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环境评价课程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校方企方设计地点设计时间目录第一章总论 (3)1.1项目由来1.2编制依据1.3评价适用标准1.4 环境保护目标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4)2.1工程内容及组成2.2工程占地面积2.3原辅材料消耗2.4环保费用概算2.5平面布置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3.1工艺流程简述3.2主要环境影响因素3.3主要污染工序3.4噪声污染源情况3.5主要的环境保护措施3.6清洁生产3.7总图布置的环保合理性分析3.8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第四章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0)4.1 自然环境简况4.2 社会环境简况第五章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思路 (11)第六章环境影响分析与预测 (11)6.1主要生态影响6.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6.3环境风险因素分析第七章保护措施 (16)7.1声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第八章结论 (16)8.1环境质量现状8.2环境影响8.3结论第一章总论1.1项目由来永安市谋成水泥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谋成公司)由香港信丰贸易公司独资设立,拟在永安市曹远镇坑边村建设年产80万吨水泥熟料、100万吨水泥的生产线。

项目由永安市发展计划局于2003年8月16日以永发经〔2003〕39号文批准立项。

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项目总投资2180万美元,全部以外汇投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谋成公司委托我所承担《永安市谋成水泥发展有限公司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我所派员进行现场踏勘后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作为报告书的编制依据。

1.2编制依据(1)《关于港商独资永安市谋成水泥发展有限公司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永发经〔2003〕39号(2)编制《永安市谋成水泥发展有限公司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委托书永安市谋成水泥发展有限公司 2003.09.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9)《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2001年01月(10)《永安市城市环境规划修编》永安市环境科学学会,厦门大学环境开心研究中心 2000年12月(11)《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国家经贸委1999年第6号令(12)《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国家经贸委1999年第16号令(13)《关于公布第一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淘汰工艺与设备名录的通知》国经贸资[1997]367号(14)《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2002年(15)《永安市谋成水泥发展有限公司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2003年10月(16)《永安市谋成水泥发展有限公司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福州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 2003.091.3评价适用标准(1)《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2)《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8068-2000(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1993(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1.4环境保护目标纳污水域益溪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厂址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区标准;厂址周围环境噪声参照执行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类标准。

第二章项目建设概况2.1工程内容及组成工程名称:日产25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工程地点:永安市曹远镇坑边村工程性质:新建生产工艺:预分解新型干法生产线生产规模:建设一条日产25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年产水泥熟料77.5万吨,年产水泥94万吨。

占地面积:10.92公顷项目总投资:2180万美元劳动定员:280人年工作时间:310天2.2工程占地面积本项目用地位于闽燕水泥集团曹岩水泥厂西南侧,主要为山坡地形,总用地面积约10.92公顷。

该场地属小丘陵地块,场地最大地形高差40米左右。

2.3原辅材料消耗表2-1 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2.4 环保费用概算该项目环保总投资见表2-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额的8.05%。

表2-2 环保治理设施投资估算表需要一定的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环保设施运行费用见表2-3。

表2-3 环保治理设施运行费用估算表谋成公司年环保设施运行费用235万元,占年销售成本的1.6%。

2.5平面布置根据工厂原燃料的来源、地形地貌、工艺流程、工程地质等因素进行总平面布置。

厂区按功能可分为下列几个区:(1) 原、燃料区原燃料区主要包括石灰石露天堆场、石灰石破碎、石灰石预均化堆场,粘土铁粉堆棚、粘土简易预均化,原煤堆棚、原煤破碎、原煤简易预均化。

石灰石露天堆场,石灰石破碎及石灰石预均化堆场位于厂区西北侧的山坡上,粘土铁粉堆棚、粘土简易预均化,原煤堆棚、原煤破碎、原煤简易预均化位于厂区西南侧,中间被一座小山包隔开。

(2) 主要生产区主生产区位于厂区的东南侧,是全厂生产的核心。

布置有原料粉磨、废气处理、生料均化库、烧成窑尾、窑中、窑头、熟料输送及储存、煤粉制备等车间。

在主要生产车间的周围还布置有紧密服务生产线的电气室、中控室、空压机房等车间。

(3) 成品区成品区主要包括水泥配料及粉磨、水泥库、水泥包装及袋装成品库。

在厂址东面有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公司的铁路专用线,在此基础上再扩建一股线路,作为熟料和水泥出厂的铁路专用线。

因此水泥包装和成品库布置于铁路边上,水泥和熟料分别通过斜槽和皮带输送至此发运。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工艺流程简述(1)原料破碎、预均化及配料石灰石由自卸汽车运输进厂后,卸入石灰石露天堆场,由铲车送入破碎机前受料斗中,经板式喂料机喂入———台锤式破碎机破碎,破碎机能力为400t/h。

