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检验常规

药品检验常规

药品检验常规质量检验工作程序1. 供试品的取样常规:(1)原辅料、中间体、成品取样由质检人员进行(2)取样原则:1)原辅料、中间体、成品按批取样。

2)当一批的件数n)≤3时,每件取样。

3)当一批的件数(n)4≤n≤300时,按n1/2+1件取样。

4)当一批的件数n>300时,按n1/2/2+1件取样。

(3)取样环境:有洁净级别要求的,要在相同条件下取样。

取样容器要清洁干燥。

(4)取样量应取该品种全检量的三倍。

(5)取样人员应认真负责,取样时应先检查品名、批号、数量、包装情况与请验单相符方可取样,原辅料应注明产地。

2. 检验一般步骤:按供试品项下的质量标准依次检验,一般主要检验项目有:(1)性状:按质量标准内容检查。

(2)鉴别:一般由一组试验组成,应依次检查。

(3)检查:片剂一般检查重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含量均匀度、水分等项目。

注射液:一般检查PH值、重金属、氯化物、澄明度、颜色、不溶性微粒、热原、异常毒性、无菌等项目。

口服和外用制剂:需做微生物限度检查。

原辅料按质量标准检查项下依次检查。

(4)含量测定:按质量标准规定进行检验。

3. 制药工艺用水1) 性状:按质量标准规定检查。

2) 检查:酸碱度、氯化物、硫酸盐、钙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氨、重金属等项目。

(3)工艺用水监护原则1) 工艺用水的水质要定期检查,一般纯水每两小时在制水工序抽样检查部分项目一次,注射用水至少每月全检一次。

2) 在室温储存输送纯水,注射用水的设备、管道及静止管道(24小时不流动者)应每周清洗、灭菌一次。

并按《中国药典》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容量分析常规1. 容量分析的特点和主要方法:(1)容量分析是根据一种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定液和被测物质完全作用时所消耗的体积,来计算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是通过“滴定”实现。

滴定的终点是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的转变点来控制的。

容量分析以滴定和读取消耗的体积等简便步骤,代替重量分析中沉淀的过滤、洗涤、灼烧等一系列繁杂手续,简便、省时,而且使用的仪器又很普通。

容量分析通常用于测定高含量或中含量组分,也可用于测定微量组分。

容量分析比较准确,一般情况下,测定相对误差达0.1%左右。

(2)根据滴定液和被测物质发生的反应类型和介质的不同,可将容量分析法分为下列几类:1)中和法:是利用中和反应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它所依据的反应是:H++OH-→ H2O中和法可用酸作滴定液测定碱,也可用碱作滴定液测定酸。

2)容量沉淀法:是利用滴定液和被测物质生成沉淀的容量分析方法。

如用硝酸银滴定液测定卤化物的含量。

Ag++X-→ AgX↓3)络合滴定法:是利用滴定液和被测物质形成络合物的分析方法。

4)氧化还原法: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容量分析方法。

氧化还原法可分为铈量法、碘量法、溴酸钾法、高锰酸钾法、高碘酸钾法及亚硝酸钠法。

5)非水溶液滴定法。

2. 滴定液的基本要求:(1)简述:1)滴定液系指在容量分析中用于滴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标准溶液,具有准确的浓度。

2)滴定液的浓度以“mol/L”表示,其基本单元应根据药典规定。

3)滴定液的浓度值与其名义值之比,称为“F”值,常用于容量分析中的计算。

4)本法适用于《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2)仪器与用具:分析天平:其分度值应为0.1mg或小于0.1mg;毫克组砝码需经校正,并列有校正表备用。

10、25和50ml滴定管应附有该滴定管的校正曲线或校正值。

10、15、20和25ml移液管其真实容量应经校准,并附有校正值。

250ml和1000ml量瓶应符合国家标准,或附有校正值。

(3)试药与试液;均应按照《中国药典》附录“滴定液”项下的规定取用。

基准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与领用。

(4)配制:根据《中国药典》附录中各滴定液项的要求配制。

(5)标定:“标定”系指根据规定的方法,用基准物质或已标定的滴定液准确测定滴定液浓度(mol/L)的操作过程;应严格遵照药典中各该滴定液项下的方法进行标定,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工作中所有分析天平及有其砝码、滴定管、量瓶和移液管等,均应经过检定合格;其校正值与原标示值之比大于0.05%时,应在计算中采用校正值予以补偿。

标定工作宜在室温(10~30℃)下进行,并应在记录中注明标定时的室内温度。

所用基准物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取用时应先用码脑乳钵研细,并按规定条件干燥,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后,精密称取(精确至•4~5位数),易引湿性的基准物质宜采用“减量法”进行称重。

如系以另一已标定的滴定液作为标准溶液,通过“比较”进行标定,则该另一已标定的滴定液的取用应为精密量取(精确至0.01ml),用量除另有规定外应等于或大于20ml,其浓度亦应按药典规定准确标定。

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选用适宜容量的滴管;滴定管应洁净,玻璃活塞应密合、旋转自如,盛装滴定液前,应先用少量滴定液淋洗3次,盛装滴定液后,宜用小烧杯覆盖管口。

