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分校(工作站)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
浅谈杜牧其人其诗
内容摘要: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在唐代诗坛上赢得了重要的地位,时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因与同时代诗人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杜牧亦善文,在骈文重新抬头的晚唐,坚持古文创作而颇有成就。
本文以其作品为研究对象,对他的重要诗作进行品析,试图探索他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家世诗歌创作咏史
一、书香世家的风流才子
杜牧,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
虽不是钟鸣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过半点穷。
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
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考试之际,就曾以一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
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
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
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
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杜牧生性耿介,不屑逢迎权贵,仕宦不很得意,从而对社会政治持清醒的批判态度。
但抱负难以施展的苦闷,又造成他纵情声色、颓废放任的生活作风,有一些"风流艳事"流传。
杜牧风流得别具一格,风流得声名远播,在繁华的扬州,杜牧的足迹踏遍青楼,宿醉不归。
正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字词之间,满是艳情。
杜牧的风流轶事,与他的才华一样,传之于世。
二、丰富多彩的创作内容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
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对作品内容与
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他最推崇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而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在《献诗启》中说:“某苦心为诗,未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
”清代洪亮吉也说他“文不同韩、柳,诗不同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北江诗话》)。
全祖望甚至称誉他为“唐长庆以后第一人”(《杜牧之论》)。
诗歌创作是杜牧最特出的方面,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杜牧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关心世事,爱国忧民
抒写经邦济世的雄心壮志和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此类诗多用古体,如《感怀诗》、《郡斋独酌》两首长诗,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
他在《郡斋独酌》里说自己:"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商。
"他主张削平藩镇,收复边疆。
这首是既表达了了安史之乱以来的历史和现实,对藩镇割据、外族入侵、民生疾苦表现了深沉的慨叹,也表达了自己“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报国壮志。
又如《河湟》、《早雁》。
(二),品评历史,借古讽今
讽刺统治者荒淫奢侈。
这类诗多用咏史形式以借古讽今。
如《过华清宫三绝句》的前二首,“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到长安时,有感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奢侈荒淫误国误民而作,借玄宗荒淫误国来讽今。
《过骊山作》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的讽刺,“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傍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既肯定他削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又批评他不知体恤百姓,一味残暴,以至断送天下的愚蠢。
这也是对秦始皇梦想独霸天下、万世为君的深刻讽刺。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阿房宫赋》相似,也是借古讽今。
(三),写景抒情,纪行咏物
有的通过写景怀古以寄慨,如《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
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描摹自然之美,以抒发俊爽之情,如《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三、别具一格的艺术成就
杜牧喜欢用七绝咏史抒怀,其咏史诗长于议论,含蓄深窈,尽得风人之旨,艺术成就最高。
杜牧的咏史,充满着幽默与调侃,饱含借古鉴今之意。
游经赤壁,他说,假如周瑜借不到东风,则将是“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反常人思维,给人以全新的视角。
过华清宫,想起当年杨贵妃喜啖荔枝的情景,杜牧感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小中见大,虽未出现唐明皇半个字,却点出当年安史之乱的个中原委。
夜泊秦淮,歌舞升平,可是,杜牧听出来了,那是什么样的歌曲啊,分明是亡国之音,若照这样下去,大唐亡国也指日可待了。
杜牧咏史是表,讽今才为其里。
其写景诗敏于观察,含蓄精炼,情景交融。
杜牧诗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以软语抒豪情,形成了气势豪宕而又情韵缠绵的艺术风格。
他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例如:《江南春》、《山行》。
这些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
在写景中还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
但他的诗中也有一些思想感情很不健康的作品,有的诗带有浓厚的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缺乏理想的光彩。
而《遣怀》、《赠别》、《叹花》等诗,更是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
饮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风气,杜牧的这类诗更为后代无行的文人们所称道。
[参考文献]
[1]罗时进. 杜牧集/历代名家精选集[M]. 江苏:凤凰出版社, 2007;
[2]胡可先. 杜牧诗选[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3]陈允吉校点. 樊川文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4]张金海. 杜牧资料汇编[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5]吴在庆. 杜牧诗文选评[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