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答题规范表达(经典)有实例

高考物理答题规范表达(经典)有实例


点的速度用 vA 就比用 v1 好;通过某相同点的
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 v1、第二次用 v2 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
3、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 依据,有的同学不明确应该说什么,往往将物理 解答过程变成了数学解答过程.答题时应该说些 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
(与答案不符的正负号的问题需要说明)
1 1 2 2 mAv0 (mA mB )v1 2 2
mAv0 mAvA mBvB

1 1 2 2 2 E mAv0 (mAv A mB vB ) 2 2
,并各给 1 分) 。 但如果④式不正确, 第一种必须有
mA mB m 才能各给 1 分;第二
写成 R 就算错。
③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
量,忌一字母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
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
④ 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 F,摩擦力用 f 表
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
误解.
⑤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 母本身小.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 如通过 A
说明: 改变 Rx , 设带电微粒在金属板间匀速通过时, 在此一定要说明电流不变才能给 1 分,例如: 板间电压为 U ,电场强度大小为 E 。 [1] 由②可知电流不变 U [2] 联立①或②式子 E „„„„„„⑥ (2 分) d [3] I Mg sin Bl
m g qE
„„„„„⑦ (2 分)
学生答题案例----广东2012年高考试题评析
问题诊断: M写成m,l 写成L,最后结果与答案不符的,结果分扣完。 约30%-40%的学生因符号弄错导致失分严重 (尽量用题目中的符号,答案必须全对才能拿满)
学生答题案例----广东2012年高考试题评析
问题诊断:
①l 写成d
②书写不要写连等式
学生答题案例----广东2012年高考试题评析
① 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 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多物体的有关 动量能量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 化问题).如对研究对象的说明,可采用“对物体 A”、“对A、B组成的系统”等简洁的形式。
3、必要的文字说明
② 对研究过程或状态的说明,如“物体从A到B的过
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如“运动到B点 时物体的速度为零”等简单明了的说法。 ③ 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如“设物体经P点时 的速度为VP”、“各量如图中所示”(在原理图上 标出各量) ④ 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如“以初速
种0分 (公式必须针对关键点)
学生答题案例----广东2012年高考试题评析
第(2)问:
⑥式直接写成 a g ,此式 0 分;但
v1 at1
„„„„⑤1 分 没用一
级公式
写成 a
(2m) g 2ma „„„„⑥1 分
f g ,此式给 1 分。 2m
(前提不可少) ⑧式可写成
„„„„„„„„„(4 分) „„„„„„„„„( 4 分)
说明:
说明:
B 2l 2 v 2 2 B l v F 若直接写 若直接写 ,没有中间过程, 2 R F 2 R ,没有
给 3 分 (式子仅本题成立,缺乏必要的过程) 给 3 分 (式子仅本题成立,缺乏
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2)解法 1:
⑤字母运算时,一些常量(重力加速度g,电子
电量e等)用数字(10m/s2 , 1.6×10-19 )替换
等。
⑥不对运算结果做必要的说明,如不指明功的
正负,不说明矢量的方向等。
⑦文字说明不用物理术语,用字母或符号来代
替。
三、如何规范解题
物理规范化解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思想、方法的规范化
(2)解题过程的规范化 (3)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
高考物理答题规范表达
规范答题 高分秘籍
高考对物理计算题的解答有明确的要求: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
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
和单位。”
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广东 2012 高考】35.(18 分)如图 17 所示,质量为 M 的导体棒 ab,垂直放 在相距为 l 的平行光滑金属轨道上。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 并处于磁感 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左侧是水平放置、 间距为 d 的平行金属板 R 和 Rx 分别表示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不计其 他电阻。 (1)调节 Rx=R,释放导体棒,当棒沿导轨匀速下滑时,求通过棒的电 流 I 及棒的速率 v。 (2)改变 Rx,待棒沿导轨再次匀速下 滑后,将质量为 m、带电量为+q 的微粒 水平射入金属板间,若它能匀速通过, 求此时的 Rx。
