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体形态学腹部影像解剖(1)
人体形态学腹部影像解剖(1)
肾脏:肾影长12~13cm,宽5~6cm, 上界约在T12上缘,下界约在L3下缘;一 般右肾略低于左肾。肾长轴与脊柱纵轴夹 角叫肾脊角,正常为15°~25°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16
腹部平片的正常X线表现
胃肠道:含气胃肠道可显示其内腔,成 人胃、十二指肠球部、结肠可含气体;婴 幼儿小肠可以积气。结肠或直肠内的粪块, 由于其周围气体的衬托,显示不均匀软组 织密度斑块或团块
人体形态科学
腹部影像解剖
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线科 2009 wangy
影像检查方法
普通X线检查:腹部平片 造影检查: ❖ 胃肠道造影检查 ❖ PTC、ERCP、IVU、逆行肾盂造影等 ❖ DSA血管造影 CT MRI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2
一、普通检查:腹部平片
常用摄影位置:
正常肝脏CTA检查时,肝实质均匀增 强,肝动脉分支清楚显示,包括叶、段、 亚段及再细一级的分支,且形态自然, 无扭曲和粗细不均表现。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10
•CTAP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
•CTA、CTAP联合,提高了敏感性, 特异性
•二者均为有创检查,操作复杂。
2020/10/11
胰体、尾层面:见肝脏胆囊层面
胰头层面:胰头部、颈部;胆总管、肠系膜 上动、静脉等结构
胰钩突层面:胰腺钩突、肠系膜上动、静脉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56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57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58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59
❖ 仰卧前后位 ❖ 仰卧水平侧位 ❖ 侧卧水平正位 ❖ 站立正、侧位 ❖ 倒立正、侧位
仰卧前后位是基本的摄影体位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3
二、造影检查
IVU、逆行性肾盂造影
IVU:即静脉尿路造影,本法是根据造影剂如泛影 葡胺经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排入肾 盂肾盏、输尿管、膀胱使之显影,显示泌尿系统 内腔的解剖形态,了解两肾的排泄功能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11
四、MRI
常规使用SE序列行T1WI和T2WI横断面 及冠列主要运用在增强扫描
MRI还可以进行MRCP、MRU等水成像, 对胰胆管、集尿系统进行观察、诊断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12
腹部正常影像解剖
腹部正常影像解剖
胆囊层面: 可见胆囊及胰腺体尾部、肾脏、脾脏、十
二指肠降段等 显示肝段为S3、S4、S5、S6 有时可见胆总管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54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55
胰腺
胰腺概述:胰腺位于腹膜后,密度略低于脾 脏。随年龄的增长,密度低而不均,呈羽毛 状。脾静脉后缘走行,汇入下腔静脉。钩突 为胰头最低的部位,呈楔形,位于下腔静脉 与肠系膜上动、静脉之间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49
腹部CT断面解剖
肝顶部或第二肝门层面 肝右、肝中、肝左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可用肝静脉划分肝叶、肝段:S7、S8、
S4、S2段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50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51
腹部CT断面解剖
第一肝门层面:
纵裂(肝圆韧带裂)和横裂(静脉韧带裂)
30
大肠的正常造影表现
大肠绕行于腹腔四周。横结肠与乙状结肠的 位置和长度变化较大,其余各段较固定。直 肠与骶骨前部相帖
造影表现:可见结肠袋,横结肠以上较多。 结肠袋之间有半月襞形成的不完全间隔。盲 肠与升、横结肠皱襞较密,以横、斜行为主; 降结肠以下皱襞渐稀,以纵行为主
阑尾呈蚓状,边缘光滑,易于推动
46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47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48
腹部CT正常解剖
肝脏:密度均匀,CT值50~60Hu,高于 脾、胰、肾
胆囊:为低密度卵圆形影,胆汁密度均匀, CT值略高于水,壁厚1~2mm
胆道:正常肝内胆管和左、右肝管不显示。 胆总管1/3人可显示直径小于6mm
胃:分为胃底、胃体、胃窦三部分及胃 大弯和胃小弯 。胃的形状与体型、张力和 神经调节有关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19
咽部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20
2020/10/11
食道右前斜位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21
