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考查一、公路建设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五十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面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
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10年1月底完成。
问题:1、可能成为评价目的的有()A、对公路沿线的自然和社会概况和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B、对该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C、根据该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止措施,将环境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以达到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D、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主要必选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为环境保护设计及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2、评价可能用到的法律法规包括()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3、对于评价范围表述恰当的是()A、地表水环境:拟建公路跨越河流出上游100m、下游500m水域范围内B、大气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km范围C、声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000m范围,施工场地外缘1000m范围、料场1000m范围内D、陆生生态环境:包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的范围及此范围外的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和工程取、弃土场4、施工期噪声源可能包括()A、爆破B、挖掘机C、各种打桩机D、吊车、升降机5、评价方法的选取恰当的是()A、施工期施工噪声及粉尘、沥青烟污染及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主要采取类比分析方法B、运营期的交通噪声评价采用模式计算法C、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调查、叠图、类比分析等方法D、环境风险分析采用概率分析和敏感点地段水环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6、下列关于评价重点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工程对农田、植被的影响及公路切割阻断对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的影响为重点B、水土保持方案:以施工期取土场、弃土场、高填深挖路段带来的水土流失为重点C、水环境影响评价:以桥梁及隧道施工过程的水环境影响为重点D、声环境影响评价:以营运期交通噪声对沿线噪声敏感点的影响为重点7、下列关于工程或污染行为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环境:施工机械作业;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B、大气环境:施工挖方、填方、取土等工程行为;筑路材料运输;施工临时用地C、水环境:桥梁施工;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取、弃土场;危险品运输事故D、声环境:施工机械作业,筑路材料运输;交通噪声8、下列关于保护目标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环境:项目周围的矿藏资源B、大气环境:线路两侧的居民点C、水环境:有桥梁跨越的河段的水环境D、声环境:学校、医院和居民点9、对社会和景观环境叙述正确的是()A、社会环境:主要保护目标是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受拆迁影响的居民生活质量B、社会环境:污染行为是挖、填方工程及施工便道等C、景观环境:主要保护目标是周边风景区、名胜古迹D、景观环境:污染行为为公路服务区的建设10、对于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的简化方法正确的是()A、昼间选择最大不利情况进行预测B、假设所有的机械设备都在道路临近敏感点的路肩处作业C、夜间选择固定时段预测D、只选取一部分公路路段进行昼夜监测二、河流区域工程某河流区域规划工程包括该河排涝任务,按三年一遇标准设计,导污闸下承泄上游供水1000m3/s。
设计导污方案为:利用闸下8km处的一处临时挡水土坝(坝顶高程19m)将上游水位抬高后,右堤上建一座穿堤使上游来水经导污闸进入另一河。
本次设计对破损严重的堤坡进行整修,将局部坑洼不平的堤顶用土方填平,并形成拱度,以利排水。
用土方回填冲沟、塌坑并进行夯实,对局部坡度不够的堤防回填土方。
堤坡整修及堤顶整平土方工程量为31.29万立方米。
问题:1、工程的社会影响分析不包括()A、对河流防洪除涝能力的影响B、工程占地对农用生产的影响C、对社会经济影响D、对城区改造的影响2、对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废水中石油类含量高,若就地排放,会降低土壤肥力,改变土壤结构B、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石油类等C、随意排放施工产生的废水会破坏土壤结构和增加水土浑浊度D、施工期短,因此混凝土的生产对沿线水环境影响不大3、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A、施工对水环境影响B、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C、施工对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D、水土流失影响4、对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废弃污染源为施工车辆排放的废弃和施工开挖的粉尘B、施工机械的废气基本是以点源形式