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共45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gě)支撑.(chēn) 箕.(jī)踞悄.(qiǎo)无声息B.青荇. (xìng) 颓.(tuí)圮骨髓. (suǐ) 檐.头(yán)C.长篙.(hāo)菲.(fěi)薄溯.(sù)流风雪载.(zài)途D.寂寥. (liáo) 青苔.(tái) 倾.泻(qǐng) 睚眦.(zì)必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怅廖廓苍茫大地峥嵘岁月书生意气B.浪遏飞舟五岭逶迤颓圮凄婉迷茫C.河畔星辉班斓笙箫天伦之乐D.青苔披荆斩棘扭怩窗扉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无论国际风云如何,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变。
②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大肆国家财产。
③去年江水泛滥的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变幻侵蚀由于B.变幻侵吞鉴于C.变换侵吞由于D.变换侵蚀鉴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B.如果台独分子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天伦之乐....。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参谋部通知:连长、指导员马上到团部开会,其他连的干部集合部队,准备出发。
B.我要为“希望工程”贡献我的一点力量,把爱心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让他们茁壮成长。
C.一辆大轿车牵引三台拖车,组成一组“荧光彩龙灯”,“彩龙”以时速40千米的速度上下飞旋。
D.09年秋学期开学,我校在教学上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进。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科学家开出对付“贪睡”的妙方阴沉沉的冬季往往让人们的情绪低落。
看看下列一些情形:在早晨的时候,起床要费很大的劲儿;对各种社会活动不感兴趣,许多事情仅仅是动一下念头,在动手做之前就退缩了;感觉生活暗淡,情绪忧郁。
如果你在冬天有这样一些情形,你可要警惕了,这说明你有可能是季节性情绪失调患者。
美国科学家发现,这种病症的产生是由于人体的生物钟与所处地区的地方时发生了脱离。
比如,在冬天,清晨日光照射量很少,人体的生理周期会由于日光量的变化而发生缓慢的改变,越来越与当地的地方时脱节。
这就是为什么在冬季清晨醒来时,许多人会感觉还没睡好。
而糟糕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起床。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人类的睡眠与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物质密切相关。
在人的间脑背面,有一个大小及形状近似豌豆的扁锥型结构,叫做松果体,它能分泌褪黑激素。
在人们晚上睡觉前的几个小时,是褪黑激素大量释放的时间段,激素让我们逐渐感到睡意,上床睡觉。
过一段时间之后,褪黑激素的分泌逐渐减少,到了清晨的时候,激素的分泌量最少。
褪黑激素的分泌和人类眼球接收的光线也有关系,光照强烈,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合成就会被抑制。
冬季的时候日照量少,因此褪黑激素的合成就比较多,会影响人们的睡眠和其他一些生理活动。
严重的时候,人体的生物钟会与当地时间逐渐脱离,生理周期被打乱,人们就成为了季节性情绪失调患者。
怎么克服这种讨厌的症状,让我们也能在冬季情绪良好,不会贪睡呢?吃抗抑郁的药物当然是一个办法,但是却不是个好办法。
既然光照减少是罪魁祸首,那么反过来,增加光照就成为治疗季节性情绪失调的妙方。
科学家发现,坚持每天早晨接受30分钟光度为1万勒克斯的特定光线(其明亮程度相当于晴朗的夏季白天的亮度)照射,就会让患者的情绪走上正轨,使其错误的生理周期逐渐恢复正常。
不过,由于不同的人的生理周期有差异,因此选择光照治疗的时间会各不相同。
如果你是个早睡者,那么在清晨,接受光照治疗的时间就会提前;而如果你是个夜猫子类型的人,显然光照治疗的最佳时间就该往后推。
光照治疗并不是让患者要对着光源看,只要能让人眼感受到环境中的合适亮度就可以了。
科学家甚至专门设计出了符合亮度要求的光源盒,在季节性情绪失调患者吃早餐或读早报的时间里,就可以用这个装置照射治疗,坐在椅子上工作的时候当然也同样有效。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有一个患者把光源盒安装在她的跑步机旁边的墙壁上,这样她在进行晨练的时候,就同时进行了光照治疗。
在阴沉沉的冬季,我们一样可以如春季那样朝气蓬勃!(节选自2006年10月《大科技•科学之谜》)6.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对付“贪睡”妙方的一项是()A、吃抗抑郁的药物。
B、增加光照治疗季节性情绪失调。
C、坚持每天早晨接受30分钟光度为1万勒克斯的特定光线照射。
D、许多事情仅仅是动一下念头,在动手做之前就退缩了。
7、下列对“褪黑激素”的有关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人们晚上睡觉前的几个小明,是褪黑激素大量释放的时间段B、褪黑激素的分泌和人类眼球接收的光线有关系C、光照强烈时,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合成也不会被抑制D、冬季的时候日照量少,因此褪黑激素的合成就比较多8.下面对“光照治疗”解说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是个早睡者,那么在清晨接受光照治疗的时间要推迟些.B、每个患者选择光照治疗的时间会各不相同,要因人而异。
C、光照治疗要让患者对着光源看才能有效。
D、光照治疗时,要让人眼感受到环境中的最大的亮度。
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9.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夜缒.而出 zhuìB.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juéC. 秦伯说. yuè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páng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C.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 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1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焉用亡郑以.陪邻君知其.难A. B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唯君图之.C D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2.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马之千里者B. 是寡人之过也C. 邻之厚,君之薄也D. 大王来何操13.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四.(6分,每题3分)14.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15.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路。
C."花香。
夜暖。
"一句四字,就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向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
D.诗的结句情深意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第Ⅱ卷(共105分)五、(20分)16.填空。
(11分,每空一分)(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3)满载一船星辉,(4)复为慷慨羽声,,。
(5)《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填体例)著作。
(6)惨象,;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7)“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的文言句式是(填属于何种倒装结构)(8)“项伯杀人,臣活之”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是17.翻译(9分,每句3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六、(20分)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诗的境界(有删改)朱光潜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
人生世相本来是纷繁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
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人生世相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
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
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
自然与艺术结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
诗与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
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
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
任举二短诗为例: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崔颢《长干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