胃充盈像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22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38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39
泌尿系统造影正常表现
肾大盏常为三个,肾盏分为上、中、下三组 肾盂常见类型:喇叭口型、分支型、壶腹型。分支型的肾
盂几乎被两个长形肾大盏代替,壶腹型无肾大盏 IVP腹部压迫过重或逆行肾盂造影注射压力过高会造成造
影剂回流: ➢ 肾小管回流 ➢ 肾窦回流 ➢ 血管周围回流 ➢ 淋巴管回流 输尿管长约25cm,有三个生理狭窄区,即与肾盂连接处、越
腹壁与盆壁:两侧胁腹壁的内分,可见 腹膜外脂肪影,上起第十肋骨外下缘,相 当于腋中线内侧,相下延伸到髂凹而逐渐 消失,称胁腹线。腰大肌外侧缘常可显示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17
腹 平 片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18
胃肠道造影的正常表现
咽部 :会厌谷和梨状隐窝
食道:右前斜位是观察食道的常用位置, 其前缘由上而下可见三个压迹:主动脉弓 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房压迹
适应证:腹腔肿瘤的诊断和化疗、栓塞; 腹部血管狭窄和闭塞、动脉瘤等血管疾病 的诊断;消化道急性大出血时明确出血部 位并行滴注加压素或栓塞治疗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7
三、CT
腹部CT检查:平扫和增强联合运用
团注动态增强:运用高压注射器团注造影剂, 使其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和脏器内,动态扫描可 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增强效果理想
逆行性肾盂造影:在膀胱镜检查时,以导管插入 输尿管,注入造影剂而使肾盂肾盏、输尿管显影。 用于IVU显影不良或不适于行IVU者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6
二、造影检查
DSA血管造影
方法:经皮作股动脉穿刺,置导管于腹主 动脉或其分支,如腹腔干,肠系膜上、下 动脉,肾动脉等,注射造影剂进行腹部动 脉造影与选择性动脉造影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65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66
血管造影增强扫描:动脉造影CT(CTA)、门 脉造影CT(CTAP)
腹 部 CT 检 查 要 求 空 腹 6 小 时 , 检 查 前 口 服 1%2%泛影葡胺使胃肠道显影,避免将胃或肠管误 认为异常。消化道CT检查同样要引入造影剂, 目的是充盈管腔,显示胃肠壁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60
腹部MRI正常解剖
腹部MRI正常解剖
腹部MRI正常解剖与CT表现类似,但MRI是与CT 不同的成像技术,它可以直接进行冠状面、矢状 面成像,由于血液的流空效应,不需增强即可将 血管与其他结构区分开来
正常肝脏结构均匀,信号略低于脾脏而高于背部 肌肉
胆囊呈长T1长T2信号;T1WI肝内、外胆管多不显 示;T2WI为高信号,比CT显示清楚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31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32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33
胰胆管的正常解剖
胆囊:右12肋附近,长7~9cm,宽3~4cm; 分为底部、体部、漏斗部与颈部
胆囊管:长约3mm,宽约2~3mm,螺旋 状
肝总管:长约3~4cm,宽约4~6mm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62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63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64
腹部MRI正常解剖
胰腺:T1WI、T2WI均为较低信号,腹膜 后脂肪呈高信号,胰腺背侧的脾静脉无信 号,清楚地描绘出胰腺的轮廓
肾脏:T1WI中等强度信号,肾髓质信号低 于肾皮质,而T2WI二者差异不明显,均为 高信号;肾盂肾盏内的尿液呈长T1长T2信 号;肾周脂肪囊及肾窦脂肪T1WI 、 T2WI 均为高信号
➢ 胃双对比像可见微皱襞,即胃小区(直径13mm)和胃小沟(宽度小于1mm)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25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26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27
小肠的正常造影表现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曲呈“C”形,包绕胰头, 分为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球部呈锥形, 其顶部与降部之间一小段叫球后部,球底部两 侧叫穹隆,幽门开口于底部中央。降部中段内 缘可见圆形透明区,即十二指肠乳头
胆总管:长约6~10 cm,宽约4~8mm
主 胰 管 : 向 左 上 斜 行 , 最 大 径 不 超 过 3~
5mm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34
2020/10/1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
35