破碎后的碎石经带式输送机送至Φ80m圆形石灰石预均化堆场,经过预均化的物料由胶带输送机送至原料配料站。

粘土及铁粉由自卸汽车运输进厂后存放在堆棚内。

铁粉经铲车送入受料斗中,由胶带输送机送至原料配料站;为防止堵料,影响生产,外购粘土水份控制在10%以内,粘土经铲车喂入受料斗中,由胶带输送机送到长形简易粘土预均化堆场进行预均化,预均化后的粘土由胶带输送机送至原料配料站。

原料配料站设有石灰石、粘土、铁粉三座配料库及一座备用库。

粘土库底设有板式喂料机以保证卸料,每座库底均设有—台定量给料秤,原料按一定配比要求准确配料后,由胶带输送机送至原料磨。

(2)原料粉磨及废气处理原料磨采用一台Φ4.6×(9.5+3.5)m中卸磨,物料烘干热源利用来自预热器的废气,配料计量后的石灰石、粘土、铁矿石混合原料,经胶带输送机送入中卸磨内进行烘干兼粉磨,出磨生料由斗式提升机送入高效选粉机分级,粗粉回磨再粉磨,合格细粉经空气输送斜槽、斗式提升机送入生料均化库内。

出选粉机废气由风机送入电收尘器净化。

出预热器的高温废气由高温风机将大部分废气送至原料磨,剩余废气经增湿塔降温后与来自原料磨的低温废气混合,再经电收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粉尘排放浓度小于80mg/M3。

由增湿塔及电收尘器收下的粉尘经链式输送机与来自原料磨的成品生料一起送入均化库内。

当原料磨停止运行时,窑尾高温废气由增湿塔增湿降温后,直接进入电收尘器,由增湿塔收集下来的窑灰直接送往生料入窑系统或生料均化库。

增湿塔喷水量将根据出口温度自动控制,使废气温度处于收尘器的允许范围内,废气经收尘器净化后由排风机排入大气。

(3)生料均化库、生料入窑喂料系统来自原料磨车间的生料和废气处理系统的回灰经空气输送斜槽送入一座Φ18m连续式生料均化库。

库内生料经多层重力切割和库中心室气力搅拌后,由库底卸料装置、空气输送斜槽送入生料称重仓,仓下设有由流量控制阀、固体流量计组成的喂料、计量系统,经计量后的生料由斗式提升机喂入窑尾预热器。

(4)烧成窑尾、窑中及窑头烧成窑尾采用五级旋风预热器和在线分解炉,生料进入预热器后,在自上向下逐级运动的同时,逐步预热、分解。

预热器具有较高的热效率,生料经过预热器和分解炉,碳酸钙大部分分解后,进入Φ4×60m回转窑进行煅烧。

分解炉所用热风来自窑头,因采用新型控制流篦式冷却机,三次风温可达850℃以上,更有利于煤粉的燃烧。

预热器出来的废气经高温风机送入废气处理系统。

出窑熟料进入水平推动篦式冷却机进行冷却,经篦式冷却机冷却后的熟料温度为65℃+环境温度。

大块熟料经篦式冷却机出料端的破碎机破碎后,由链斗输送机送往—座Φ32m熟料库。

熟料库侧设有一套熟汽车散装系统以满足散装熟料汽车外运的需要。

出篦式冷却机的冷却余风通过电收尘器净化后经风机排入大气。

3.2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本工程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污染物是粉尘,其次还有NOx、SO2、噪声及废水。

3.3主要污染工序a.原料粉磨及窑尾废气排放量为460000m3/h,含粉尘废气经高压静电除尘器处理后,由85m高度烟囱向大气排放,粉尘排放浓度80mg/M3;粉尘排放量为613.52kg/d,占生产线粉尘排放总量(1409.64 kg/d)的43.5%,其等标污染负荷排序第一,因而是全厂最主要的粉尘污染源。

b.烧成窑头废气排放量为315000m3/h,经高压静电除尘器处理后,由30米高烟囱排出废气,粉尘排放浓度100mg/M3,粉尘排放量为394.63 kg/d,占生产线粉尘排放总量的28.0%,等标污染负荷排序第二位。

c.水泥粉磨及输送废气排放量为140000m3/h。

含粉尘废气经袋式除尘器净化处理后,由25米高排气筒排出,粉尘排放浓度50 mg/M3,粉尘排放量为126.34 kg/d,占生产线粉尘排放总量的9.0%,等标污染负荷排序第三位。

d. 水泥配料废气排放量为8930m3/h。

含粉尘废气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由20米高排气筒向大气排放.粉尘排放浓度50 mg/M3,粉尘排放量为39.94 kg/d,占生产线粉尘排放总量2.8%,等标污染负荷位居第四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