学生答题案例----广东2012年高考试题评析
问题诊断: ①角度弄错,学生缺乏规范化画图。
学生答题案例----广东2012年高考试题评析
问题诊断: ①电动势与电场强度混淆,题中用相同的符号表述不同的物理 量,带来表达与思维的混乱。
学生答题案例----广东2012年高考试题评析
问题诊断: ① 电压弄错
用其他字母;同一物理量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
的物理量用同一符号表示。
二、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③只写变形公式,不写原始公式;不善于先化
简方程而急于带入数据,步步计算,使解题过程繁
琐,易错。
④代入数据时不统一单位;算出结果不标明单 位;不按题目要求的单位或有效数字解答等。
二、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方向为正方向”
3、必要的文字说明
⑤ 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如“两物体 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 “木块恰好不从木板掉下,
两者速度相等”“小球刚好过最高点”
⑥ 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 物理状态.如“根据牛顿运动定律” “由动能定 理”等说法 ⑦ 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 析).如“WF为负值,所以F对物体做负功”等。
r t1 2 g
1 (2m) gl (2m)v12 „„„„⑧2 分 2
1 2 (2m)v1 (2m) gl „2 分 2
或 v1 2as, s l 或 v1 2al
2 2
„2 分 „2 分
2 2gl 1 r
„„„⑨
(公式正确无需说明) ⑩式如果没化简,不扣分; (代入最后结果比化简重要)
2、规范书写字母、符号
①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
时因为“v、r、ν ”不分,大小写“M、m”或
“L、l、”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
字母“ρ 、μ 、β 、η ”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 扣分已屡见不鲜。 ②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 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 r, 你若
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1)解法 1: 导体棒匀速下滑时:
l 明显写成 L 各扣一分(约 30%-40%)
说明: [1]若写 E IR ,I E0 , 最后答案含 2 R ,
rR
Mg sin BIl „„① (2 分)
解得: I
Mg sin „„② (1 分) Bl
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问题诊断: ① 思路清楚,公式书写错误。所有表述中缺摩擦因数。
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问题诊断: ① 公式书写错误。所有表述中缺位移。
二、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①缺少图示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卷面上通篇都 是公式和数字的罗列和堆砌。 ②符号使用混乱。不用题目给的字母,自己另
学生答题案例----广东2012年高考试题评析
【广东 2012 高考】36.(18 分)图 18(a)所示的装置中,小物块 A、B 质量均为 m,水平面上 PQ 段长为 l,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其余段光滑。初始时,挡板上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长为 r 的连杆位于图中虚线位置;A 紧靠滑杆(A、B 间距大于 2r) 。随后,连杆以角速度ω 匀速转动, 带动滑杆作水平运动,滑杆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 18(b)所示。A 在滑杆推动下运动,并在脱离 滑杆后与静止的 B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1)求 A 脱离滑杆时的速度 uo,及 A 与 B 碰撞过程的机械能损失Δ E。 (2)如果 AB 不能与弹簧相碰,设 AB 从 P 点到运动停止所用的时间为 t1,求ω 得取值范围,及 t1 与ω 的关系式。 (3)如果 AB 能与弹簧相碰,但不能返回道 P 点左侧,设每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 能为 Ep,求ω 的取值范围,及 Ep 与ω 的关系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
„„„④ (2 分)
联立②③④,得:
P I 2 2R 等同于④式,给 2 分
„⑤ (2 分)
v
2M g R sin B 2l 2
感悟:尽量用题目中的符号,大小写要书 写清晰,答案必须全对才能拿满分
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1)解法 2:
(1)解法 2:
Blv B 2l 2v2 2 F安 BIl Bl Blv Bl v F安 BIl Bl 2 R 2 R 2R 2 R
3、必要的文字说明
⑧ 对解题过程中必要的关联词的说明,如“解①② ③三式得:”、“将„„代入”等。
⑨ 文字说明要用物理术语,不要用字母或符号来代
问题诊断:
① M写成m ,l 写成d
学生答题案例----广东2012年高考试题评析
整个思路都是对的,就是M和 m弄错, l 写成L.非常可惜。
启示:规范表达,减少丢分
学生答题案例----广东2012年高考试题评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