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腹部影像解剖
第五部分
第十二篇 腹部影像解剖
第一章 腹部解剖特征概述
第五部分
第十二篇 腹部影像解剖
第二章 腹膜腔和腹膜后间隙
几个概念
• 腹腔:小骨盆上口以上由腹壁围成的腔 • 腹膜腔:脏壁两层腹膜之间的潜在腔隙 • 腹膜后间隙:后腹膜 (壁层)与腹横筋膜
之间的解剖间隙及解剖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总称
1. 腹膜腔 (peritoneal cavity)
• 结肠上区(膈下间隙) • 左、右肝上间隙 • 右肝下间隙(后部为肝肾隐窝, 即Morrison囊) • 左肝下间隙(后部为小网膜囊)
结肠下区 • 左、右肠系膜窦 • 左、右结肠旁沟
盆腔间隙 • 直肠膀胱窝(女性为直肠子宫窝, Douglas窝)
图5-2-4 腹膜腔间隙冠状面示意图
图5-2-3 腹膜腔间隙横断面示意图
图5-2-2 腹膜腔间隙矢状面示意图
腹膜腔间隙特点
• 仰卧位:盆腔和Morrison囊位置最低 • 立 位:盆腔最低 • 两侧肝上间隙负压较高 • 右结肠旁沟较左侧宽 • 左结肠旁沟上有脾结肠韧带
腹膜腔间隙交通
• 结肠上、下区之间: 右肝上、下间隙通过右三角韧带外 侧面相交通,并与右结肠旁沟相通
• 位置:肾前筋膜(Gerota)和肾后筋膜 (Zuekerkandle)之间
• 内容:肾脏和肾上腺
肾后间隙
• 位置:肾后筋膜与腹横筋膜之间 • 内容:仅含脂肪、血管和淋巴结
图5-2-14 腹膜后间隙横断面(胰腺水平)
图5-2-15 腹膜后间隙矢状面示意图(右肾水平)
第五部分
第十二篇 腹部影像解剖
左侧以倒Y形与人字形居多 • 密度:30~40HU • 大小:厚度<1cm,宽度<3cm,长度<4cm
图5-3-18 肾上腺形态和径线测量(Montagne法)
6.肾脏的CT解剖
• 位置:腹膜后肾周间隙内 • 形态:椭圆形 • 密度:肾实质30~50HU,肾窦0~10HU • 大小:宽5.5cm,厚3~4cm,长10~12cm
• 密度:0~20HU,均匀 • 形态:卵圆形 • 囊腔:长4~5cm,宽4cm • 囊壁:1~2mm,均匀,收缩时可达5mm
胆道 (bile duct)
• 肝内胆管:不显影 • 肝外胆管:肝门处直径3~5mm环形低密
度影 • 胆 总 管:直径10mm内, 胰后段4~6mm
肝门层面位于门静脉右前方 及下腔静脉前方 胰头层面位于胰头的右后壁, 可包埋其中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之前 • 升 部:较短 • 空 肠:左上腹 • 回 肠:右下腹
大肠 (large intestine)
• 升 结 肠:右肾旁间隙内 • 降 结 肠:左肾旁间隙内 • 横 结 肠:腹膜内前中腹 • 乙状结肠:腹膜内 • 直 肠:骶尾骨前,膀胱后
第五部分
第十二篇 腹部影像解剖
第四章 腹部MRI解剖
思考题
• 腹膜后间隙的CT解剖 • 试述肝脏的CT解剖 • 试述胰腺的CT解剖及其重要标志 • 简述脾脏的CT解剖 • 肾上腺与肾脏的CT解剖
• 左肾静脉:跨越腹主动脉右行进入下腔 静脉,此恰为胰头部水平
• 钩 突:呈楔形,左前为肠系膜上动静脉 右后方为下腔静脉
4.脾脏的CT解剖
• 位置:位于左膈下 • 毗邻:内邻胃、肾及胰腺 • 形态:弯月状 • 密度:平均42.2HU,均匀 • 大小:5个肋单元以内
5.肾上腺的CT解剖
• 位置:腹膜后肾脏上极内上方肾周间隙内 • 形态:右侧以人字形和线形多见
• 结肠下区与盆腔间隙: 左、右结肠旁沟及左右肠系膜窦
图5-2-5 腹膜腔分区及交通
图5-2-6 胃食管连接水平腹膜腔横断示意图
图5-2-8 肝门水平腹膜腔横断示意图
图5-2-10 胆囊窝水平腹膜腔横断示意图
2. 腹膜后间隙(retroperitoneal space) Meyers划分法
3.胰腺的CT解剖
• 位置:腹膜后肾前间隙内 • 形态:宽带状或弓形 • 大小:胰头最大3.0cm,体部2.5cm,
尾部2.0cm • 密度:40~50HU,均匀 • 胰管:2~4mm,主胰管可达5mm
CT图像上辨认胰腺的重要解剖标志
• 肠系膜上动脉:呈苹果柄状,其前方为 胰体部
• 脾 静 脉:位于胰体尾部背侧,脾动脉下 方,是胰体尾的重要解剖标志
• 左叶外下段、方叶(左叶内侧段)、右叶前 下段、右叶后下段、尾叶
第二 肝门层面
肝门层面
胆囊层面
图5-3-8 肝脏各叶的正常比例 R1/L=1.2~1.9 R2/C=2~3
2.胆囊和胆道的CT解剖
胆囊 (gallbladder)
• 位置:肝右叶和左叶内侧段(方叶)之间, 肝门下的胆囊窝内
7.胃肠道的CT解剖
胃 (stomach)
• 位置:中上腹偏左 • 毗邻:右为肝,左是脾,后邻胰体部,
胃胰间隙称小网膜囊 • 胃壁:2~5mm • 胃粘膜皱襞:锯齿状
小肠 (small intestine)
• 球 部:胃窦右后外侧 • 降 部:胰头右外侧,肝胆内侧,
肾上腺及肾脏的前方 • 水平部:肠系膜上动、静脉后方,
• 肾前间隙 (anterior pararenal space) • 肾周间隙 (perirenal space) • 肾后间隙 (posterior pararenal space)
肾前间隙
• 位置:腹膜后壁和肾前筋膜之间 • 内容:胰腺,十二指肠,升、降结肠,
肠系膜血管、淋巴结和脂肪
肾周间隙
第三章 腹部CT解剖
1. 肝脏的CT解剖
• 位置:膈下右季肋部,左叶至左季肋部 • 肝实质密度:40~70HU,均匀 • 肝 血 管: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 • 肝内胆管:直径1~3mm,与肝动脉和门
静脉伴行 • 肝韧带和沟裂:低密度影
肝叶与肝段的划分( 依据肝门和肝裂 )
• 斜 裂(正 中 裂):肝左叶与右叶 • 纵 裂(圆 韧 带 裂):左叶内外侧段 • 横 裂(静脉韧带裂):左叶与尾状叶
图5-3-1a 横 裂
图5-3-1b 纵 裂
图5-3-1c 肝门和斜裂
肝叶段的划分( 依据肝静脉 )
• 肝中静脉:肝左叶与右叶
• 肝左静脉:左叶内外侧段 • 肝右静脉:右前叶与后叶
肝脏的8段划分
(Couinaud & Bismuth据肝内血管特点 )
• 左叶外上段、方叶(左叶内侧段)、右叶前 上段、右叶后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