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平声●仄声◎可平可仄△押平韵▲押仄韵1【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十六字令[毛泽东]2【忆江南】也叫望江南,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乐府杂录》谓此调本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后改此名。
但玄宗时教坊已有此曲。
白居易依其调作《忆江南词》,始名《忆江南》。
又名《梦江南》、《江南好》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皆平韵。
南唐冯延巳所作,双调五十九字,平仄换叶,为变体。
○◎●,◎●●○△。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唐五代·白居易]3【捣练子】以咏捣练而得名。
又名《杵声齐》、《深院月》等。
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三十八字,皆平韵。
○●●,●○△,◎●○○◎●△。
◎●◎○○●●,●○◎●●○△。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秋闺[李煜(南唐后主)]4【忆王孙】又名《豆叶黄》、《忆君王》等。
单调三十一字,平韵。
另一体又名《怨王孙》,双调五十四字,仄韵。
◎○◎●●○△,◎●○○◎●△。
◎●○○◎●△。
●○△,◎●○○◎●△。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忆王孙·春闺[秦观]5【调笑令】出于唐人酒筵小曲。
又名《宫中调笑》、《转应曲》等。
单调。
分两体:一体为三十二字,平仄韵换叶。
起句二字重叠,如韦应物"胡马,胡马"一首;又一体仄韵三十八字,词之前用七言古诗八句,并以诗的末句二字,为词的首句二字,用于北宋"转踏"中。
○▲,○▲,●◎◎○○▲。
◎○◎●○△,◎●○○●△。
○▲,○▲,◎●◎○◎▲。
渔父。
渔父。
江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
红酒白鱼暮归。
归暮。
归暮。
长笛一声何处。
调笑令[宋·苏轼]6【如梦令】原名《忆仙姿》,相传为后唐庄宗自制曲,中有"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句,苏轼为改今名。
又名《宴桃源》等。
单调三十三字,仄韵。
其复加一叠为双调者名《如意令》。
◎●◎○◎▲,◎●◎○◎▲。
◎●●○○,◎●◎○◎▲。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北宋·李清照]7【长相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因梁陈乐府《长相思》而得名。
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
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二叠韵。
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体,双调四十四字,平韵,字句格律与前者全异,当是同名异曲。
宋人演为《长相思慢》,双调一百零三字,或一百零四字,平韵。
●◎△,●◎△,◎●○○◎●△,◎○◎●△。
●○△,●○△,◎●○○◎●△,●○○●△。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别情[白居易]8【相见欢】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又名《秋夜月》、《上西楼》、《乌夜啼》等。
双调三十六字,上阕平韵,下阕两仄韵两平韵,亦有通篇皆押平韵者。
◎○◎●○△,●○△,◎●◎○、○●●○△。
●◎▲,◎○▲,●○△。
◎●◎○、○●●○△。
江头绿暗红稀。
燕交飞。
忽到当年行处、恨依依。
洒清泪。
叹人事。
与心违。
满酌玉壶花露、送春归。
相见欢·上西楼[宋·陆游]9【醉太平】又名《凌波曲》、《四字令》等。
双调三十八字,平韵。
另有四十五字仄韵及四十六字平仄韵互协二体。
○○●△,○○●△。
◎○◎●○△,●○○●△。
○○●△,○○●△。
◎○◎●○△,●○○●△。
情高意真,眉长鬓青。
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醉太平·闺情[刘过]10【点绛唇】因南朝江淹诗有"明珠点绛唇"句,故名。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双阕四十一字,仄韵。
●●○○,◎○◎●○○▲。
●○○▲,◎●○○▲。
◎●○○,◎●○○▲。
○○▲,●○○▲,◎●○○▲。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
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
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点绛唇·闺情[曾允元]11【昭君怨】又名《洛妃怨》等。
双调四十字,两仄韵两平韵。
◎●◎○◎▲,◎●◎○◎▲。
◎●●○△,◎○△。
◎●◎○◎▲,◎●◎○◎▲。
◎●●○△,◎○△。
人面不如花面。
花到开时重见。
独倚小阑干。
许多山。
落叶西风时候。
人共青山都瘦。
说道梦阳台。
几曾来。
*昭君怨[宋·辛弃疾]12【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又名《陌上郎》、《绿罗裙》等。
韦应物曾作此词,已佚,存词以唐末韩偓所作为最早,敦煌曲子词中亦有此调。
双调四十字,仄韵。
按"查"字一说即"楂"或"槎"字之误。
◎○○●○,◎●○○▲。
◎●●○○,◎●○○▲。
◎○○●○,◎●○○▲。
◎●●○○,◎●○○▲。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
