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冈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为什么淡忘了端午节韩浩月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要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进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
自2006年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2007年作为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被国务院列为法定节日,和清明、中秋一样,在节日当天放假一天。
今年,在汶川地震带来的伤痛未止的时候,很有必要过好这个节日,借端午节可以驱邪避疫的寓意,护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早日摆脱灾害、永远平安。
可不得不承认的是,端午节是一个正在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
在城市中,它已经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速冻的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功,引发的一场“端午节保卫战”,总算让人们高度关注了一下这个节日,但“风波”过后,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
我们为什么淡忘了端午节?这和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关系。
作为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最初的形式和内容,和农事活动密不可分。
但随着乡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城市生活的高度现代化,农村持续的城镇化建设,农耕文明被工业文明取代成了必然结果。
城市中除了大厦就是街道,自然龙舟无处可划,城市建筑除了钢筋就是水泥,防盗门没有缝隙可以插艾草、挂菖蒲。
这样看来,吃粽子成为最便利、最快捷的过端午方式。
端午节的被遗忘和其他传统节日的没落,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节日的娱乐化程度不够。
除了清明等一些必须保持肃穆心态的节日,中国大多数的传统文化节日,都曾有过它狂欢的面孔,端午也是如此,由于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大人们对待传统节日,也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
大多数人知道端午节,愿意过端午节,但对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却没有多少想法——端午节所固有的文化符号,反而限定了端午节被发扬光大。
比如,想到端午节便会想到纪念屈原,但实际上在更古老的时代,便已经有不少关于过端午节的记载。
如何让端午节焕发活力,政府部门不能简单放假了事。
(选自《中国青年报》)1.下列对“淡忘了端午节”原因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端午节的诞生本与农事活动密不可分,农事活动的改变和进步必然导致端午节的内容与形式发生改变。
B.端午节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农耕文明日益被工业文明取代,端午节原有内涵也逐渐丧失存在的土壤。
C.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不再需要通过借过端午节来驱邪避疫,护佑摆脱灾害。
D.由于受到纪念屈原说的广泛影响,端午节被人们赋予了过于庄严的文化内涵,缺乏娱乐狂欢的色彩。
2.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端午节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是为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而诞生的。
B.端午节作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2005年被韩国抢先申报成功。
C.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造成了需要靠大空间来举办纪念活动的端午节无可挽救的没落。
D.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相关习俗的改变,使得端午节的内容和形式都变得日益单调。
3.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端午节产生于粗放经营的农耕文明时代,其纪念方式原本也带有大活动空间和慢节奏为主的特点。
B.端午节要想得到真正的复兴,除了应从娃娃抓起,大人们也应在诸如挂荷包、制弓箭方面以身作则。
C.端午节的原有的纪念形式与内容有些已经落后与时代,所以应该与时俱进,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D.端午节要重新焕发活力,不能仅靠民众的自发行为,政府部门必须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多管齐下。
二、古文阅读(88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30分)郭生,邑之东山人。
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
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
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
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
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见污本,问之。
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
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
讶曰:“狐似有意。
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
”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
比晓,又涂之。
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
”是岁,果入邑庠。
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
郭有抄本,爱惜臻至。
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
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
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
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
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
自是狐竟寂然。
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
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
满之为害如是夫!”注]①涴:弄脏。
②狃:因袭。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询问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友好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玩味D乃录入之洒点烦多者试之记载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A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自以为屡拔前茅,心气颇高B 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
于是渐不信狐。
CD 每市房中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生家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
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
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8分)①但以浓墨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②郭以是德狐,恒置允许黍,备狐啖饮。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29分)慕容垂妻段氏,字元妃,伪右光禄大夫仪之女也。
少而婉慧,有志操,常谓妹季妃曰:“我终不作凡人妻。
”季妃亦曰:“妹亦不为庸夫妇。
”邻人闻而笑之。
垂之称燕王,纳元妃为继室,遂有殊.宠。
伪范阳王德亦娉季妃焉。
姊妹俱为垂、德之妻,卒如其志。
垂既僭.位,拜为皇后。
垂立其子宝为太子也,元妃谓垂曰:“太子姿质雍容,柔而不断,承平则为仁明之主,处难则非济世之雄,陛下托之以大业,妾未见克.昌之美。
辽西、高阳二王,陛下儿之贤者,宜择一以树之。
赵王麟奸诈负气,常有轻太子之心,陛下一旦不讳,必有难作。
此陛下之家事,宜深图之。
”垂不纳。
宝及麟闻之,深以为恨。
其后元妃又言之,垂曰:“汝欲使我为晋献公乎?”元妃泣而退,告季妃曰:“太子不令群下所知而主上比吾为骊戎之女何其苦哉主上百年之后太子必亡社稷范阳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垂死,宝嗣伪位,遣麟逼元妃曰:“后常谓主上不能嗣守大统,今竟何如?宜早自裁,以全段氏。
”元妃怒曰:“汝兄弟尚逼杀母,安能保守社稷!吾岂惜死,念国灭不久耳。
”遂自杀。
宝议以元妃谋废嫡统,无母后之道,不宜成丧,群下咸.以为然。
伪中书令眭邃大言于朝曰:“子无废母之义,汉之安思阎后亲废顺帝,犹配飨安皇,先后言虚实尚未可知,宜依阎后故事。
”宝从之。
其后麟果作乱,宝亦被杀,德复僭称尊号,终如元妃之言。
(《晋书·慕容垂妻段氏》)【注释】①晋献公:春秋时晋国固君,因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死、逼逃了几个年长的儿子,导致晋国多年内乱。
②安思阎后:东汉安帝的皇后,安思是其谥号。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纳元妃为继室,遂有殊.宠殊:特别。
B.垂既僭.位,拜为皇后僭:超越本分。
C.妾未见克.昌之美克:克制。
D.群下咸.以为然咸:都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太子不令/群下所知而/主上比吾为骊戎之女/何其苦哉/主上百年之后/太子必亡社稷/范阳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B.太子不令群下所知/而主上比吾为骊戎之女/何其苦哉/主上百年之后/太子必亡/社稷范阳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C.太子不令群下所知/而主上比吾为骊戎之女/何其苦哉/庄上百年之后/太子必亡杜稷/范阳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D.太子不令/群下所知/而主上比吾为骊戎之女/何其苦哉/主上百年之后/太子必亡社稷/范阳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妃、季妃聪慧而有志向。
姐妹二人立志不嫁凡夫俗子,遭到邻居的嘲笑,最终二人分别嫁给了幕容垂和慕容德,实现了各自的愿望。
B.元妃为保全社稷敢于进言。
慕容垂册立太子一事,元妃持不同观点,她分析了几位皇子的特点,希望慕容垂能够改立太子,结果遭拒。
C.元妃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慕容垂引用晋献公与骊戎之女的典故意在警告元妃不要干预立太子的事,元妃很伤心,转而恳求妹妹挽救燕国。
D.元妃死后得以被按礼发丧。
慕容宝即位后,元妃被逼自尽,死后幸得伪中书令眭邃以汉代阎皇后的事进言,慕容宝才遵循旧例安排发丧。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7分)(1)赵王麟奸诈负气,常有轻太子之心,陛下一旦不讳,必有难作。
(2)宝议以元妃谋废嫡统,无母后之道,不宜成丧,群下咸以为然。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29分)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
出为湖广右参议。
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
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
岁侵,米价翔踊。
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
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
明年召拜户部尚书。
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