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中央银行学总结

第五章中央银行学总结


11
例题: 农业银行总行因季节性需要,持7月 10日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 ,于4月25 日向特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贴现窗口 提出贴现申请,票面金额共计1000万 元。总行审查同意,确定贴现率为 6.51‰。计算其贴现利息及贴现金额
12
贴息额
= (1,000 X 76) X (6.51‰ / 30) = 16 . 49(万元)
54
四、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召开的一级交易 商联席会议和交流研讨、人员培训等活动 五、参与讨论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相 关规章制度; 六、可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相互进 行政策性金融债和中央银行融资券交易; 七、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55
一级交易商的义务:
一、踊跃参加债券交易,在操作室规定的交 易日不参加交易或不进行投标、报价的, 应及时向操作室说明原因及有关背景; 二、在宏观调控特殊需要时,完成中国人民 银行指定的交易任务,及时传导货币政策 意图。中国人民银行在下达指定交易任务 的同时,应适当兼顾一级交易商的利益; 三、与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诚实的债券交易, 提供合理的市场报价;
对金融机构放款是中央银行放款中最主 要的形式
36
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的对象
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持有《经营金融 业务许可证》,在人民银行单独开立账 户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 机构。
37
国有商业银行
对 存 款 货 币 银 行 放 款
农业发展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
对 特 定 存 款 货 币 银 行 放 款
都是可以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工具 都是通过引起基础货币量的增减变化来 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或收缩
48
(二)不同之处 资金的流动性不同 收益来源不同 对经济、金融环境要求不同
49
三、中央银行买卖证券业务操作
(一)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对象 一般,中央银行买卖的是政府公债、国 库券以及其他流动性很高的有价证券 有些国家中央银行还可以买卖在证券交 易所挂牌的上市债券
52
4.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的债券交易量应 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具有较大规模的代 理业务及合格的业务人员,经营资产质量 较好,盈利能力较强,内部管理机制健全 5.有能力并愿意履行本规定第四章所列的各 项义务; 6.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53
一级交易商的权利: 一、同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进行债券交易; 二 优先获取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开市场 业务信息,以及获取操作室提供的有关资料; 三、享有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债券登记结算 机构在帐户开立、资金清算、债券托管结算 及技术支持等方面提供的便利服务;
27
投向比例 对国家重点产业、行业和产品的再贴 现不低于再贴现总量的70%; 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再贴现不低于 再贴现总量的80%
28
(二)再贴现的操作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再贴现操作的组织体系, 共分为四个层级:再贴现窗口、授权 窗口、转授权窗口、中国人民银行县 级支行和未被转授权的二级分行
29
德国中央银行规定:
再贴现票据,应以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为
基础; 再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再贴现票据至少需要有3个被公认有支付能 力的义务人予以担保。
19
再贴现额度的规定 有些国家中央银行为了强化货币政策与 金融监管的配合对银行的再贴现额度 加以限制。
20
再贴现的收回 再贴现票据到期,中央银行通过票据 交换和清算系统向承兑单位或承兑银 行收回资金。
再贴 现窗口 授权窗口 转授权窗口 人民银行县级支行 二级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立再贴现窗口 中国人民银行各一级分行和计划单列城 市分行设立授权再贴现窗口 (简称授权窗口)
31
授权窗口认为必要时可对辖内一部分 二级分行实行再贴现转授权(简称 转授权窗口) 中国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和未被转授权 的二级分行,可受理、审查辖内银行 及其分支机构的再贴现申请
5
二、再贴现业务
(一)再贴现业务的概念 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 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 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 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6
贴现
贴 现 种 类
转贴现
再贴现
(二)再贴现业务的一般规定 再贴现业务开展的对象
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准备金帐户的商业银 行等金融机构
所谓真实票据,就是以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 产品为依据的,能自行清偿的短期票据。
• 各国中央银行对再贴现票据的规定
15
英格兰银行规定:
再贴现票据为真实票据,且须有两家国内信 誉极佳的厂商签署,其中一家必须为承兑人; 未到期的国库券也可以办理再贴现,但是英 格兰银行只接受不满1个月的国库券。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规定:
56
四、提供资金头寸、债券持有情况、债券二 级市场交易情况及其他有关资料等数据; 五、定期向操作室提供市场信息及市场分析 资料,对重大突发事件及时报告; 六、严格履行公开市场业务有关管理规定的 其他义务。
