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国大陆对香港判例制度的借鉴【摘要】我国香港地区承袭英国的法律传统,隶属普通法系,遵循先例是其基本原则,判例的大量使用对其司法制度的发展,法治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从香港判例制度特点出发,探讨我国判例制度建立的可行性,并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判例制度的设想。
【关键词】判例;借鉴;特色
一、香港判例制度
香港受英美法系的影响,判例法是其法的渊源。
遵循先例是判例法的基本原则,香港判例主要有英国判例和香港本地判例。
香港回归前,只有英国上议院和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的判例对香港具有约束力。
香港回国后,香港上议院和司法委员会的判例对香港不具有约束力,香港终审法院判例效力最高。
[1,2]
判例表现形式。
遵循先例又称区别技术,法官在审理案件中要区别判决中的判决理由和附带意见,或者成为法律原则的法官意见。
判决理由是判决的必要根据,构成判例的规范,其有约束力权威。
附带意见不是判决的必要根据,其价值仅是有说服力。
[3]判例中只有原则和规则才是特定判例,但判决中并不明确指出,有赖法官在审理其具体案件中依技术寻找。
判例创制主体。
香港回归后,其判例的创制主体包括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其中终审法院的判例效力最高,高等法院的判例效力
次之,在高等法院中,上诉庭的判例效力高于原诉庭。
判例创制程序。
香港地区判例是司法运作的结果,是在司法活动中自然产生的,是判例法适用方法所决定的。
判例创制权限。
香港判例创制权限直接体现在法官造法上。
即香港地区的法官不仅可以适用法律,也可通过具体判例创制法律。
判例适用范围。
香港终审法院,高等法院所作出的判决对下级法院都有拘束力,故香港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作出的判决都可援引为判例。
[2]
判例的变更程序。
香港法院原则上遵循先例,但基于法律现象的多样性变化性,判例的变更成为必然。
实践中,通过法官创造性运用和解释法律对先例运用区别技术予以实现。
二、我国借鉴判例制度的必要性
目前来看,成文法国家援引判例制度已成必然趋。
借鉴香港判例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已经成为时代需求。
(一)判例制度能克服成文法的固有缺陷
法律以成文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就要得到“普遍的顺从”,“法律一旦被制定就已经过时”,成文法的滞后性必然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困境。
而判例制度则是根据社会生活出现的鲜活案例,对其适用法律予以解释补充,提出原则和规则,其更具有灵活性,能弥补成文法的缺陷。
(二)判例制度能统一执法标准有利公正价值的实现
判例一旦被确立后,对其下级法院审判相同类似案件具有权威性的拘束力,能统一执法标准,避免同案不同判等有损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的现象出现,以保证刑事审判最大程度上实现公正。
(三)有利于法律的监督和法治的宣传
判例确定后即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公布,便于社会大众知悉判例的原则和规则,利于法律的宣传,同时利于人民大众新闻媒体等对法院工作的监督。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
借鉴香港判例制度,应立足我国实际,坚持成文法的基础上,吸收判例制度的优点,构建中国特色的有限的判例制度。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确立判例制度的地位要建立我国的判例制度,首先必须确立判例制度的地位,基于我国是成文法的实际,判例制度只能作为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补充,其地位应接近于法律解释。
在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或法律有空白漏洞时起补充作用,也即在此种情况下可援引判例,当然,必须赋予判例的法律拘束力和权威性。
(二)判例制度的创制主体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
借鉴香港地区判例制度的创制主体有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
鉴于我国法院法官素质层次不齐且最高人民法院处于法院审判系统
的顶端,具有之高权威性,有权作出司法解释,故我国的判例制度的创制主体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从而也能保证判例和司法解释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法律效力。
1.严格判例法确立的实体条件
首先,应严格符合判例的条件:该判例确立的精神和内容必须合宪合法;必须是现行法律条文明确规定的;不得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4]对判例的选择应限于法律规定不明时对法律作出的解释,或法律存在漏洞时运用法律原则进行裁决的案例。
其次,改革裁判文书的写作方式。
鉴于我国法院在判决书制作中往往不重视说理释法过程,以致法院判决说服力往往不足,难以达到息讼服判的效果。
2.严格判例法的程序条件
首先,严格判例法的创制程序,由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专门的判例创制机构,负责案例的收集和对判例合宪性合法性及可行性的审查和核准。
将收集的判例交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表决通过,认可后可成为判例,对于判例进行分门别类,结集出版发行。
其次,严格判例的变更程序。
社会的变迁导致判例的变更成为必然。
最高人民法院根据下级法院上报的案例,选择填补法律空白,解释法律原则的案例作为新的案例,以取代先前不合时宜的案例。
不得不说明的是,对于判例的变更和废止只能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并依严格的程序进行。
最后,严格判例的监督制度。
借鉴英美法系最高院有违宪审查权,我国的判例制度应最高人民检察院有违宪审查权。
基于检察院对法院工作具有指导监督的特点,因此,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履行监
督最高人民法院判例实行和违法监督审查是合理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认为确立的判例不合宪不合法,可提出修改指正意见,也可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予以审查,若认为违宪或不合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予以撤销。
香港判例制度对香港司法进步和法治的完善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大陆应立足实际情况,借鉴香港判例制度,建立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构建制定法为基础,判例制度作补充的法律体系,以完善我国法治,促进社会民主法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鹏.台湾香港地区判例制度比较研究[j].政法学刊,2005(08).
[2]香港判例制度澳门统一司法见解制度考察报告[j].人民司法应用,2008(15).
[3]钟杨柳.浅论判例制度在两大法系之间的比较[j].知识经济,2001(07).
[4]吴剑平.对我国确立判例法的探讨[j].青海社会科学,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