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后美国世界—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

但是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平衡问题,特别是美国方面所说的对华贸易巨额逆差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中方数据统计分析表明,近十年来中美贸易中存在逆差,到2009年这一数值为1433.8亿美元。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影响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正确的认识中美贸易的逆差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产生的弊端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今后经贸政治关系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美贸易大额逆差的原因1 统计误差的问题显然,中美贸易的逆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必然有统计口径不同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事实,但美国方面显然把逆差的程度严重地夸大了。

美国方面的统计显示,在中美贸易中,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

中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1993年转为顺差,2009年贸易逆差达到1433.8亿美元。

表一列举了2000—2009年中美不同贸易统计口径下中美的贸易逆差额。

显然,中美两国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统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美方统计方法高估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在于:(1)香港的转口贸易。

美国把中国香港转口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之中,但它实际上有很大比例应归于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香港的贸易转口。

(2)中美统计口径。

它在计算美国对中国的进出口时,出口金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金额按到岸价格计算,从而将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的双倍数额计入中美贸易逆差。

(3)服务贸易统计。

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服务贸易的巨大顺差,这是美国在国际经济中拥有比较优势的反映,符合发达国家贸易结构的一般规律。

另外,即使考虑到统计方法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逆差进行修正(介于二者之间,但更接近于中国官方数字),经过调整的贸易逆差数额仍然远远高于其真实值,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贸易模式。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逐渐向中国转移,它一方面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加工贸易占总贸易额的5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

加工贸易模式属于两头在外的生产与贸易方式,即原材料依赖进口、最终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并且,由于劳动成本低、对外资企业的税收等优惠措施大,大部分附加值进入了外商的口袋,中国政府和中国员工的所得非常有限。

2 中美市场的需求因素中美市场需求结构不同。

人们的消费水平与其收入水平密切相关,两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中国的经济要落后于美国的经济,中国人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自然落后于美国人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这样,对商品的需求结构也就不同。

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品。

由于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中国市场能够形成购买力的有效需求不足。

同时,美国是消费社会,国民的消费需求极大。

在美国自身的生产无法满足民众的消费需求时,固然需要大量进口外国的商品,大量的进口和极度控制某些出口的结果必然就是贸易逆差。

3美国对中国实行出口管制还需指出的是,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另外一大原因是美国长期以来一直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

在美国2007年开始执行的“中国政策条例”中,限制了对华出口产品共涉及20类、31个项目,其中包括飞机和飞机发动机、水下照相和动力系统等。

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中18.3%来自美国,但到了200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8%。

究其原因,是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严重阻碍了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

中国美国商会2009年4月在一份白皮书中建议美国政府重新审视其对华出口管制和签证政策。

白皮书中提出,美国的对华技术出口落后于欧盟和日本,这有损于美国的经济利益。

中国2008年的技术进口额共计295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11.4%,并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美国政府通过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向中国的出口,造成了中美合理国际分工的人为扭曲;同时,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的加工贸易模式,使得中国尚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快速上升,事实上超过80%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由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进行的。

此外,中国向美国出口最多的第2类是家具、玩具,第3类是鞋帽。

中国的纺织品竞争力相当强,但在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中纺织品只占第4位。

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一直对中国的纺织品设置进口配额,认为制造了贸易瓶颈。

中美贸易顺差最大的10类商品,第一类就是家具、玩具,并且美国在在这一类商品的进口上没有禁令。

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贸易顺差,其原因在于中美双方的产业结构的差别。

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并且熟练工人较多,有更多的劳动力资源生产劳动力密集型商品。

即便是熟练工人的单位工资也比美国熟练工人的工资要低,生产劳动力密集的产品成本就会较美国低。

所以出现了美国大量向中国进口并且,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出口管制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消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

4原东亚各国和地区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中国的加工贸易,大部分是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工序而发展起来的,上述东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大陆设立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其产品在我国加工、组装后依赖原有的销售渠道,主要经香港等地转口到美国、欧洲等传统市场。

