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逻辑用语
一、命题
1、命题的概念
在数学中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
(2)、四种命题间的逆否关系
(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定义
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如果p⇒q,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2、四种条件的判断
⇒/.
1.如果“若p则q”为真,记为p q
⇒,如果“若p则q”为假,记为p q
2.若p q
⇒,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3.判断充要条件方法:
(1)定义法:①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 q
p q
⇒
⎧
⎨
⇐/
⎩
②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 q
p q
⇒
⎧/
⎨
⇐
⎩
③p是q的充要条件⇔
p q
q p
⇒
⎧
⎨
⇒
⎩
④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 q
p q
⇒
⎧/
⎨
⇐/
⎩
(2)集合法:设P={p},Q={q},
①若P Q,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若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q也是p的充要条件).
③若P Q且Q 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逆否命题法:
①⌝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q是⌝p的充分要条件⇔p是q的充要条件
④⌝q是⌝p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三、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命题中的“且”“或”“非”叫做逻辑联结词.
①用联结词“且”联结命题p和命题q,记作p∧q,读作“p且q”.
②用联结词“或”联结命题p和命题q,记作p∨q,读作“p或q”.
③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读作“非p”或“p的否定”.
(2)简单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p∧q:p、q有一假为假,*p∨q:一真为真,*p与¬p:真假相对即一真一假.
四、量词
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常见的全称量词有:“任意一个”“一切”“每一个”“任给”“所有的”等.
(2)常见的存在量词有:“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有一个”“某个”“有的”等. (3)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 2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1)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全称命题: “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x ∈M ,p (x ),读作“对任意x 属于M ,有p (x )成立”.
(2)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特称命题: “存在M 中的一个x 0,使p (x 0)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x 0∈M ,P (x 0),读作“存在M 中的元素x 0,使p (x 0)成立”. 3命题的否定
(1) 含有量词命题的否定
全称命题p :,()x M p x ∀∈的否定⌝p :(),x M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为存在命题 存在命题p :(),x M p x ∃∈的否定⌝p :(),x M p x ∀∈⌝;存在命题的否定为全称命题 其中()p x p (x )是一个关于x 的命题. (2) 含有逻辑连接词命题的否定 “p 或q ”的否定:“ ⌝p 且⌝q ” ; “p 且q ”的否定:“ ⌝p 或⌝q ”
(3) “若p 则q “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
特别提醒: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是不同的概念,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否命题:全否 对命题p 的否定(即非p )是否定命题p 所作的判断,而“否命题”是 “若⌝p 则⌝q ”
实战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集合,
,则
( )
2、(2013年高考浙江卷(文))设集合S={x|x>-2},T={x|-4≤x≤1},则S∩T=()A.[-4,+∞)B.(-2, +∞)C.[-4,1] D.(-2,1]
3、设,集合是奇数集,集合是偶数集.若命题,则()A.B.
C. D.
4、设全集则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B.
C.D.
5、若全集为实数集,集合=
A.B.C.D.
6.命题“所有实数的平方都是正数”的否定为21世纪教育网
A.所有实数的平方都不是正数B.有的实数的平方是正数
C.至少有一个实数的平方不是正数D.至少有一个实数的平方是正数
7、已知集合,,则()
(A){1,4}(B){2,3}(C){9,16} (D){1,2}
8、设, 则“”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9、设点,则“且”是“点在直线上”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1)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为假命题;
(2)命题.则,使;
(3)“”是“函数为偶函数”的充要条件;
(4)命题“,使”;命题“若,则”,那么
为真命题.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11、设z是复数, 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若, 则z是实数B.若, 则z是虚数
C.若z是虚数, 则 D.若z是纯虚数, 则
12.给定两个命题,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集合,则_____
14.已知P:|x-a|<4;q:(x-2)(3-x)>0,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为.
15.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
16、设是的两个非空子集,如果存在一个从到的函数满足;
(i);(ii)对任意,当时,恒有.
①;
②;
③.
其中,“保序同构”的集合对的序号是____________(写出所有“保序同构”的集合对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设关于x的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A,函数,的值域为集合B.
(Ⅰ)求集合A,B;
(Ⅱ)若集合A,B满足,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8、已知集合A={x| | x–a | < 2,x∈R },B={x|<1,x∈R }.
(1) 求A、B;
(2) 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9.已知;不等式恒成立,若是的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设命题:实数满足,其中;命题:实数满足
且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设命题p:函数f(x)=lg(ax2-4x+a)的定义域为R;命题q:不等式2x2+x>2+ax,对x∈(-∞,-1)上恒成立,如果命题
“p∨q”为真命题,命题“p∧q”为假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2.已知全集U=R,非空集合<,<.
(1)当时,求;
(2)命题,命题,若q是p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