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一章 总论

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2、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 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徐子亮P1)
第一章
总论
3、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我们把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 活动分为四大环节,即:总体设计、教材 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这一部分将分别 讨论关于这四大环节的理论方法。
第一章
总论
把语言看作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的行为, 把语言看作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的行为, 主张通过形式特征来描写语言结构, 主张通过形式特征来描写语言结构,强调 共时描写和分析应排除历时因素。 共时描写和分析应排除历时因素。 后期代表人物海里斯→《结构语言学的方 → 法》→“后布龙非尔德时期” 认为语言结构分析的任务是寻求话语单位 并说明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说明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结构 分析过程中,基本操作程序是切分、归类, 分析过程中,基本操作程序是切分、归类, 依据是分布。 依据是分布。
第一章
总论
8、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5)与文化因素相结合 (6)集中强化的教学方式
第一章
总论
9、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教育学基 础和文化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10、语言的基本特征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2)语言存在于言语中 (3)语言有生成性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6)语言离不开民族或社会团体的文化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 和运用语言的生理基础。
第一章
总论
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 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 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赵金明)(这一概念是1986年6月正式提 出,上位学科是应用语言学)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第一章
总论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教什么 如何学 怎样教 关于核心有两种说法: A. 以怎样教为核心 B.以教什么为中心
第一章
总论
7、语言学的教学和语言学教学有什么区别? 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而不是教 哲学,文学、史学或别的什么学科。语言教 学必然涉及到一定的文化内容,也必须包括 一定的文化因素的教学,但文化因素的教学 必须为语言教学服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语 言学的教学则是教授有关语言的理论知识以 及有关语言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总论
小结: 1、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 言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施对外国人进行汉 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3、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支柱是语言学原 理,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原 理。
第一章
总论
4、对外汉语教学法吸收国外教学法诸流派 的长处,经过加工和融合,形成了适合自 身特点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充分考虑到: (1)汉语的特点 (2)学习者有无汉字背景的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一章
总论
一、复习 1.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 2.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法?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法?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法 3.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是什么?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是什么?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是什么 4.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分别指什么? 5.语言要素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母语和外语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目的语
第一章
总论
3、转换生成语法 乔氏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它像人类的其 他行为一样是受规则支配的,这些规则就 是语法,人们利用语言的规则可以从有限 的,基本的语言单位去构成无限数量的, 复杂的语言系统,也就是语言学 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语言环境中的 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意义 语言环境中的 意义,语义是语言研究的中心, 意义,语义是语言研究的中心,主张从社 会的角度去观察、研究语言, 会的角度去观察、研究语言,强调语言的 社会性,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 社会性,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
第一章
总论
(2)汉语词语的特点与教学 A、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双音节 占优势。 B、汉语词语缺乏形态变化 C、汉语词意引申特点。
第一章
总论
(3)汉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 A、词,短语和句子结构的基本一致。(汉 语不同层级内部组合的一致性) B、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C、量词十分丰富。 D、汉语语序的变式。
第一章
总论
4、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分别指什么? 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言语技能:听、说、读、写
第一章
总论
5、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是按照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 概念,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最常见的两个术语。 第一语言:人出生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后再学习,获 得的语言。(第三,第四语言包括在第二语言 内,不再细分
第一章
总论
(2)母语和外语 母语:本国的,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外国的语言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是按照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 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第一章
总论
(4)目的语:是指人们学习并希望掌握的 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 言的母语,只要成为学习目标,都可以称 为目的语。
第一章
总论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请举例说明汉语的特点。 2、汉语语音、词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 (1)语音方面 A、由声韵调构成 a, 没有复辅音 b,元音占优势 c,有声调
第一章
总论
B、汉语声母可以按照发音部位分类,也可 以按照发音方法分类 C、汉语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D、汉语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
第一章
总论
(三)学习者有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1)学习者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A、听说比读写容易 B、书写和识记汉字难 C、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 D、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句为主
第一章
总论
(2)有汉字背景的学习者认知汉语的特点 和教学 A、阅读比听说进展快 B、利用汉字来识记和积累词语 C、受本国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干扰
第一章
总论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7.语言的教学和语言学教学有什么区别? 8.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9.语言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0.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心 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语言学的四大思潮 “关键期”假说
第一章
总论
二、新课 (一)语言学四大主要思潮 1.机械主义语言学: “认为人类语言是建立在全人类共有的思想结构 的基础上的。”他们遵循“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 种语言,各种语言基本都是相同的,语言和思维 是统一的。”主张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对译来 学习外语。
第一章
总论
2、结构主义语言学: 这一派别的语言学家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不同于 其他语言的自身的结构特征,传统语法提出的 “所有语言具有共同的语言结构”的所谓普通 语法是不存在的。
第一章
总论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又发展出了三个主要的结构主义学派: 功能学派) (1)布拉格学派(结构 功能学派):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 )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学派 系;在国际语言学会上公开音位学观点,代表作《音位学原理》 代表人物:马泰修斯、雅科布逊 (2)丹麦学派(哥本哈根学派):语言是完整的符号系统,符 )丹麦学派(哥本哈根学派) 号是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综合体 成立哥本哈根语言学会,创办 《语言学学报》,论文《结构语言学》 代表人物:叶姆斯列夫、布龙达尔 (3)美国的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的描写语言学派: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 的一个学派 先驱是鲍阿斯和萨丕尔→主张实地调查,强调对语言事实作客观 的共时描写 重要人物布龙非尔德→《语言论》是该派的奠基之作→“布龙非 尔德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