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力学课本答案 第一次课(1[1].5+0.5学时)实际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力学课本答案 第一次课(1[1].5+0.5学时)实际
+
Iy
− 2
Iz
cos2α
−
I yzsin2α
Iz1
=
Iy
+ 2
Iz
−
Iy
− 2
Iz
cos2α
+
I yzsin2α
I y1z1
=
Iy
− 2
Iz
sin2α
+
I yzcos2α
图形对过同一点的任意一 对垂直轴的惯性矩之和为 常数。即在轴转动时,其 惯性矩和保持不变。
∫ ( ) ∫ I y1 + I z1 = I y + I z =
n
Ai zCi
i =1 n
⎪ ⎪⎪ ⎬ ⎪ ⎪ ⎪
Ai
i =1
⎪ ⎪⎭
第II.2节
§II.2 惯性矩 极惯性矩 惯性积
惯性矩和极惯性矩
z
∫ I y =
z2dA > 0
A
-图形对 y 轴的惯性矩
y
dA
∫ Iz =
y2dA > 0
A
A
ρz
-图形对 z轴的惯性矩
O
y
∫ IP =
ρ2dA > 0
A
-图形对 O 点的极惯性矩
iy =
Iy A
-图形对 y 轴的惯性半径
iz =
I z -图形对 z 轴的惯性半径 A
§II.2 惯性矩 极惯性矩 惯性积
惯性矩和极惯性矩性质
∫ ∫ ∫ I y =
z 2dA
A
Iz =
y2dA
A
IP =
ρ 2dA
A
¾ 截面图形对不同坐标轴的惯性矩是 不同的,但惯性矩恒为正。量纲:L4
¾ 组合截面对某一轴的惯性矩等于各部 分对该轴的惯性矩之代数和。
∑ S z ∑ S y
= =
A1 yC1 A1 zC1
+ +
A2 A2
yC2 zC2
+ +
⋅⋅⋅+ ⋅⋅⋅+
An yCn An zCn
= =
i
n
i =1 n
=1
Ai yCi Ai zCi
⎫ ⎪⎪ ⎬ ⎪ ⎪⎭
n
⎫
∑ yC ∑∑∑ zC
= Sz A
= Sy A
= =
Ai yCi ⎪
i =1
⎪
n
Ai
i =1
z
y
dA
∫ Sz =
ydA
A
z
O
y
z —图形对于 z 轴的静矩
yC
A
C
zC
O
yC
=
Sz A
, zC
=
Sy A
y
— 截面图形形心坐标
返回
II.1 静矩和形心
静矩与形心坐标的关系
∫ S y =
zdA
A
S y = AzC
∫ Sz =
ydA
A
S z = AyC
¾ 已知静矩可以确定图形的形心坐标
¾ 已知图形的形心坐标可以确定静矩
返回
引言
实际构件的承载能力与变形形式有关,不同变形形式下的承载 能力,不仅与截面的大小有关,而且与截面的几何形状有关。
不同的分布内力系,组成不同的内力分量时,将涉及不同的几
何量。这些几何量不仅与截面的大小有关,而且与截面的几何形
状有关。
z τ dA
σ dA
∫ 拉伸:σx = const.
