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12.()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A.《刑法》 B.《国家安全法》C.《宪法》D.《国防法》13.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A.条文B.规范C.原则D.精神14.法律权威是指法的()。

A.强制性B.不可违抗性C.神圣性D.国家政治性15.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A.法治意识B.法治观念C.法治理念D.法治精神16.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财产关系B.财产关系与债权关系C.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D.财产关系与人格关系17.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

A.补充B.修改C.废止D.认可18.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A.依法治国B.公平正义C.执法为民D.党的领导19.对依法治国首次做出完整的内涵表述是()。

A.邓小平在党十一届三中全会B.江泽民在党十五大C.江泽民在党十五届三中全会D.胡锦涛在党十七大 20.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A.《宪法》 B.《行政处罚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D.《刑法》21.()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22.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机关是()。

A.公安部门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国家行政机关23.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是的机关是()。

A.公安部门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国家行政机关24.()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A.社会主义自由平等B.社会主义公平C.社会主义民主D.社会主义正义25.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

A.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B.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C.科技安全和生态安全D.文化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26.社会公共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还包括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等。

A.社会治安B.反恐怖主义C.能源安全D.信息安全27.下列有关法律知识的观点错误的是()。

A.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B.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C.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D.只要了解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就能领会法律精神28.下列有关法律权威的观点错误的是()。

A.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B.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C.只有依赖外在强制力,才能形成正真的法律权威D.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29.执法公正的要求不包括()。

A.坚持合法合理原则B.坚持法律充分反映当事人意志的原则C.坚持及时高效原则D.坚持程序公正原则30.下列有关法律的观点错误的是()。

A.法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B.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C.法律产生于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D.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二.多项选择题1.法律的历史类型有()。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 D.社会主义法律2.下列有关法律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的总称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3.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以下环节()。

A.法律案的提出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表决D.法律的公布4.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

A.国家检察机关B.公安机关C.国家审判机关D.纪检部门5.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

A.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B.深化司法体制改革C.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D.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6.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的阐述正确的有()。

A.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C.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D.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7.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

A.无约束地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B.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C.权利义务相对等的观念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8.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B.内容上的对应关系C.总量上的等值关系D.功能上的互补关系9.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

A.经济安全B.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D.生态安全10.我国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有()。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D.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11.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有()。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理12.培育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有()。

A.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C.参与法律实践D.维护法律权威13.对大学生来说,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至少应做到()。

A.努力树立法律信仰B.掌握法律方法C.积极宣传法律知识D.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14.下列法律法规属于行政法的有()。

A.《宪法》B.《物权法》C.《公务员法》D《高等教育法》15.下列法律法规属于社会法的有()。

A.《劳动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工会法》16.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包括()。

A.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B.自由平等观念C.公平正义观念D.权利义务观念17.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具体而言包括()。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立足中国实践,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B.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理念C.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社会氛围D.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完善司法机关内部制约与监督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8.法律上的证据具有以下特征()。

A.主观性B.客观性C.合法性D.关联性19.下列有关法律与自由的观点正确的有()。

A.任何人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都必须尊重他人的自由B.自由等于为所欲为C.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的规范,意味着对人们的自由的限制与取消D.一切进步的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20.下列有关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观点正确的有()。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B.法律通过规定义务,使人们承受某种约束或负担C.每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法定界限D.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不等值的三.是非判断题1.我国制定和实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贯穿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始终。

()2.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关系,并由这些法律关系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5.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6.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

()7.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8.法律遵守是指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

()9.“法治”与“法制”,从内涵上讲,没有区别。

()10.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1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12.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

()13.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14.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是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首先提出的。

()16.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义务就是指不作为义务。

()17.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18.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

()19.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就是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

()20.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育法律思维方式的重点与关键。

()第七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CABD 11-15:ABDBC 21-25:ABCCB 6-10:BCDBC 16-20:CDABD 26-30:ADCBB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CD4.AC5.ABCD6.ABCD7.BD8.ACD9.ABCD 10.ABCD11.ABCD 12.ABC 13.ACD 14.CD 15.ABD16:ABCD 17.ABC 18.BCD 19.AD 20.ABC三.是非判断题1-5:T F T F T 6-10:T T F F T11-15:T T T T F 16-20:F T T F F8“”“”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