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与内容1、通过列表、假设、方程等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建立起“鸡兔同笼”的数学模型,并会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2、用多种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想学生渗透化繁为简、知识迁移的思想。
3、体会我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感受我过的古典数学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由“鸡兔同笼”问题拓展到一般性的文类型数学问题。
三、教学方法数形结合法、创设情境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查资料、课件制作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旧知铺垫,引入新课课件展示题目:笼子里有3只鸡,2只兔子,问笼子里有多少只脚?你能算出来吗?请学生回答。
3 x 2+2 x4=14(只)师:你能告诉大家,你列式的根据吗?(意在引导学生说出隐含的条件: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师:这样的题很简单是吧,那如果现在条件变了,我们只知道鸡和兔的总数和它们的脚的总数,要我们求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还这么简单吗?其实,早在1500年前,我国的数学家就已经在《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的数学问题了,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数学广角的鸡兔同笼问题,把书翻到126页。
(课件展示原题,并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师:xx,你来读一下题。
生读题。
师:这有点文言文,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生: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二)、化繁为简,探究新知1、列表法师:现在这个题难度变大了吧,我们数学常讲花繁为简,我们现在把题目变成这样(课件展示例1)。
好,现在关上书,我们来猜一下,应该有几只鸡,几只兔子。
学生猜测,师生一起计算验证。
师:看来,同学们猜的不尽相同,我们一起来按照顺序列表来试一试,现在,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表格应该怎么设计?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在黑板上画出2个简表,并课件出示表格:师:同学们会填吗?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填写一下,其他同学在书上127页填上。
全班一起订正。
师:通过观察表格,正确的应该是那种组合啊?(3只鸡,5只兔)为什么?(因为这样头和脚都刚刚满足题目中的条件)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表格,谁能讲讲,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生:每减少一只鸡,增加一只兔,脚的总数就会增加2只。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生:因为兔子有4只脚,鸡有2只脚,4-2=2(只),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只脚。
师: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能不能跳着列表啊?我们知道8只鸡对应16只脚,那5只鸡呢?生:减少了3只鸡,该增加6只脚,16+6=22(只)师再问几个,请学生回答。
小结:我们通过列表的方法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我们把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可以叫什么?(列表法,板书:1、列表法)2、假设法师:刚才我们使用列表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老师发现这个列表法有一个不好的地方,你们觉得它的缺点是什么?(当数目很大的时候,算起来很花时间,可操作性不强。
)当我们回到“鸡兔同笼”的原题,就会发现列表要足足列36列,可操作性不强,那我们来想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解决,4人一小组讨论一下。
把你们的方法写在练习纸上。
学生讨论,老师巡视,询问成果,并做提示。
请同学来汇报自己的方法。
学生说,老师书写。
生1:我用的是假设法,假设笼子里都是鸡,则:脚的只数:8x2=16(只)比实际少:26-16=10(只)每只鸡比兔的脚少:4-2=2(只)兔的只数:10÷2=5(只)鸡的只数:8-5=3(只)请学生来回答每一步的意义,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再向全班同学分析一遍。
师:刚才xx同学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除了假设全是鸡,还能假设成什么?(全是兔子),有同学会吗?到黑板上来写一下。
教师下讲台巡视。
8x4=32(只)32-26=6(只)4-2=2(只)6÷2=3(只)8-3=5(只)订正,请同学来说每一步表示的含义,尤其注意第三步和第四步的理解。
小结:我们都是通过假设都是鸡,或者假设都是兔的,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板书:2、假设法)小练习:师:刚才我们通过假设法,成功解决了化简后的题目,现在,我们回到原题,看看能不能把很快的解决呢?在练习本上尝试解答,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
