员安全触踏几个垒就得几分,最后5人累计总分判胜负。

双方轮换比赛,各进攻一次为一局。

任裁判,6 组织优秀学生展示 二 传接球跑垒游戏 1 讲述游戏方法要求。

2 指定小组裁判,组织学生游戏。

3 巡回指导 4 小裁判可对输的小组进行简单惩罚。

5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巡视指导。

三:触杀跑垒比赛: ①讲述触杀规5 输的同学主动接受惩罚三:触杀跑垒比赛: 1听教师讲述并知道触杀的概念。

2 服从教师指挥积极参加游戏,游戏过程中积极思考,利用规则努力取胜。

3 互相合作,做到有问题相互探讨解决、有困难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有团结协作的意识。

保证比赛有序进行。

4 尊重对方,服从裁判要求:场地外圈垒间距12米,内圈垒间距8米;接球时要防止冲撞。

三:触杀跑垒比赛:全班分为四大组分别在足球场地进行本垒出发按逆时针顺序分别是1、2、3垒。

要求有安全意识,触杀动作时要q 防止冲撞一局一局‘则的概念及游戏方法要求。

②组织分配场地并指定小组长担任裁判。

③ 引导学生相互配合,思考:接到球后如何处理才最合理;怎样有效的配合;有效的利用规则触杀④适时鼓励。

结束部分1、整理放松:双手上举开始抖动至全身抖动放松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3、安排学生收拾器材。

4、师生再见1示范,语言提示、组织学生放松。

2提问、总结、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1主动参与放松。

2 积极回答教师提问以及向教师提问。

1.组织2.要求放松充分2积极参与、诚信评价。

4‘场地器材T座8个;球40个,棒43个;小体操垫16块(充当垒位)练习密度预计40%-45%心率最高心率140次/分钟平均心率115次/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