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旅游概述-《旅游学概论》说课讲解

1-旅游概述-《旅游学概论》说课讲解

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在哪里? 旅游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谢彦君:人们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具有社会、 休闲和消费性的短暂经历。
① 旅游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审美和愉悦 ② 旅游是一种个人的行为 ③ 旅游是一种经历、一种活动,具有社会性、休闲
性和消费性 ④ 旅游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思考问题: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旅游?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
——沈约《悲哉行》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一、旅游概念的形成
在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
① 旅,即旅行。《周易正义》:“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 之旅。”游,即游览。
① 游,古文中“息焉游焉”一语,还有“谓闲暇无事于之 游”。
旅游是否只是人的活动?
旅游
旅游活动 (旅游者的活动)
旅游者旅行、 游览的全过程
由旅游活动引起的 各种现象和关系
如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等
艾斯特定义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现 象,既包括旅游者的活动,又包括由旅游活 动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该定义具有以下 特点:
① 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 ② 指出了旅游的两个最突出的外部特征—
代特点
④ 经济属性
➢ 扩大国家外汇收入 ➢ 拓宽货币回笼渠道 ➢ 增加国民就业机会 ➢ 提高区域经济水平
⑤ 旅游的文化属性
➢ 旅游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 ➢ 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也是吸引旅游
者的主要因素
中吉两国四地争当“李白故里”
中吉两国四地争当“李白故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这首《静夜思》沉浸着李白的思乡之痛,但 李白的故乡在何方呢?
往事越千年,今天,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 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纷纷自称是李 白的故乡,点燃了李白故里争夺战。特别是江油和安 陆两地,干脆放弃了学术争鸣,当地政府赤膊上阵, 文攻笔战,一个名人故里之争,上升到官方层面,这 在国内极其罕见。
➢ 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而非生产行为 ➢ 旅游消费与日常消费不同
旅游消费和日常消费的区别
② 休闲属性
➢ 旅游活动是一种休闲体验 从主观上来讲,人们外出旅游旨在借助各种休闲活动 来调节原有的程式化生活。在旅游观览与体验过程 中,自然天放的随意性和畅神自娱的目的性始终占 据着主导地位,人们短暂地进入一种相对自由状态, 没有了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也无须劳作,真正达到 了“身”与“心”的双重休整。
山东安徽两省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
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 ① 阳谷县将建设“水浒传·金瓶梅文化旅游区建设项
目”,复原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幽会地点。 ② 临清县提出打造“西门庆旅游项目”,重修王婆茶馆、
武大郎炊饼铺等。 ③ 黄山则声称将投资2000万元开发“西门庆故里”。经
媒体曝光以后,三地否认争“西门庆故里” 改打“潘 金莲”牌
• 生日:1949年3月
• 主要成就:游营销 旅游管理
• 简介:李天元,男,1949年3月 出生,天津人。现为南开大学 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博士生 导师,旅游管理专家,市场营 销专家。
3.旅游的定义(李天元)
3.旅游的定义(李天元)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它原因 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第一章 旅游概述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及特征 第四节 旅游的基本类型
一段关于旅游的对话
什么是旅游? 往往人们会想起旅游不就是游山逛水吗? ➢ 对话一 甲:暑假期间你干什么了? ➢ 乙:我跟几个同学去杭州旅游了。 ➢ 对话二 甲: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 乙:我是搞旅游的。 ➢ 对话三 甲: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 乙:我是学旅游的。
旅游
旅行游览,是旅行和游览二者结合的活动。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二、旅游概念的类型
1.汉泽克尔与克拉普夫(瑞士) 在1942年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提出,此 定义于20世纪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所采用。
旅游艾斯特”(AIEST)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 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 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旅游一词作为一般日常用语,其含义不包括以商务为 代表的事务性外出活动。但在旅游研究中,差旅事务性 活动应纳入旅游概念的范畴,因为:
① 差旅期间几乎都伴有参观或游览活动 ② 旅游接待国或地区都把因事来访者的消费纳入
旅游收入账户 ③ 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都将事务性来
访者纳入旅游者的统计范畴
课堂讨论
—异地性和暂时性 ③ 强调了旅游目的的非经济性(非就业性)
2.WTO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了商务、休闲和其它目的,离开他 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并在那些地方停留的 活动,其访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所从事的活动从访 问地获取报酬,并且暂时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年。
3.旅游的定义(李天元)
• 职业:教师、学者
(1)去外地上大学是不是旅游活动?为什么?
(不是旅游活动。因为旅游活动表现为以娱乐、 享受,消遣、休闲为主要目的,去外地上大学、 去异地工作都不属于旅游活动的范畴。)
(2)去外地参加会议是否属于旅游活动?
(属于旅游活动。因为会议期间往往有较多的闲暇时 间,可以进行一些娱乐、消遣活动,所以应属于旅游 活动的范畴。)
第一章 旅游概述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及特征 第四节 旅游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
一、旅游的基本属性
① 旅游的消费属性 ② 旅游的休闲属性 ③ 旅游的文化属性 ④ 旅游的经济属性 ⑤ 旅游的社会属性
① 消费属性
② 休闲属性
➢ 旅游活动多发生在自由时间 在我国周末双休日和春节、“五一”、“十一” 三个黄金周是旅游的高峰期,前者适宜于近程 旅游休闲,后者则适合到较远的距离之外去体 验异域风情。带薪假期是大规模推动度假旅游 的有效措施。
③ 社会属性
➢ 旅游活动扩展了人的社会交往范围 ➢ 旅游活动中的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有鲜明的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