中国大陆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等,在中国大陆进行加工组装,而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的这种贸易流程,导致了中国加工贸易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与出口市场的分离。

由于各国对进口商品的原产地认定以“实质性改变”为原则,加工产品的出口国就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了中国。

尽管美国扩大了从中国的进口,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减少了从其他太平洋地区市场进口的结果,因为这一地区的企业均已把制造工厂迁移到了中国。

二中美贸易逆对两国经济的影响根据国际贸易利得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贸易对进行贸易的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即不仅享受到了国际分工的好处,还获得了参加国际贸易后的利得分配,同时,通过贸易增加了两国人民的福利。

两国进行贸易时,进口等于出口的状态称为均衡状态。

但是在实际的贸易中,这样的状态是不存在的,对于美国而言,出现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都是正常的。

近些年的中美贸易中,美国对中国贸易的逆差在连年扩大,面对巨额的逆差,美国方面反应很大。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贸易逆差对两国经济的影响。

1)美国在贸易中的巨大受益。

益最起码,通过中美贸易,美国在就业和维持国内的高生活水准等方面得到较大的好处。

虽然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指责中国夺走了美国工人的工作,实际上,如果按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美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中提供的信息:美国每出口10亿价值的商品和服务,就能给美国国内带来近万个工作,仅其每年对华直接出口就可以提供30万个高薪水的就业岗位。

而且双边贸易也为美国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且呈逐年增加之势。

可以这么说,如果跟中国的贸易断裂,美国的失业率将急剧攀升,同时美国的股票市场将会急剧动荡。

此外,从美国国内市场价格看,中国的商品价廉物美,有助于缓解美国的通货膨胀,使广大消费者得到实惠。

2)歧视性出口管制的恶劣影响。

美国政府歧视性的对中国出口管制政策,使大量中国用户对美国出口商失去合作机会,也就失去了赚取利润的机会。

同时也就失去了通美国交流学习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的机会。

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同时,影响是双方面的,这也使美国出口商丧失了贸易机会。

据有关方面的分析,由于美国歧视性的出口管制,近几年,每年美国要丧失对中国出口几十亿美元的贸易机会。

美方一面强调对中国贸易逆差问题,一面又不放宽对中国出口管制,这是自相矛盾的。

在美国政府继续采取对中国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的同时,其它工业发达国家政府相继取消歧视性政策,而且向中国提供资本品进口的政府间金融支持,从而促进了对中国的出口。

这无疑会提高其商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能力。

正因为如此,欧盟国家对中国贸易不仅没有逆差,每年还有几十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这充分显示了不同的对中国出口政策对双方贸易平衡带来的影响。

对于过度进口而引起的贸易不平衡,美国不应该只把错误归结到中方。

美国应该从改变内因着手,一方面控制本国国民极度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努力扩大国内生产力,提高国内生产水平,以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

这样至少可以部分减少美国的进口总量,从而降低美中贸易逆差程度。

三面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我国应采取的对策1我国的企业应该在面对美国市场开放的同时,努力开拓出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受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开展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往来与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例如欧盟、日本、东南亚国家等都将会成为我国很好的贸易合作伙伴。

在将原有出口美国的贸易转向其他国家的同时,相应的缩小对美国的出口额。

这样可以相对减缓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状况。

2针对美国对我国进行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严格控制,我国应该尽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不得不承认,美国在领先科技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但是美国并不利用这种别国所不具备的优势,而是对我国实施严格的高科技产品出口控制。

因此我们只由努力开发研究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尽量在各个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这样,一方面,我国拥有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必依赖美国;另一方面,美国也会和我国进行更多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中美双边贸易在分分合合中一路前行。

当然我们必须清楚看到真正造成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美国不应把责任强加在中国身上。

其实,我国政府为了削减中美贸易不平衡作出了很多努力,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我国努力实现在加入WTO时所作出的承诺。

而且,适当放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空间。

美国对这些努力应该有所了解。

因为中美双边贸易关系对双方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方都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发展双边贸易以期达到共赢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