标定中,滴定液应从滴定管的起始刻度开始;滴定液的消耗量,除另有特殊规定处,应大于20ml,读数应估计到0.01ml。

标定中的空白试验,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和滴定所得的结果。

标定工作应由初标者(一般为配制者)和复标者在相同条件下各作平行试验3份;各项原始数据经校正后,根据计算公式分别进行计算;3份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偏差,除另有规定外,不得大于0.1%;初标平均值和复标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也不得大于0.1%;标定结果按初、复标的平均值计算,取四位有效数字。

直接法配制的滴定液,其浓度应按配制时基准物质的取用量(准确至4~5位数)与量瓶的容量以及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最终取四位有效数字。

临用前按稀释法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滴定液,除另有规定外,其浓度可按原滴定液(浓度等于或大于0.1mol/L•)的标定浓度与取用量(加校正值),及最终稀释成的容量(加校正值),计算而得。

仪器分析常规1. pH值测定法:(1)pH值测定法是测定药品水溶液氢离子浓度的一种方法,是药品检查项下采用较多和重要的指标之一。

pH值就是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以每升中克离子计算)的负对数。

在25℃时,水溶液的pH值等于7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每1升溶液中有1摩尔氢离子时,pH=0。

每1升溶液中有1摩尔氢氧离子时,pH=14。

(2)仪器与性能测试:电位法测定pH值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由水溶液和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与pH值的规律,pH计主要包括电极和测定计(电位计)两个部分,最常用的电极为甘汞电极和玻璃电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pH计属于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

常用的pH计应按JJG-119-84“实验室pH(酸度)计检定规程”进行检定。

药典规定的pH计必须符合该规程规定的0.1级或更精确的级别。

使用时应同时用不少于两种PH•标准缓冲液检查仪器,供试液的pH值应该在这两种标准缓冲液pH值之间。

(3)样品测定操作法:根据《中国药典》要求,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测定。

2. 旋光度测定法:旋光度测定法主要用于药典品种性状项下比旋度的测定,或一些制剂的含量测定。

(1)比旋度测定:按各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在规定的温度和放置时间内测定,测定前首先应将室温调至规定温度,然后用配制供试品的空白溶液校正零点或测定停点,以便扣除零点。

药典常用测定比旋度的溶液多为水溶液,有时也用稀释的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试液,或有机溶剂如乙醇、氯仿、二氧六环等溶液,主要是按照供试品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决定。

药典配制溶液的浓度大都根据药品的比旋度大小,使配成的测定液旋光度一般应在左旋或右旋2~8℃范围,测定值太小,在读取旋光度时容易造成误差,且在称量上也易产生误差,一些溶解度小的可以例外。

用旋光法作含量测定时应当称取2份做平行试验。

装入测定溶液时应避免产生气泡,旋紧测试管两端螺帽时,不应用力过大以免产生应力,造成误差,测定旋光度应重复读取3次,取平均值,按规定公式计算结果。

(2)用旋光法测定供试品的含量测定时要求按照各该品种含量测定项下规定操作,配制浓度太大或太小,有时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其它操作可参考比旋度测定法。

3.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的特定波长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收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

样品测定的方法(1)吸收系数测定(形状项下)按各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在规定的波长测定其吸收度。

并计算吸收系数,应符合规定范围。

(2)鉴别及检查按各该品种项下的规定,测定供试品溶液在有关波长处的最大及最小吸收,有的并须测定其各最大吸收峰值或最大吸收与最小吸收的比值,均应符合规定。

(3)含量测定:1)对照品比较法:按各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对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测成分的量应为供试品溶液中被测成分标示量的(100±10)%以内,用同一溶剂,•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吸收度。

2)吸收系数法:按各该品种项下配制供试品溶液,在规定的波长及该波长±1nm 处测定其吸收度,按各品种在规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计算含量。

采用吸收系数法应对仪器进行校正后测定,如为测定新品种的吸收系数,须按“吸收系数测定法”的规定进行。

3)计算分光光度法采用计算分光光度法的品种,应严格按各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进行,用本法时应注意:有一些吸收度是在供试品或其成分吸收曲线的上升或下降陡坡部测定,影响精度的因素较多,故应仔细操作,尽量使测定供试品和对照品的条件一致,若该品种不用对照品,则应在测定前对仪器作仔细的校正和检定。

生物测定法1. 热原检查法: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情况,以判定供试品中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1)检查法选符合规定的家兔,停止给饲料和水,称重后置于家兔固定盒至少1小时。

每隔30分钟或1小时测量家兔体温1次,一般测量2次,两次体温之差不得超过0.2℃以此量次体温的平均值作为该兔的正常体温。

当日使用的家兔,正常体温应在38.2~39.6℃范围内,且各兔间相差不得超过1℃。

每个供试品用家兔3只,在测定体温正常后15分钟内给药。

供试品的剂量应按各该药项下的规定给药。

供试品配制完毕后,应在15分钟内注射于家兔体内。

给药后每隔30分钟测量体温1次,共6次。

(2)温差计算注药后,以6次测得体温中的最高值减去正常体温,为该兔体温的升高度值,如6次体温均低于正常体温,则升温度数以“0”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