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一九七八年召开的()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DA.党的十一大 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
AA.一九七八年十二月 B.一九七九年十一月C.一九七七年十一月 D.一九八零年三月3、()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A.改革开放 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 D.人民当家作主4、()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A.改革 B.阶级斗争C.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A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周恩来6、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
DA.富强 B.农民 C.稳定 D.现实7、三十多年来,我们用()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CA.群众路线 B.自力更生 C.改革 D.艰苦奋斗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上通过的。
A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C.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战略部署。
A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0、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这个最大实际。
AA.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11、()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CA.党的领导 B.改革 C.发展 D.开放12、全面深化改革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AA.生产关系 B.经济体制 C.政治体制 D.文化体制13、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
AA.系统性 B.先导性 C.前瞻性 D.基础性14、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来展开。
BA.计划 B.市场 C.流通 D.分配1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来展开。
A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和谐文化C.和谐社会 D.中华文明16、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
AA.保障和改善民生 B.加强社会组织建设C.建设和谐社会 D.激发社会创新活力17、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建设()来进行。
AA.美丽中国 B.生态平衡 C.和谐宜居环境 D.循环经济 18、决定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的是()。
AA.坚持什么样的方向 B.是否坚持党的领导C.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是否尊重人民首创精神19、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A.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
BA.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B.党的领导C.改革的顶层设计 D.党的纯洁性21、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错误。
CA.整体性 B.战略性 C.颠覆性 D.循环性22、()是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成就。
DA.社会主义制度 B.改革开放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
D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着的社会主义。
C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改革开放2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CA.政治建设 B.社会建设 C.经济建设 D.思想建设2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的重大决策。
AA.改革开放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科教兴国 D.人才强国27、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的目标,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C.共同富裕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8、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在理论上又一个重大创新。
AA.决定性B.基础性 C.指导性 D.先导性29、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作用受到诸多限制,最主要原因是()。
DA.行业垄断 B.权力腐败C.市场体系不健全 D.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30、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优势的内在要求。
DA.计划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公有制 D.市场经济体制31、充分发挥()的优越性,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AA.社会主义制度 B.社会主义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2、坚持()的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他各方面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相衔接。
CA.社会主义公有制 B.市场经济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33、()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比喻为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
AA.江泽民B.胡锦涛 C.邓小平 D.习近平34、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改革进入()和深水区,涉及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
AA.攻坚期B.矛盾凸显期 C.敏感期 D.转轨期35、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
AA.发展B.改革 C.开放 D.稳定36、()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前提。
AA.稳定 B.富强 C.和谐 D.民主37、我们要把()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AA.改善人民生活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8、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和整体谋划,注重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
AA.顶层设计 B.周密设计 C.人民首创 D.经验总结39、()和顶层设计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促进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AA.摸着石头过河B.一步一个脚印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40、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
AA.党的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作风建设41、中国最早建立的是()经济特区。
B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42、()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BA.发展 B.改革开放 C.民主 D.复兴43、二十世纪( ),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AA.七十年代末 B.八十年代末 C.八十年代中 D.八十年代初44、“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
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是()的名言。
B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45、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
AA.开放 B.改革 C.多极化 D.全球化46、在以()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推进,各国政府纷纷实行开放的政策。
CA.网络化 B.全球化 C.信息化 D.快捷化47、在开放的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都是不可能的。
AA.闭关自守 B.自力更生 C.独立自主 D.单打独斗48、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AA.独立自主 B.改革开放 C.实事求是 D.艰苦奋斗49、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要把()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BA.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B.立足国内、扩大国内需求C.按劳分配 D.共同富裕50、三十多年来,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形成了()经济。
AA.开放型 B.全球化 C.市场化 D.共生型51、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出口国。
AA.第一大 B.第二大 C.第三大 D.第四大52、当今时代,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面临的共同问题、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度增加,要求实行()发展战略。
BA.全球化 B.开放式 C.信息化 D.多元化53、中国的对外开放到()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A.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 B.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C.二十一世纪初 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54、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以加入()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A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5、实行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
CA.全领域 B.全球化 C.全方位 D.高水平56、三十多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基本国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
AA.对外开放 B.对内搞活 C.对内开放 D.自力更生57、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是国内发展,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内发展的()。
BA.目的 B.手段 C.基础 D.前提58、()一直是中国制定对外开放战略和处理对外经贸关系的重要准则。
AA.平等互利 B.互谅互让 C.独立自主 D.自力更生59、维护经济安全,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把握()的主导权。
AA.经济发展 B.文化发展 C.社会发展 D.政治发展60、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新优势。
AA.开放型 B.内生型 C.创新型 D.共生型61、()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CA.毛泽东 B.江泽民 C.邓小平 D.胡锦涛62、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收入国家行列。
DA.高收入 B.中下等 C.中等 D.中上等63、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进入了()阶段。
AA.大众化 B.普及化 C.精英化 D.平民化64、()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BA.实事求是B.改革开放C.独立自主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5、()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A.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不一致 B.阶级斗争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定项选择题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的重大决策。
ABA.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实行改革开放C.继续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政策D.建立经济特区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