σ
A
xdA
=
FNx
σx
=
FNx A
扭转:
τ
=
Gγ
=
G
dϕ
dx
ρ
∫A(τ dA) ρ = T
∫ τ = T ρ IP
IP =
ρ 2dA
A
y
弯曲: σ x = Cy
∫ σ x
=
My Iz
Iz =
y 2dA
A
∫A(σxdA) y = M
返回
第II.1节
II.1 静矩和形心
定义
∫ S y =
zdA
A
—图形对于 y 轴的静矩
yCC00 ,zCC00 轴是图形的形心主惯性 轴图形对于yCC00 ,zCC00 轴的惯性矩称 为形心主惯性矩
对于任意一点(图形内或图形外)都 有主轴, 通过形心的主轴称为形心主惯性轴,图 形对形心主轴的惯性矩称为形心主惯性 矩。 工程计算中有意义的是形心主轴与形心 主矩。
zC0 zC
α0
C
y C0
附录II
附录II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为什么要研究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静矩和形心及其相互关系 惯性矩 极惯性矩 惯性积 平行移轴公式 转轴公式、主惯性轴与主惯性矩 确定组合图形的形心主轴和形心主矩的
方法
结论与讨论
第13.3节
引言
研究杆件的应力与变形,研究失效问题 以及强度、刚度、稳定问题,都要涉及到 与截面图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有关的量。 这些量统称为几何量,包括:形心、静矩、 惯性矩、惯性半径、极惯性矩、惯性积、主 轴等。
+ 2
Iz
±
⎛ ⎜ ⎝
Iy
− 2
Iz
⎞2 ⎟ ⎠
+
I
2 yz
I y1
=
Iy
+ 2
Iz
+
Iy
− 2
Iz
cos2α
−
I yzsin2α
Iz1
=
Iy
+ 2
Iz
−
Iy
− 2
Iz
cos2α
+
I yzsin2α
II.4.2 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
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矩
∫ I = yC0zC0 A yC0zC0dA = 0
⎫ ⎪⎪ ⎬
I y1z1 = I yz + abA⎪⎪⎭
§II.3 平行移轴公式
平行移轴公式
z
zC
I y = I yc + a2 A Iz = Izc + b2 A I yz = I yczc + abA b
A
¾ 因为面积及包含a2、b2的项恒为正,故
C
yC
自形心轴移至与之平行的任意轴,惯性矩
a
总是增加的。
已知: Iy、Iz、Iyz
求: Iy1、Iz1、Iy1z1
∫ I y1 = A z12d A
∫ I z1 =
A
y
2 1
d
A
∫ I y1 z1 = A y1 z1d A
y1=y+b , z1=z+a
z1
z
y1
y
dA
z
O
z1
a O´
b
A
y
y1
§II.3 平行移轴公式
平行移轴公式
已知: Iy、Iz、Iyz
z0 z
y
α0
y0
O
dA
z
z0
α0
y0 y
y00,z00 轴是图形的主惯性轴,简称主轴 图形对于主轴的惯性矩I y0 , I z0 称为主惯性矩
II.4.2 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
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 任意平面图形上的任意点 O(图形内或图形外)都 有主轴,即过该点存在坐 标系y0 Oz0,满足
∫ I = y0 z0 A y 0 z 0 d A = 0
dA
z
¾ Iyz的数值可正、可负、可为零。
O
y
量纲:L4
¾ 当 y ,z 轴中有一个是图形的对称轴时,
图形对这一对坐标的惯性积 Iyz 恒为零
例题II.1
z
dA
dr
r C
d
已知:圆截面直径d 求:Iy, Iz
dA = 2πrdr
∫ I y
= Iz
=
IP 2
=1 2
d
2 r 2dA
0
y
∫ = 1
d 2
r2
(2πr )dr
=
πd 4
20
64
IP
=
πd 4 32
例题II.2
z
dA
dz
已知:矩形截面b× h
dA z
h
求:Iy, Iz
C y dy
y
Iy
=
bh3 12
Iz
=
hb3 12
b
第II.3节
§II.3 平行移轴公式
平行移轴公式
移轴定理是指图形对于互相平行轴的惯性矩、惯性积 之间的关系。即通过已知图形对于一对坐标的惯性矩、惯 性积,求图形对另一对坐标的惯性矩与惯性积。
∫ yC
=
Sz A
=
ydA
A
A
z
∫ zC
=
Sy A
=
zdA
A
A
y
dA
C(yC zC) z
O
y
¾ 截面图形对不同的坐标轴静矩是不同的。 z
静矩的数值可正、可负、可为零。 A
zC
量纲为长度的三次方。 ¾ 截面图形对形心轴的静矩等于零。
C O
yC
y
S yC = 0, SzC = 0
II.1 静矩和形心
组合图形的形心坐标
z z0
y
α0
y0
dA
z
z0
α0
y0
O
y
主轴的方位由α0确定,α0满足下式
I y0z0
=
Iy
− Iz 2
sin2α0
+
I yzcos2α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