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2 空城计》教案_22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2 空城计》教案_22

《空城计》第二课时详稿
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孔明的神机妙算、临危不惧等。

2、深入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丰满人物形象。

重点: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体会孔明的性格特点。

难点:
体会运用侧面描写能更为鲜明,更为突出的表现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齐读课题,进入本节课学习。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请齐读课题。

生:22.空城计
师:声音响亮,干净利落。

所谓“计”是指——
生:计策、计谋
师:解得好。

2、用“计”回顾故事请节。

师:这出空城计是孔明在什们情况下施的?
生:司马懿引大军兵临西城。

师: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孔明为何不带蜀军赶紧离开?
生:兵力悬殊太大。

师:何以见得?
生:司马懿大军十五万,而孔明身边只有一般文官,所引五千军,只剩二千五百在城中。

师:是呀,兵力悬殊如此之大,走,是走不远的,这就是小说的开端,也是故事的背景——兵临西城。

谁能围绕“计”把小说情节的发展、高潮、结局介绍一下。

点评:你真勇敢,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你是积极发言之星。

3、孩子们,我们根据故事情节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主要内容。

(《空城计》主要讲了司马懿率大军兵临西城,蜀国丞相孔明临危巧
施“空城计”,司马懿中计退兵而去,面对疑惑的众官孔明解释施计原因。


3、交流课文的主要人物。

师: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呢?
生:孔明
生:司马懿
(点评:是呀,这场战役就是孔明和司马懿之间的一次较量。


二、抓正面描写品孔明形象
师:你们认为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孔明)孔明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咱们进入今天第一回合的学习“抓正面描写,品孔明形象”。

1、自学课文,抓住描写孔明的句子,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请同学们认真听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用横线勾出直接描写孔明的句子,并在相应地方批注自己的感受。


2、自主学习,感受人物形象。

(咱们班的孩子学习习惯真好,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完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

)(有的同学真厉害,已经学完了,加油!)
3、学生交流汇报。

(师相机点评,写副板书)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师喜欢你们的学习态度。

勾出两处以上描写孔明句子的请举手(奖励自己一颗效率之星),在句子旁边进行批注的同学请举手,(再奖励自己一颗认真之星)。

师:谁来读一处你勾画的句子。

生:我勾画的句子是。

语言(详):
神态(详2)
师小结:本文抓住主人公孔明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刻画我们称它为正面描写,(板书正面描写)。

其实用侧面描写也可以帮助
我们感受文中主人公形象,咱们进入第二回合的学习”探计成之因,品侧面描写”。

四、探计成之因,品侧面描写。

1、找出体现孔明施计成功的相应地方。

师:孔明临危之际施的这出空城计,成功了吗?(成功了)
/孔明临危之际施的这出空城计大获成功呀!
师:课文哪个地方体现出来的,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生: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军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师:你有一双慧眼,一下子就找到了,你是智慧之星,请坐。

有一句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往往与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你们能分析一下司马懿中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生:生性多疑/刚愎自用/
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生性多疑?
生:“懿笑而不信”“懿看毕大疑”
师:毋庸置疑,就是因为司马懿生性多疑,所以他才会怀疑这座城此时只是一座表面的空城,判定必有埋伏,宜速退。

抽生感情朗读司马懿说的话。

师:话说司马懿也并非平庸之辈,他对孔明所施空城计的怀疑,难道就真是多余吗?
2、对比学习司马懿和孔明说的话,从侧面描写体会孔明知己知彼,
技高一筹,
(1)请同学们自己朗读司马懿和孔明说的这两段话,对比着读,思考,看看能不能发现有趣的方?
(2)生汇报相似的地方。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通过对比读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

生:司马懿说的话和孔明说得话很相似。

师:你真机智,好会观察,奖励一颗星星,请坐。

孩子,你们发现了吗,这两段话有好多相似之处呢。

请你们快速找出来,看看哪些地方相似?
生:。

师:非常好,你有一双慧眼。

/了不起,你也发现了一处。

/咱们班的孩子真会学习。

师:请男孩子读司马懿的话,女孩子读孔明的话,我们一处一处地读。

生对比读。

师:这样一对比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司马懿所想,孔明全都想到了。

师:看来孔明和司马懿一样,都十分了解对方——知彼(板书),不过孔明更高一筹,它不仅知彼,还知己,怪不得空城计能取得成功,这正所谓:
生:齐读——知己知彼,百胜百胜。

师:空城计真妙啊,这就是一场心理战呀。

更了不起的是施空城
计的人,从这一对比,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明?
生:这真是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师:这一次战役,孔明不费一兵一卒战胜了兵力强大的司马懿,靠的就是他的(生:智慧)呀,孩子们,如果生活中你们陷入困局你会如何走出困境。

生交流
师:看来智远远胜过于勇呀,《三国演义》这本书淋漓尽致地阐释了这一观点。

让我们齐读一首赞诗赞美这足智多谋的孔明:生:瑶琴三尺退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师:结尾处这首七言古诗概括了全文,这是章回体小说语言表达的特色之一。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两处对比描写,实际是作者借司马懿这一人物的描写衬托出孔明的——
(生:神机妙算)。

师: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从侧面表现出主人公性格特点,以使其形象鲜明突出,这样的写法被称为侧面描写。

(板书侧面描写)
师:像文中的司马懿,作家费大量的笔墨对他进行描写,就是想从侧面表现表现孔明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侧面描写深入感受人物的方法。

师:课文对司马懿描写是——侧面描写。

文中还有好几处他
人的描写,也从侧面表出孔明的性格特点,请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

(1)出示学习提示:(???交流小提示感觉不是很合理。


(2)小组学习,教师适时点拨。

(3)全班交流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得津津有味。

完成合作学习单的小组请举手(好,你们都可以得到一颗学习之星),在小组内分享交流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们,再次为自己画上一颗善于表达之星)。

师:哪一小组成员愿意分享你们的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展示合作学习。

点评:
(抓住众官的神态/语言描写对比衬托孔明形象,体会得不错,小组成员各得星星一颗。


师:孩子们,看来作者对众官的描写和司马懿的描写都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感受主人公孔明的形象。

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展现人物形象有什么好处,发现了吗?
生:可以使所要表现的中心人物形象更突出,更鲜明。

4、小结: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可以更突出,更鲜明地刻画主人公形象。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群文阅读的方式好,还是小练笔的方式好?)
1、学以致用,阅读《草船借箭》、《》、《》(待定)片段,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感受主人公形象。

2、汇报展示。

同学们,练习完成了吗?完成学习单的同学奖励学习之星一颗。

点评:
a.很好,看来你学会了这种方法,你是善于学习之星。

b.体会得很好,希望你能用到以后的阅读学习中,奖励一学习之星。

c.你的字写得真漂亮,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体会文中xxx的xxx,体会得真好。

奖励你一颗善于体会之星.
d.看来你很善于学习,学以致用,你是学以致用之星。

e我喜欢你的体会,说得头头是道,对文中人物的点评很到位,也奖励你一颗善于表达之星。

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精彩有趣,作家罗贯中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丰满人物形象的方法真好,这本书还有好多故事运用了这种方法,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外去读读。

3、孩子们,你们的学习能力真强,喜欢你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三个回合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用到阅读中,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感受文中主人公形象;用到习作中,可以让我们笔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更丰满。

孩子们,希望你们学以致用,把今天学习到的方法用到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