尽量两种方法都用上,至少要会一种。
假设笼子里全是鸡35X2=70(只)94-70=24(只)4-2=2(只)24÷2=12(只)35-12=23(只)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子35X4=140(只)140-94=46(只)4-2=2(只)46÷2=23(只)35-23=12(只)请同学上黑板写,全班一起分析。
3、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列表法的规律是什么?假设法的关键是什么?4、作业布置我们说“鸡兔同笼”非常经典的一种数学题,一是在于它有超过多种解决方法,还有就是我们可以利用它的模型来解决很多现实中的问题,同学们回去再想想:你能想出什么其他的解决方法?生活中又有哪些问题是属于鸡兔同笼问题的?下节课我们接着讨论。
第二课时1、旧知复习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鸡兔同笼”两种解法,是哪两种?生:列表法和假设法(板书:1、列表法2、假设法)师: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分别用列表法,假设法假设全是鸡和假设全是兔来解答。
2、方程法师:上节课老师说,鸡兔同笼的解法有很多种,有没有同学想出了其他的方法?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就学生的方法与班上同学一起讨论。
师:我们班的同学思路都很活啊,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解法。
在应用题的解答中,能直接解答的可以直接解答,如果不能直接解答,我们可以列方程来尝试,这个题我们能不能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呢?列方程最关键的是什么?生:找到等量关系式师:题目中要求几个未知数?生:两个(鸡和兔的只数)师:那我们需要找几个等量关系式?(两个),请同学来分析一下,题目中一共有几个等量关系。
生:i:鸡的只数+兔的只数=总的头数。
ii:鸡的只数×2+兔的只数×4=鸡和兔的脚的总数。
(板书)师:现在思考一下,能不能列出方程来解决。
(过一两分钟),列出来了的同学举手。
请同学来说是怎么列的。
生1:假设鸡的只数是x只,则兔的只数是8-x,。
2x+4×(8-x)=26师:他是假设的鸡的只数为x,有不一样的同学吗?生2:假设兔的只数为x只,则鸡的只数为(8-x),4x+2×(8-x)=26教师复述学生的方法,并做解释。
然后请同学到黑板上去写。
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老师下讲台去检查学生写的情况。
全班一起订正黑板上的解答。
请同学再一次叙述列方程的根据,强调两个等量关系的寻找是关键。
方程法小练习:师: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成功解决了化简后的题目,现在,我们回到原题,看看能不能很快的解决呢?在练习本上解答,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
尽量两种方法都用上,至少要会一种。
请两个同学上黑板书写。
生1:假设鸡的只数为x,则兔的只数为35-x2x+4×(35-x)=94x=生2:假设兔的只数为x,则鸡的只数为35-x4x+2×(35-x)=94全班一起订正。
小结: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成功解决了“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把这个方法叫做方程法。
(板书:3、方程法)3、古人的方法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列表法、假设法和方程法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吧,把书翻到128页。
把阅读资料读一遍。
对书上的方法进行讲解。
(三)、深化练习,拓展延伸1、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非常经典的数学题,日本的“龟鹤算“问题就是从我国的”鸡兔同笼“问题演变而来的。
(课件展示做一做1题),大家能用几种方法来解决?生: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方法来解决。
2、除了“鸡兔同笼“、”龟鹤算“,还有什么样的题,能用鸡兔同笼的思维去解决呢?讨论下,等一下请同学来试试看,你能不能也出出数学题来考考大家?学生自由表达。
不需要说出具体的数字。
4、师:我们班的同学很厉害,现在已经可以自己出题了!在生活中可以用鸡兔同笼的思维去解决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把它当成“鸡兔同笼”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吧?(1)、人狗同行问题:一队猎人一队狗,两队并作一队走,数头共有三百六,数脚共有八百九。
问:多少强盗多少狗?(2)、植树问题:课件展示做一做2,引导学生找出这道题中的条件和“鸡兔同笼”的对应关系:12人对应鸡和兔的头总数男生栽了3棵树对应兔的脚的只数女生栽了2棵树对应鸡的脚的只数32棵树对应的脚的总数。
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去解答。
(3)、游乐园中的问题课件展示练习二第2题通过学生独立去解决,加深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的理解。
不同层次的问题体现了不同学生的发展。
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缺点:1、环节分的比较细,课不够大气;2没有以学生为本,是老师扶着学生走。
3、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独立思考。
4、老师讲的东西太多,给学生发言的时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