排放C、工程施工区地势平坦,不会引起局部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D、易形成扬尘的工区主要是砂、土料堆放场、弃土场和施工道路5、施工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废弃物包括围堰弃土、混凝土、浆砌石和砖块B、废弃物如随意堆放导致侵占土地C、废弃物如随意堆放破坏景观D、大风天气会使质量轻的废弃物带到空中,扩大污染范围6、对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噪声源主要为混凝土搅拌、土方开挖、机械振捣、打夯和机动车辆B、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可以定在300m内C、噪声敏感点的居民通过疏散可以降低声环境影响D、通过控制施工时段降低噪声影响7、对施工期水土流失表述正确的是()A、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以水力侵蚀为主B、裸露土层遇降雨和风沙天气易产生新的水土流失C、涵闸、涵管等穿堤建筑物需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进行防护D、水土流失的发生将造成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土地肥力降低,粮食产量下降8、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A、废水处理后尽量回用,可用于施工区绿化用水,交通道路洒水B、废水排入河中通过天然净化可以降低成本C、对于施工人员集中的施工区布置成套生活污水处理设备D、对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要统一排入市政管网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发现防尘防护用品以降低扬尘影响B、对袋式除尘器,加强除尘器的维护保养以降低大气污染C、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管理以降低大气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排放的机械设备以降低大气污染10、对于固体废弃物处置正确的是()A、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小型垃圾站B、生活垃圾每两天清运一次C、配备垃圾清运车一辆,安排工人负责垃圾的处理工作D、在弃渣区坡脚处开挖排水沟、修建拦挡墩三、垃圾填埋场工程某垃圾填埋场工程,占地50hm2,填埋有效库容400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15年。
填埋场采用斜坡作业法,垃圾按单元分层填埋,分格推平、压实、覆土、消毒。
垃圾填埋自库底45m标高开始,当填至垃圾坝顶70m标高时,按一定坡度逐层向库后区上升填埋,直至终场填到库尾150m标高。
主要构筑物包括垃圾坝、渗滤液收集系统(排渗导气系统)、截污坝、截洪系统、调蓄池和污水处理厂等。
同时设有管理生活区,包括环境监测站、办公楼、机修间、职工食堂、材料库等。
填埋场区内现有三条生产运输主要道路,并设有专门的环境监测站,负责监视填埋场运行对周围地下水、地表水、空气环境的污染动态,同时对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进行管理监测,以调控污水厂处理下效果。
问题:1、对于营运期填埋气体有哪些减缓措施?2、对于施工期空气环境污染有哪些减缓措施?3、施工噪声污染减缓措施有哪些?4、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减缓措施有哪些?5、项目的潜在风险有哪些?四、自来水厂本工程为自来水厂的扩建工程。
工程位于某河的北岸、四周为农田和交通公路,最近的村庄距离约500m,周围尚未发现有需要特殊保护的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等。
工程施工包括取水口工程、输水管线工程、水厂工程和输水管线工程。
厂区分为生产区、办公区和生产辅助区三部分。
生产区主要有加氯加药间、网格反应池、平流沉淀池、虹吸滤池、清水池、吸水井、二级泵房及高低压配电间等;生产辅助区包括机修间、管修棚、车库、仓库和堆棚等;办公区包括综合楼、化验室、门卫等。
问题:1、取水口工程应选取什么样的河段?2、对于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保护的国家相关规定是什么?3、在进行噪声影响评价时候最近的村庄是否应当作为敏感点?五、化工项目某轻烧镁项目工程以菱镁矿石为原料,采用煤气型轻烧镁窑生产工艺生产轻烧镁粉。
项目将新建20座煤气发生炉轻烧镁窑,年生产轻烧镁粉6万吨,工程总投资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万元。
厂区占地面积约9000m2,厂区内主要设施由厂房250 m2、轻烧窑650 m2、仓库2000 m2、配电室50 m2,总建筑面积约3000 m2。
厂区生产系统共设置两个生产车间,即烧结车间和粉碎车间,办公室、化验室、食堂及宿舍等位于该厂南侧30m远。
厂区附近无排水沟渠,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农田,用于农业灌溉。
厂区内建锅炉房,燃料为燃煤,高温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和烟尘等污染物。
营运期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烟气可能包含SO2、NO2、CO、H2S、CH4等气体。
项目处于山地之间,拟建项目厂址位于山谷地带的一片荒地,当地区域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季多西北风,常年主导风向为SE、NNW,年平均风速2.4m/s;年平均气温8.3℃,冬季平均气温-6.9℃;项目拟建地点三面环山,中间为荒地,乱石、杂草丛生。
西侧山坡上植被主要以人工针叶林为主,面积约200多亩;东侧山坡上植被品种较多,主要有榛材树、灌木、柞树等,其中柞树面积约480亩。
距厂址500m以外分布有农田,主要种植玉米。
距厂址南侧约2km的沟口处有水体,距厂址东北1km处有村庄,附近无名胜古迹等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问题:1、本项目的大气污染控制主要污染物是什么?控制的目的是什么?2、本项目水污染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控制的目的和保护对象分别是什么?3、噪声控制对象和保护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