57
(三)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品种 回购交易_短期回收或投放基础货币 现券交易_一次性投放或回收基础货币
32
(三)再贴现业务管理原则 实行逐级分配再贴现限额,执行限 额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原则。
33
(四)再贴现操作方式
中国人人民银行再贴现业务的操作方式 主要有两种:买断式和质押回购式。
三、中央银行的贷款业务 对商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 对政府的贷款 其他放款
35
(一)对商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再 贷款)
信用保证
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
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带来利差损失。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 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 难度。
65
二、国际储备的种类构成
国家保有国际储备的最终目的是在必 须使用时作为国际支付手段。这就必 然要求国际储备必须具备:
3
假定某商行从央行获得了100万元的贷 款,T型帐户分别是:
中央银行
资产 再贷款 +100万元 负债 商行存款 +100万元
商业银行
资产 负债
在央行存款 贷款 +100万元 +100万元
B=R+C B—基础货币; R—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 与库存现金); C—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由此可见 基础货币:+100万元 在央行的准备存款:+100万元
50
(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对手 公开市场上的交易商 一般对交易商具有比较高的要求: 业务规模大、资金实力强、信誉良好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 市场一级交易商制度
51
申请成为一级交易商须具备下列条件:
1. 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 2. 遵守国家有关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和中国 人民银行制定的有关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 3. 城市合作银行、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的 注册资本金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包括经折算 的外汇资本金);
直接向政府放款
购买政府债券
44
(三)其他放款
对非金融部门的贷款 中央银行对外国政府和国外金融 机构的贷款
45
第二节
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
一、央行证券买卖业务的意义 影响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 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
46
公开买进
基础货币
公开卖出
基础货币
二、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 业务异同 (一)相同之处
21
我国再贴现市场的发展
1981 年上海率先推出银行承兑汇票、贴 现业务 1982 年人民银行将试点范围扩大到重庆、 河北、沈阳 1986年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 《票据再贴现施行办法》 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开办了再 贴现业务
22
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公布再贴现率 1994年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汇票办法》 和《再贴现办法》 ,并于10月起中国人民 银行总行开始办理再贴现业务 1995 年正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票 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规
61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 积累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 的资产,包括黄金、外币现钞、国外 有价证券等。
62
一、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 备业务的意义 黄金和外汇是国际间进行清算的支付 手段,各国都把它们作为储备资产由中 央银行保管和经营。
63
稳定币值 保管 黄金 外汇 储备 意义 稳定汇价 调节国际收支
8
政策性银行
中资商业银行
业务 对象
财务公司
存款类外资 金融机构法人
存款类新型 农村金融机构
再贴现业务的申请和审查
• 必须持有未到期的合法票据申请 • 审查票据的合理性和申请者的资金运 营状况
10
再贴现金额和利率的确定
• 再贴现金额
再贴现实付金额 =票面额 – 贴息额 贴息额 =票据面额х日贴现利率х未到期的天数
23
1997年3月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 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开办再贴现 业务暂行办法》 1997年5月22日 《商业银行汇票承兑、 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 1998年起再贴现成为中央银行一项独 立的货币政策工具
24
1999 年 9 月人民银行下发《关于改进 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 2001年9 月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切实 加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 管理的通知 》
Hale Waihona Puke 25 2009年3月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完善再贴现 业务管理支持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融 资的通知 》
26
人民银行再贴现业务管理
(一)再贴现操作实行量化考核: 总量比例 按发生额计算,再贴现与贴现、商业汇 票三者之比不高于1:2:4 期限比例 累计三个月以内(含三个月)的再贴现 不低于再贴现总量的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