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
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生查子·愁风月[宋·贺铸]13【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
◎○◎●●○△。
◎○◎●●○△。
◎●○○○●●。
◎○◎●●○△。
◎○◎●●○△。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
*浣溪沙[唐·杜甫]14【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亦作《菩萨鬘》。
《杜阳杂编》称唐宣宗时,女蛮国来聘,见其高髻金冠,缨络被体,号为菩萨蛮队,当时优人遂制此曲。
此说不可信。
据《教坊记》载,开元年间已有《菩萨蛮》曲名。
今人或以为"骠苴蛮"之异译,其调乃缅甸古乐。
又名《重叠金》、《子夜歌》等。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
◎●◎○△,◎○○●△。
◎○○●▲,◎●◎○▲。
◎●●○△,◎○◎●△。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菩萨蛮·闺情[李白]15【卜算子】又名《缺月挂疏桐》、《百尺楼》、《眉峰碧》等。
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另有《卜算子慢》,八十九字或九十三字。
仄韵。
◎●●○○,◎●○○▲。
◎●○○●●○,◎●○○▲。
◎●●○○,◎●○○▲。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别意[王观]16【采桑子】唐教坊大曲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用为词牌。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
双调四十四字,平韵。
又有《添字采桑子》,四十八字或五十四字;《促拍采桑子》,五十字;《摊破采桑子》,六十字;皆双调平韵。
宋词另有《采桑子慢》,一名《丑奴儿慢》等,双调九十字,有平韵、仄韵二体,上半阕多用一叶韵。
◎○◎●○○●,◎●○△,◎●○△,◎●○○◎●△。
◎○◎●○○●,◎●○△,◎●○△,◎●○○◎●△。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采桑子[宋·苏轼]17【减字木兰花】简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即就宋词《木兰花》的一、三、五、七句各减三字。
上下阕各二句仄韵转二句平韵。
又有《偷声木兰花》,即就宋词《木兰花》的第三、第七句各减三字,平仄转韵和《减字木兰花》同。
◎○◎▲,◎●◎○○●▲。
◎●○△,◎●○○◎●△。
◎○◎▲,◎●◎○○●▲。
◎●○△,◎●○○◎●△。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减字木兰花·春情[王安国]18【诉衷情】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三十三字,平韵、仄韵互用。
双调有四十一字(又名《桃花水》)、四十四字、四十五字三体,平韵。
另有《诉衷情近》,双调七十五字,仄韵。
◎○◎●●○△,◎●●○△。
◎○◎●○◎,◎●●、●○△。
○●●,●○△,●○△。
●○○●,●●○○,◎●○△。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光,易成伤。
未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诉衷情·眉意[欧阳修]19【好事近】又名《钓船笛》、《翠圆枝》等。
双调四十五字,仄韵。
◎●●○○,◎●◎○○▲。
◎●◎○○●,●○○○▲。
一弄醒心弦,情在两山斜叠。
弹到古人愁处,有真珠承睫。
使君来去本无心,休泪界红颊。
自恨老来憎酒,负十分金叶。
*好事近[宋·黄庭坚]20【谒金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又名《空相忆》、《花自落》等。
双调四十五字,仄韵。
○◎▲,◎●◎○○▲。
◎●◎○○●▲,◎○○●▲。
◎●◎○◎▲,◎●◎○○▲。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谒金门·春闺[冯延巳]21【画堂春】双调,平韵,有四十六字至四十九字四体。
◎●◎○◎●,◎○◎●○△。
◎○◎●●○△,◎●○△。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画堂春·本意[黄庭坚]22【荆州亭】双调四十六字,压仄韵◎●◎○◎▲,◎●◎○◎▲。
◎●●○○,◎●◎○◎▲。
◎●◎○◎▲,◎●◎○◎▲。
◎●●○○,◎●◎○◎▲。
帘卷曲栏独倚,江展暮云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雪花乱委,扑漉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荆州亭·题柱吴城[小龙女]23【误佳期】双调四十六字,压仄韵。
◎●◎○○▲,◎●◎○●▲。
◎○◎●●○○,●●○○▲。
◎●●○○,◎●○○▲。
◎○◎●●○○,●●○○▲。
寒气暗侵帘幕,孤负芳春小约。
庭梅开遍不归来,直恁心情恶。
独抱影儿眠,背看灯花落。
待他重与画眉时,细数郎轻薄。
*误佳期·闺怨[汪懋麟]24【清平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等。
双调四十六字。
上阕押仄韵,下阕换平韵。
亦有全押仄韵者。
○○◎▲,◎●○○▲。
◎●◎○○◎▲,◎●◎○◎▲。
◎○◎●○△,◎○◎●○△。
◎●◎○◎●,◎○◎●○△。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换平韵)除非问取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