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新闻选择标准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律性标准包括()。
A.文学价值标准
B.新闻价值标准
C.传播技术标准
D.科学价值标准
【答案】BC
【解析】新闻传播规律体现在传播内容的确定环节,主要表现为两种标准:新闻价值标准和传播技术标准。
2.被誉为“中国新闻界的开山祖”的是()。
A.梁启超
B.邵飘萍
C.范长江
D.徐宝璜
【答案】D
【解析】20世纪初,中国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徐宝璜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个在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第一个参与创办新闻学研究团体,第一个出版新闻学专著”的人。
在中国新闻学术史上,在他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和论述新闻价值问题。
徐宝璜先生认定的新闻价值要素是四个:事实的重要性,公众的关注性,传播的及时性以及地理上的接近性。
3.有关新闻事实的“兴趣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指新闻事实能够激发人们关注它的好奇心和兴趣
B.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奇事趣闻和人情味
C.事实本身包含的内容是与人们相关的,并且是有趣味的
D.是开启新闻发现、选择活动和接收、接受活动的重要“阀门”
【答案】ACD
【解析】新闻事实的兴趣性,实质是指新闻事实应该成为人们兴趣的客体或趣味的对象,能够激发人们关注它的好奇心和兴趣,引起注意。
不能简单地将兴趣性理解为通常所说的奇事趣闻和人情味。
只有当事实本身包含的内容是与人们相关的,并且是有趣味的,人们才会对它感兴趣,它转化成新闻后才有可能赢得人们的兴趣。
因此,事实的兴趣性是开启新闻发现、选择活动和接收、接受活动的重要“阀门”,是事实能够成为新闻事实特别重要的价值属性。
4.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范性标准包括()。
A.合法性标准
B.合德性标准
C.合政策性标准
D.合纪律性标准
【答案】ABCD
【解析】在现实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还要根据一定社会提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条件确定新闻传播的内容。
这是因为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通过一定的法律规范、政策规定、纪律约束等,决定着新闻传播媒介的根本制度和新闻传播的价值取
向,影响着新闻业自身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
5.关于宣传的价值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以传播者为本位的
B.直接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他人的意识,使其接受宣传者的某种观念
C.最终目的是期望接受宣传的人能够以宣传者期望的方式进行某种活动
D.媒体就是宣传机构,为一定的对象提供宣传服务
【答案】ABC
【解析】宣传是一种劝服活动,直接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他人的意识,使其接受宣传者的某种观念,最终目的则是期望接受宣传的人能够以宣传者期望的方式进行某种活动。
事实上,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有一定程度的宣传意图。
宣传价值标准主要是以传播者为本位的标准。
6.经济利益标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可能产生()影响。
A.传播的内容有可能受到广告商的影响
B.选择报道内容时进行成本核算,经济利益标准会作为重要的成本尺度,影响新闻的取舍
C.多做正面报道,收取好处费
D.有可能选择一些迎合收受者不合理需求的内容进行传播
【答案】ABD
【解析】经济利益标准在实际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传播的内容有可能受到广告商的影响;②媒体在选择报道内容时进行各种成本核算,其中经济利益标准会作为重要的成本尺度,影响一些新闻的取舍;③有可能选择一些迎合收受者不合理需求的
内容进行传播。
7.属于新闻传播内容的宏观确定的是()。
A.新闻传播内容的媒体确定
B.采访写作环节的内容确定
C.新闻传播内容的制度性确定
D.编辑环节的内容确定
【答案】AC
【解析】新闻传播内容的直接确定者是传播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传播内容完全是由传播主体决定的。
新闻媒体传播内容的宏观范围,首先是由新闻媒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是由新闻媒体本身的性质、类型和特点所决定的。
新闻传播内容的宏观确定包括新闻传播内容的制度性确定和新闻传播内容的媒体确定。
采访写作环节和编辑环节的内容确定则属于微观方面的内容。
8.构成记者新闻选择图式的两种主要意识是()。
A.潜意识
B.认知意识
C.评论意识
D.评价意识
【答案】BD
【解析】记者的新闻选择图式主要是由两种意识构成的,一是认知意识,二是评价意识。
认知意识是人按照客观对象本来面目把握对象、如实反映对象的状况、属性和规律的心理能力。
评价意识是指人对客体对象属性与自身需要之间价值关系结果或可能后果进行把握和反
映的心理能力。
9.记者的评价意识包含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粗略地分成公共部分和私人部分,其中公共部分包括()。
A.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律性标准
B.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范性标准
C.确定传播内容的制度确定界限
D.确定传播内容的媒介确定界限
【答案】ABCD
【解析】记者的评价意识粗略地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公共部分,包括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一般标准——规律性标准、规范性标准,还有确定传播内容的宏观界限,如制度确定和媒介确定的界限。
其二是私人部分,作为个体存在的记者,其评价意识必然具有自身个性化的东西,这些东西有可能与公共部分矛盾,而这种个性化的评价因素也会在新闻评价活动中、传播内容的确定过程中发挥作用。
公共部分与私人部分的划分是逻辑上的划分,在现实性上,记者的评价意识是以统一体的方式存在于记者的大脑之中,一起发挥选择、评价、确定传播内容的功能。
10.关于认知意识和评价意识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意识的主要功能在于对报道的价值做出判断
B.认知意识的主要功能在于“求真”
C.“求真”是实现真实新闻报道的根本保证
D.评价意识是认知意识的基础
【答案】BC
【解析】认知意识的主要功能在于“求真”,它以客观事实为对象,以获得对对象的真实性、真理性把握为目标。
这是记者对事实有无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大小做出评价的基础,也是未来实现真实新闻报道的根本保证。
评价意识的主要功能在于对事实的新闻价值做出判断和评价,核心是要对事实的属性与主体新闻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做出肯定性或否定性的判断,从而确定是否作为新闻报道的对象。
二、概念题
1.新闻价值(上海大学2013年研;复旦大学2011年研;暨南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北大2009年研;人大2008、2002年研;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研)
答:新闻价值是一个描述新闻传收过程价值现象的总概念,其内涵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针对传播者与报道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新闻价值实际描述的是“新闻事实”对传播者的价值;二是针对收受者与新闻文本之间的价值关系,新闻价值实际描述的是“新闻文本”对收受者的价值。
在本质上看,新闻价值是新闻客体的属性、功能对新闻主体的效应。
换言之,新闻价值描述的既不是主体的新闻需要,也不是新闻客体的新闻价值属性,而是新闻价值客体的新闻属性、功能对新闻传收主体的效应,对传收主体的作用和影响。
从新闻传播(报道)内容的选择环节上看,新闻价值概念直接揭示的是一定事实对于传播主体的价值,即一定事实能否满足传播主体的新闻传播需要,如果一定事实能够满足传播主体的新闻传播需要,那么该事实具有新闻价值。
2.新闻选择(华农2009年研;复旦大学2006年研;南京师大2006年研;郑州大学2006年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